第694章 冰火元夕 星火繪經緯_千年一吻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千年一吻 > 第694章 冰火元夕 星火繪經緯

第694章 冰火元夕 星火繪經緯(1 / 1)

元夕的狂歡餘韻,如同退潮的海浪,緩緩消散在琉求溫暖濕潤的夜空中。當最後一盞花燈在墨城的街巷間熄滅,喧囂歸於寧靜,位於琉求內陸幽靜山穀中的天樞城,卻迎來了另一種形式的“燈火通明”。

這裡沒有市井的嘈雜,唯有山風拂過竹林的簌簌聲,與書房窗欞內透出的穩定光暈。東方墨的書房,與其說是居所,不如說是一個微型的戰略與文教中樞。四壁皆是頂天立地的書架,塞滿了經史子集、百家著述、兵法醫典、農工圖譜,乃至南洋海圖與各地風物誌。巨大的書案上,攤開著未完成的圖紙與文稿,旁邊一盞造型古樸、光線柔和的青銅燈,靜靜地燃燒著。

東方墨、青鸞、李恪、塔雅,以及幾位負責墨羽內政與文教的核心成員——包括原玄機穀的資深教習現為墨羽首席智囊團公孫先生,新任命的“經緯學院”籌備主事趙文謙等,圍坐在一張鋪著巨幅琉求及海外三州詳圖的桌案旁。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墨香與茶香,氣氛寬鬆而專注,與長安朝堂的鉤心鬥角、遼東前線的劍拔弩張,形成了雲泥之彆。

“墨城與定海城、望海城的元夕盛況,諸位或親曆,或耳聞。”東方墨開口,聲音溫和卻帶著不容置疑的核心力,“民心初定,生機勃發,此乃我輩開拓之基。然,《禮記》有雲:‘建國君民,教學為先。’海外基業能否長久,文明薪火能否傳承並光大,關鍵在於‘人’。”他的目光掃過在場每一個人,最終落在桌案上那份關於“經緯學院”的初步規劃上。“前次議定‘經史為基,實學為用,理念為魂’之總綱,如今,當使之血肉豐滿,落地生根。”

李恪剛眼神銳利,接口道:“主上所言極是。望海城地處雲涯,山民彪悍,亦重然諾。與塔雅部族的融合,僅靠通商與行政遠遠不夠,需從根本理念與文化上著手。選拔人才,不應局限於漢家子弟,需廣開大門,麵向三州所有適齡少年,無論出身漢夷,唯才是舉。”他說話間,下意識地看了一眼身旁的塔雅,帶著征詢與支持。

塔雅今日穿著一身便於行動的改裝勁裝,既保留了山鷹部服飾的利落紋飾,又融合了漢家裁剪的便利。她聽得十分專注,此時用力點頭,用她那帶著獨特韻律但清晰的官話說道:“李恪說得對!我們山鷹部的少年,熟悉山林,勇敢忠誠,但很多不認識漢字,不懂你們……呃,那些深奧的道理。如果能讓他們也來學習,既能變得更聰明,也能更好地理解漢家朋友的想法,就像……就像橋梁!”她的話語質樸卻切中要害,眼中閃爍著對未來的期待。作為原酋長之女,她深知教育對於部族長遠發展的重要性。

青鸞微笑著補充,她的視角更為細膩周全:“選拔標準,除基礎的識字算數能力外,更應注重心智品性。堅韌、好奇、仁心、協作,此四點或可為首要考量。另,我觀南洋之地,女子亦多聰慧果敢,於生產、管理乃至初步防衛中皆不可或缺。學院招生,當明確男女兼收,因材施教,不可因性彆而埋沒人才。”她曾是大唐公主,如今是墨羽核心,深知打破陳規之必要。

負責具體籌備的趙文謙立刻執筆記錄,邊寫邊道:“屬下謹記。如此,招生範圍定為琉求、盤州定海城)、雲涯州望海城)三地,年齡十二至十六歲,不分族裔、性彆。考核可分三場:初試為基本文理與體能;複試則由資深教習麵試,觀其心性、談吐、誌向;最後,還需有為期一月的預備營觀察期,於集體勞作與學習中,察其品性之堅、協作之能。”

“善。”東方墨頷首,“至於‘輪踐製’,需與課程緊密銜接。”他指向地圖上標識的幾處地點,“文修課程,經史子集不可偏廢,但講解需結合海外開拓之實際,譬如《春秋》可論華夷之辨與融合之道,《禹貢》可析地理與治理。實學方麵,農桑、水利、工匠、醫道、航海、算學,皆為必修。實踐之地,琉求平原之農莊、墨城之工坊、定海城之船塢、望海城之山林獵場與新建梯田,皆可設為‘踐學點’。每季輪換,讓學生知民生之多艱,亦曉實業之重要。”

公孫先生,一位須發皆白、目光睿智的老者,撫須道:“東方先生立意高遠。然,‘理念為魂’最為關鍵,亦最難把握。需編纂一套啟蒙教材,不獨尊儒術,而當融彙墨家‘兼愛’、‘非攻’之精髓,法家‘法治’、‘富國強兵’之實效,乃至道家‘順應自然’之智慧,更需融入我等開拓海外、兼容並包、為民立命之核心精神。此非一日之功,當集眾智,徐徐圖之。”

“公孫先生所言甚是。”東方墨深以為然,“此教材,便命名為《新蒙》如何?由公孫先生總領,集各位文教同僚之力,共同編撰。宗旨便是:立足華夏,胸懷四海;崇實黜虛,經世致用;仁愛勇毅,開拓不息。”

李恪接著提出:“文武不可偏廢。所有學子,無論誌向為何,均需接受基礎軍事訓練——隊列、弓馬、兵器常識、野外生存。非為培養武夫,而在強健體魄,磨練意誌,令其知曉守護家園之責。此事,我可從望海城調派得力人手協助。”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塔雅眼睛一亮,立刻道:“我們山鷹族的獵人,最懂如何在叢林裡找水、辨向、躲避危險!可以讓他們來教孩子們!”

這個提議讓在場眾人都露出了笑容,這正是他們所期望的融合與互相學習。

會議持續了將近兩個時辰,各項細節在務實而充滿理想主義的討論中逐漸清晰:學製三年,每年分三學期,中間穿插輪踐;建立嚴格的考核與獎懲製度,優秀者可直接進入墨羽各機構或三州管理層實習;設立專門的“格物院”,鼓勵對自然萬物的觀察與創新……

當最終的方案綱要大致落定,窗外已是月落星沉,臨近黎明。眾人雖麵帶倦色,眼中卻都燃燒著充滿希望的光芒。

東方墨站起身,走到窗邊,望著山穀中漸次泛起的魚肚白,以及遠處天樞城初具規模的校舍輪廓,緩緩道:“長安沉溺於權謀傾軋,邊關依賴名將苦守。而我們在此,要做的乃是培植土壤,點燃星火。今日所繪之經緯,或許十年、二十年後,方能見其參天之勢。但唯有如此,文明方能真正紮根、蔓延,而非依附於一時一地之權勢。”

青鸞來到他身邊,與他並肩而立,輕聲道:“星火雖微,可燎原野。經緯之才,方定乾坤。”

李恪與塔雅也走上前來,四人望著這片在晨曦中逐漸蘇醒的基地,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篤定。在這裡,沒有不可化解的世仇,沒有無法逾越的階級,有的隻是共同的理想與腳踏實地的奮鬥。這海外元夕之後的第一個黎明,仿佛正預示著,一種嶄新的力量,一種不同於大唐舊有模式的文明種子,正在這波濤之外的沃土上,悄然破土,蓄勢待發。其光芒,終有一日,或將照亮截然不同的曆史軌跡。

喜歡千年一吻請大家收藏:()千年一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