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求,墨城。
此處與天樞城的書卷幽靜截然不同,海風裹挾著港口的喧囂與活力,吹入核心議事堂。堂內,那幅巨大的南洋海域圖已被更新,上麵密密麻麻地標注了新的符號——代表海盜巢穴的赤色標記幾乎被清除殆儘,取而代之的是大量代表歸附、互市點及新設哨站的青藍色標識,如同蓬勃生長的藤蔓,覆蓋了曾經的大片空白。
李恪風塵仆仆,卻目光炯炯,立於圖前,手中長鞭點向海域各處:“自春至夏,大小四十七戰,南洋主要航道及周邊三百裡內,成建製之海盜已基本肅清。殘餘不過零星小股,隱匿荒島,不足為患。七處關鍵哨站已設立,巡防艦隊分三班輪替,可保航道長久安寧。”他的聲音沉穩有力,帶著鐵血鑄就的自信,宣告著怒海平波的軍事任務已圓滿完成。
緊接著,青鸞與塔雅也分彆陳述。青鸞語調清晰,列舉著數月來的成果:“依據《融土綱要》,新派十七支‘善導’小組,已在四十二處主要島嶼落地。新增直接歸附之大中型部落二十有三個,間接影響、並通過互市建立穩定聯係之小型部落過百。據各互市點報,僅上月,鹽鐵交易量便較年初增長五倍有餘,南洋特產之香料、木材、珍珠流入,亦大幅增加。”
塔雅臉上帶著陽光般的笑容,補充道:“還有好多部落自己找上門來呢!光是這個月,就有不下十個部落派了人,到我們的哨站或者通過熟識的部落打聽,怎麼才能加入我們。阿岩他們那幾個第一批出來幫忙的小夥子,現在可成了香餑餑,到處被請去‘講故事’呢!”她的話語生動地描繪出“裂變之效”帶來的主動歸附浪潮。
眾人的目光彙聚在地圖上那連成一片的青藍色區域,心中都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激蕩。短短數月,七千餘島嶼的混亂局麵竟被扭轉至斯,一個以墨羽為秩序核心的海外邦國雛形,已清晰地躍然圖上。
“肅清掃蕩,乃破舊立新之始。然,立新之基,在於長治久安。”東方墨的聲音將眾人的思緒拉回。他立於主位,目光深邃,掃過在場每一位核心成員,“海域已靖,民心漸附,下一步,當時建製。”
他指向地圖,條分縷析,勾勒出下一階段的治理藍圖:
1.行政梳理,分級而治:“於歸附之主要島嶼,設立‘島司’;於部落聚居之要地,設‘部司’。主官由我墨羽骨乾或經考驗之歸附頭人擔任,總攬島內治安、稅賦征收以實物、特產或特定勞役折算)、推行《墨羽簡律》。其上,於墨城設‘南洋總製府’,由李恪暫領,統轄各島司、部司,政令一體。”
2.經濟一體,互通有無:“擴大墨城港口,設為南洋物資集散總樞。規範各互市點交易,引導島嶼發展特色物產,如香料島、珍珠島、林木島等。籌建‘墨南洋商號’,統一收購、儲運、銷售,使南洋物產有序流通,與我中原、乃至更遠之地貿易相連。”
3.文教深耕,固本培元:“天樞城學堂擴大招生,增設南洋事務科。擇選條件成熟之大島,如‘翠環島’、‘望歸嶼’,設立初級學堂,授以漢文、算數、農工基礎及墨羽理念。由青鸞總領,塔雅協理,務使文明薪火,深植南洋。”
4.軍防常態,永固海疆:“巡防艦隊駐地固定於墨城及幾處關鍵哨站。建立烽燧預警體係,完善艦船輪換、補給、修造章程。非但保境安民,亦需威懾外海,使我墨羽海權,不容挑釁。”
部署既定,眾人皆凜然受命。李恪眼中閃爍著開拓者的銳芒,青鸞思忖著文教推廣的細節,塔雅則對建立更多學堂充滿期待。
東方墨最後環視眾人,聲音沉凝而充滿力量:“前期之功,在於破局。‘海晏河清’乃我墨羽立足南洋之基石。然,基石之上,需築廣廈。下一步之‘深耕細作’,方是真正將這片萬裡海疆,化為我墨羽牢固不破之根基,乃至……未來之試驗田與退守之地。望諸君,同心協力,共繪此千秋藍圖!”
議事堂外,墨城港千帆競渡,人聲鼎沸;堂內,一張更為宏大、精細的治理網絡已然鋪開。武力開拓的時代暫告段落,一個屬於墨羽的、充滿生機與秩序的海外邦國,正從藍圖走向現實,在這波濤之外的沃土上,紮下深根,展露崢嶸。
喜歡千年一吻請大家收藏:()千年一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