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義府被流放巂州的消息,如同投入平靜湖麵的一塊巨石,在大唐朝野激起了層層漣漪,其影響迅速擴散至帝國的各個角落,牽動著不同勢力的神經。
場景一:寒門士子的恐慌與觀望
在長安城南隅,一些較為簡樸的宅邸內,氣氛凝重。這些多是近年來憑借科舉或由武媚破格提拔上來的寒門官員聚居之地。李義府的倒台,對他們而言不啻於一記當頭棒喝。
“李公這一去,隻怕是……”一位中年官員在友人家中,壓低了聲音,麵帶憂色,“陛下此舉,意在沛公啊。”
他的友人,同樣出身寒微,如今在禦史台任職,聞言歎了口氣,眉頭緊鎖:“慎言!如今風向不明,我等更需謹言慎行。皇後娘娘雖暫時隱忍,但絕非坐以待斃之人。隻是今後行事,怕是要更加小心,不能再授人以柄了。”
他們心中充滿了不安。李義府是寒門在朝堂上的旗幟之一,他的倒台意味著皇帝開始對“後黨”勢力動手,他們這些依附於皇後或與李義府交往過密的人,都可能成為下一個被清洗的目標。有人開始暗中思忖,是否該暫時收斂鋒芒,甚至考慮另尋靠山。一股兔死狐悲、人人自危的情緒,在寒門官員中悄然蔓延。
場景二:勳貴舊族的竊喜與盤算
與寒門的恐慌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某些勳貴舊族府邸內隱晦的竊喜。
在一位與長孫家有著千絲萬縷聯係的宗室府邸,幾位老者正在花廳品茗,窗外夏蟬鳴噪,卻掩不住他們話語中的一絲快意。
“陛下聖明!那李貓仗著皇後之勢,專權跋扈,構陷忠良,早該有此報應!”一位須發皆白的老者捋著胡須,眼中閃過一絲精光。
“不錯,”另一人接口道,聲音低沉,“此舉可見,陛下對那位……已心生警惕。或許,是我等重振門楣的契機到了。”他們口中的“那位”,自然是指武媚。
李義府的倒台,被他們視為皇帝意圖壓製武媚勢力、平衡朝局的明確信號。這些在“廢王立武”和清除長孫無忌集團過程中備受打壓的舊勢力,似乎看到了一線曙光。他們開始暗中串聯,琢磨著如何利用這次機會,在皇帝麵前重新展現價值,或許還能順勢落井下石,進一步削弱皇後的力量。
場景三:華胥密報與冷靜評估
幾乎在大唐朝廷邸報發出的同時,通過墨羽自身高效而隱秘的通信渠道,關於李義府被流放的詳細情報,已跨越重洋,擺在了華胥國核心領導層的案頭。
墨城,元首府議事廳。窗外是碧波萬頃的海港,隱約可見“驚瀾級”蒸汽戰艦的雄姿。東方墨看著由莫文親自簽署、用特殊密碼寫就的密報,神色平靜。青鸞坐在他身側,目光掃過情報內容,清冷的眼眸中無波無瀾。
“李治終於動手了。”東方墨的聲音淡然,聽不出喜怒,“剪除媚娘羽翼,既是警告,也是試探。”
青鸞微微頷首:“意料之中。權力鼎盛之處,必生嫌隙。李治病體纏身,媚娘權柄日重,這一步遲早要來。隻是比我們預想的,稍快了些。”她對於那位曾是她皇嫂、如今是大唐皇後的女人,並無太多私人情感,更多的是從戰略層麵的冷靜分析。
“這對我們而言,未必是壞事。”東方墨指尖輕叩桌麵,“大唐帝後失和,內部消耗,對其對外擴張的野心必有所製約。至少短期內,他們很難集中全力關注海外。倭國那邊,壓力也會小一些。”
“需提醒玄影和莫文,”青鸞補充道,“密切關注後續動向,尤其是大唐對倭國態度的微妙變化,以及……是否會有人試圖將禍水東引,借華胥之事來轉移內部矛盾。”
東方墨表示同意。他們像最高明的棋手,冷靜地審視著萬裡之外棋盤上的風雲變幻,並據此調整著自己的布局。李義府的流放,在他們眼中,隻是大國博弈中一枚棋子的隕落,其背後是更宏大的格局變動。
場景四:並州法曹的敏銳洞見
在遠離權力漩渦中心的並州今太原),官署之內,狄仁傑剛剛聽聞了來自京城的消息。他年紀雖輕,卻已以明察秋毫、斷案如神而初露頭角。
他放下手中的卷宗,眉頭微蹙,陷入了沉思。李義府其人,他素有耳聞,知其並非良善之輩,落得如此下場也算罪有應得。但他所慮者更深。
“陛下雷霆手段,流放近臣,看似整肅朝綱,然則……”狄仁傑低聲自語,目光銳利,“帝後失和,已現端倪。朝局恐將多事矣。”
他敏銳地察覺到,這並非簡單的懲處貪佞,而是高層權力鬥爭公開化的標誌。對於一個立誌匡扶社稷的能臣而言,這絕非好消息。朝堂不穩,則政令難通,最終受苦的還是黎民百姓。他心中升起一股憂慮,同時也更加堅定了自己要恪儘職守、秉公執法的信念。或許在不久的將來,這片土地更需要能持身以正、挽狂瀾於既倒的臣子。
他提筆,開始仔細批閱眼前的案卷,將那份對朝局的擔憂,暫時壓在了心底,化作處理眼前政務的更加審慎與專注。
李義府這棵“大樹”的轟然倒塌,餘波陣陣,吹動了各方勢力的衣袂,也攪動了無數人心中的算盤。一場風波看似平息,但所有人都明白,這僅僅是更大風暴來臨前的序曲。大明宮上空的政治陰雲,非但沒有散去,反而愈發濃重,預示著更加激烈的電閃雷鳴,還在後頭。
喜歡千年一吻請大家收藏:()千年一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