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虧了劍祖指點。”葉孤城撫過手中那柄雪色長劍,語帶感慨。
“此劍既已認你,便由你處置罷。”贏楓瞥了眼那柄靈光內蘊的長劍,並不在意。
“謝陛下。臣會為它尋得一位合適的新主。”葉孤城躬身道。
昔日與幽冥鬼帝一戰,此劍靈性儘失,複歸樸拙,唯有重新擇主,方能再綻鋒芒。
“你方破境,又在禁地曆練經年,且靜心沉澱一段時日罷。”贏楓溫聲道。
葉孤城領命離去,擇一處清靜之地閉關潛修。
“傳蕭何。”待葉孤城走後,贏楓對侍立一旁的趙高吩咐。
不多時,蕭何步入殿中。
贏楓引動氣運,於空中凝出一列名諱——皆是萬年前大秦仙庭在冊的仙尊強者。
“命人詳查這些姓氏的後裔。名錄中人,皆為昔年仙庭仙尊,其中有十五人尚存於世。此十五人中,七人已成為當今天域其他仙庭的開國之君,其餘八人行蹤未明。”贏楓沉聲道。
“臣明白了。”蕭何眸光微動,心下已然了然。
“看來那七人早存異心,萬年前便暗中布局,隻待時機自立門戶。”他冷然道。
“往日心思,已不足為慮。終有一日,朕將親率鐵騎,踏平這七大仙庭。”贏楓唇邊掠過一絲寒意。
“朕所留意者,是另外八位仙尊的下落。他們之中,幾人真正僥幸生還,幾人另有所圖?此外,名錄前十的家族須格外關注——昔日仙庭的十位鎮國仙尊,境界最低亦達大成仙尊之境,卻悉數戰死,其忠心可鑒。”
當年一戰,修為至大成乃至圓滿境的仙尊若欲遁走,縱使五族聯手圍剿,也未必不能脫身。然而這十人無一退卻,儘數殉國。而那幸存十五人之中,竟有兩位大成仙尊與一位圓滿仙尊安然至今,其中深意,令人思之凜然。
然而林楓並無怨恨之意,生死關頭各自求生本是常情,他不過是想查明當年的真相罷了。
忠誠者的後人,他自會照料;若有背信棄義之人撞在他手中,也絕不會輕饒。
"陛下放心,臣必當竭力查探!"張良鄭重應道。
"但陛下,如今我國雖大力栽培人才,可頂尖專才仍顯不足。諸如煉丹師、陣法師之流,最強者不過仙王境界,且技藝尚未純熟,難當大任。臣認為當招攬各領域達到仙皇級彆的強者。"張良建言道。
"仙皇境?你可知這何其艱難。"林楓聞言不由苦笑。
這等想法誰人沒有?各方仙庭與勢力皆求賢若渴。但能在某一領域臻至仙皇境界者,不僅門生故舊遍布天下,多半早已歸屬其他勢力,怎會輕易效忠我等。
"臣明白。但陛下曾教導我等當誌存高遠。若仙皇級強者難以招攬,不妨招納他們門下傑出弟子。"張良含笑道。
"妙極!此事便交由你全權處置。"林楓聽罷撫掌大笑。
此言若被那些仙皇強者聽聞,怕是都要氣得麵色發青。
半月後,一則秘聞在大秦境內不脛而走。
傳聞關乎萬年前大秦聖庭十大護國仙皇的秘辛。
"十大護國仙皇最弱者皆達大成仙皇之境!萬年前的大秦聖庭究竟強盛到何等地步?"得知這段往事,舉國上下皆震撼不已,驚歎聲四起。
"若能修煉至那般境界該多好!"
正當百姓熱議之際,又傳出一道旨意:聖上正全力尋訪十大護國仙皇後人,欲傾力栽培以報萬年前護國死戰之恩。
百姓聞之皆盛讚聖上知恩圖報,實乃明君,林楓由此更得民心。
大秦南部鎮南大軍駐地,一位仙人境的年輕將領得知消息後沉思三日,隨即向副帥宇文牧月告假。
時值太平,宇文牧月準其所請。
這員將領離開軍營後便策馬往皇都而去。
皇州某村落,木屋中的中年婦人聽聞消息後終日神思恍惚,似在斟酌重大決定。
"娘,我回來了!"正當婦人在屋內徘徊時,十五歲的少年放學歸家。自朝廷大興教育,村中少年皆可入學修文習武,若天資出眾更可薦入縣學。
望著朝氣蓬勃的兒子,憶起丈夫臨終遺言,婦人終於下定決心一試。
聖上既為明君,即便認錯親緣,應當也無大礙。
思及此處,婦人拉著兒子到一旁細語。少年聽得目瞪口呆,一時怔在原地。
“我家先祖竟有如此輝煌的過往?”
上萬人自稱為十大護國仙皇的後裔,但贏楓手執仙皇命牌,以皇道帝瞳洞察真偽,輕易辨出虛實。
“僅得兩人麼?也算不錯。消息傳開,自會引導更多真正的仙皇後人前來。”贏楓命人將二人引入宮中,餘眾見狀皆感失落。此事一出,心懷不軌者自知難以蒙混。
大殿之上,贏楓俯視階前三人:一名仙人境將領,一個十五歲少年與其母,一位中年婦人。
“東方與鐘姓……朕已驗明,你們確是東方仙皇與鐘仙皇後人。想不到昔日顯赫的家族,如今隻剩你們幾人,是大秦虧欠了你們。”贏楓語氣沉凝。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家族永續,世代守護!”將領單膝跪地,聲音鏗鏘。
“不、不敢,陛下沒有虧欠我們……”婦人惶恐擺手,少年亦麵露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