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震懾眾人,鳩摩智麵露得色:"三十年前,小僧與慕容博先生在蜀地相逢,切磋武藝。蒙他指點迷津,後又贈予武學秘籍,此恩此德,永生難忘。如今先生仙逝,未能報答,實乃平生憾事。"
殿外的蘇遮暗自搖頭。慕容博這老狐狸,自己不敢練全少林絕技,便拿鳩摩智試水,偏生這和尚至今仍感念其恩。蘇遮心知鳩摩智所言要將六脈神劍祭奠慕容博確有其事,不過定會先據為己有。
如今的鳩摩智為求武學已走入歧途。按原著所述,他若得不到六脈神劍,便會打慕容家主意,想用段譽做交易,可惜慕容複也不是省油的燈。
隨後鳩摩智話鋒一轉提及六脈神劍,並取出三冊記載少林絕技精要的秘籍。他當場演示了拈花指、多羅葉指和無相劫指,引得四位本字輩高僧心動不已,唯有新剃度的本塵段正明)與枯榮大師不為所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本觀請示道:"師叔,明王如此誠意,我們該如何應對?"
枯榮大師洞若觀火:"本觀,習武所為何來?"
本觀不假思索:"弘揚佛法,護國衛道。"
"不錯。"枯榮追問:"若要降魔,當用何種功夫?"
本觀斬釘截鐵:"自是看家本事,一陽指。"
“你的一陽指練到第幾品了?”
“......”
本觀這才明白枯榮大師的用意,羞愧道:“隻到第四品。”
其他本字輩高僧也醒悟過來,本因說道:“師叔說得對,我們連一陽指都沒練到家,何必貪圖彆人的武學秘籍。師叔多年不見外人,今日破例見明王已是格外開恩,明王請回吧。”
鳩摩智沒想到他們竟能抵擋武學秘籍的,見軟的不行,便決定來硬的。他冷笑道:“看來六脈神劍不過浪得虛名。若貴寺執意不借,隻怕會影響吐蕃與大理的邦交!”
此話一出,眾高僧勃然大怒,連枯榮大師也動了真火。大理雖不如吐蕃強盛,但段氏既是皇族也是武林世家。既然言語無用,眾人很快便與鳩摩智交手。
因鳩摩智為六脈神劍而來,眾僧便以新學的六脈神劍應戰。但這門絕世劍法需融會貫通方能發揮威力,幾位高僧各使一劍,自然敵不過鳩摩智。即便後來結成劍陣,仍奈何不得他。
段譽雖熟記六脈神劍,卻因內力全無而束手無策,隻能暗自焦急。此刻他萬分懊悔當初不肯聽從長輩教導修習一陽指。
枯榮大師見形勢不妙,當機立斷焚毀劍譜。鳩摩智怒不可遏,正要痛下殺手,忽聽破空之聲襲來。他急忙閃避,一柄利劍已釘入他方才站立之處,劍身沒入地麵,劍柄猶在顫動。
鳩摩智冷汗涔涔,若非躲閃及時,後果不堪設想。他強自鎮定,朝殿外喝道:“哪位高人在此?請現身一見!”
“哈哈哈,今日天龍寺如此熱鬨,本公子也來瞧瞧!”
一道清朗的嗓音傳來,緊閉的殿門突然洞開,兩道身影如風掠過。眾人凝神望去,隻見殿內已多了一對年輕男女。
黑衣少年約莫二十出頭,麵容俊逸;身旁的粉裙少女不過十六七歲,嬌俏可人。
"蘇大哥,鐘姑娘!"段譽看清來人,喜出望外地喊道。
蘇遮含笑拔出沒入地板的佩劍:"段世子,彆來無恙。"
段譽快步上前,欣喜道:"上次在無量山多虧蘇大哥仗義相助,否則段譽怕是..."
"舉手之勞,不足掛齒。"蘇遮擺擺手,目光掃過眾人,故作疑惑道:"不知諸位這是?"
"這大和尚強索天龍寺的六脈神劍,諸位高僧好言相勸卻無濟於事。伯父他們出手也難以製服,不如請蘇大哥..."
"譽兒休得胡言!"段正明連忙喝止。他雖不知蘇遮底細,但先前在萬劫穀目睹此人麵對段延慶時泰然自若,顯然武功深不可測。此刻局勢未明,豈能貿然相求?
蘇遮饒有興味地看著段正明:"這不是保定帝麼?怎地出家了?不過段皇爺不必多慮,在下與令侄有些交情,此番不過途經此地,聽聞打鬥聲才進來一探究竟。"
段正明聞言暗自苦笑,這位蘇公子倒是直言不諱。想起他在萬劫穀作壁上觀的姿態,倒與此刻如出一轍,心下稍安。
鳩摩智心中不悅,暗想自己正顯威風之際,偏有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來攪局。觀其身手不凡,他壓下怒火,合十道:"貧僧鳩摩智,請教施主名諱?方才為何突施暗算?"
蘇遮抱拳回道:"久聞吐蕃國師大名,在下蘇遮。適才見殿內切磋,隨手擲劍助興,險些誤傷大師,還望見諒。"
這番話明為關切,實則暗含譏諷,加之那副漫不經心的神態,令鳩摩智胸中怒火翻騰。
他暗自發誓要教訓這個狂妄之徒,臉上卻堆出假笑:"原來是連敗四大惡人與南慕容的蘇公子。貧僧此番東來,既為論佛,也想領教中原武學。不知可否討教幾招?"
"係統,查探鳩摩智底細。"蘇遮麵上帶笑,暗中傳音。
"叮!目標修為後天後期,因強練少林絕技已埋隱患,爆發後將武功儘失或暴斃而亡。"
蘇遮心下了然:"果然如此。這武癡雖疑慕容博贈功有詐,終究抵不住。如今隱患纏身猶不自知,還覬覦六脈神劍。"
"大師何必繞彎?既然想比試,蘇某奉陪便是。"他看穿對方心思卻毫無懼色——自己身負多項絕學,功力更勝一籌,何況還圖謀其火焰刀法。
"爽快!"鳩摩智早聞中原新秀威名,不敢托大,當即催動內力,一記大力金剛指淩厲襲來。
蘇遮長劍出鞘,劍氣縱橫。兩股勁力相撞,發出清越震響,最終同時消弭於無形。
喜歡綜武:我的神仙姐姐是王語嫣請大家收藏:()綜武:我的神仙姐姐是王語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