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環視眾人,繼續道:"昔日大哥既能萬軍之中取敵將首級,今日我們兄弟四人聯手,定能製住耶律洪基。諸位請回吧。"
聽聞蕭峰這般駭人戰績,群雄頓時啞然。若蘇遮所言非虛,蕭峰確實有生擒遼帝的本事。
玄生等人心知肚明,四人中以蘇遮最為深不可測。他們留下非但幫不上忙,反成拖累。雖想相助,卻不知如何開口,一時陷入沉默。
蘇遮微微向蕭峰遞了個眼神,蕭峰心領神會,拱手道:“承蒙各位豪傑高義,不辭辛勞前來搭救蕭某,這般恩情,蕭某此生難忘!諸位不必擔憂,雖說如今我已無統帥之職,但耶律洪基尚不會過分戒備。此番蕭某定當竭力阻止遼軍進犯雁門關,還望諸位先行返程。”
“善哉善哉,蕭大俠此言差矣。您心係蒼生,甘願舍棄榮華,置生死於度外,此等胸襟天下少有。老衲等本該感激蕭大俠才是。聽聞您身陷險境,豈能袖手旁觀?隻歎老衲武藝淺薄,留下反成拖累,便依蕭大俠與蘇少俠之見,率眾返回雁門關。還望四位多加保重。”
玄生大師合十誦佛,隨即領著少林眾僧轉身離去。
吳長風四人見少林已走,自知武功有限,留下亦是徒勞,隻得與蘇遮等人作彆,帶著丐幫弟子返回關內。其餘武林人士見狀,亦紛紛告辭。不多時,穀中僅剩蘇遮四人及隨段譽前來的諸萬裡、朱丹臣。
……
翌日破曉,蘇遮結束調息,見蕭峰獨自立於斷崖邊凝望深淵。此處正是三十年前蕭遠山墜崖之地,亦是原著中蕭峰的結局所在。
蘇遮輕步上前:“大哥,可有心事?”
蕭峰默然良久,忽道:“賢弟,若我真能擁兵自立,是否真可止戈息戰,令宋遼百姓安居樂業?”話音飄散在晨霧中,似問人,更似自問。他清楚耶律洪基今日必亡於蘇遮之手,自己唯有率軍返京穩住局勢。然一介武夫,當真能肩負江山社稷之重?
蘇遮淡然一笑,輕聲說道:"大哥何必如此謙虛。昔日大哥執掌丐幫之時,已將幫中事務治理得勝過汪幫主時期數倍,足見大哥才華超群。小弟深信,大哥定能為宋遼百姓開創太平盛世。"
蕭峰轉頭望向蘇遮,嘴角含笑:"多謝賢弟。雖說為兄並無十足把握,但必定竭儘全力,護佑百姓免遭戰火塗炭。"
"這才是我敬重的大哥!"見蕭峰重拾信心,蘇遮眼中掠過一絲笑意,"若大哥仍有顧慮,不妨向四弟請教。雖說四弟新登帝位,但他常年隨保定帝左右,想必深得治國之道。"說著,他忽然轉向不遠處一塊巨石:"四弟,你說可是?"
段譽與虛竹略顯窘迫地從石後走出,段譽開口道:"我與二哥皆深信,若大哥為帝,必是明君聖主!"
見三位義弟如此信任,蕭峰豪邁一笑:"那日後為兄可要多向諸位賢弟討教了!"
突然,諸萬裡與朱丹臣匆匆趕來:"主公,遼軍已至!"
段譽失聲驚呼:"竟來得這般快?"
蘇遮從容指向崖外:"諸位請看。"眾人放眼望去,隻見荒漠儘頭黑壓壓的遼軍如潮水般湧來,直逼雁門關。
段譽與虛竹瞠目結舌。自幼長在少林的虛竹從未見過如此陣仗,而段譽雖貴為大理國君,亦被這浩大軍容所震撼。
蘇遮麵色如常,心中卻暗自稱奇。這可是貨真價實的三十萬雄師,其威勢遠非尋常人海可比。
就在此時,遼軍忽然在二百步外停駐。虛竹疑惑道:"大哥,諸位兄弟,可知遼軍意欲何為?"
蘇遮眉頭微蹙,這陣勢似要......
蕭峰猛然暴喝:"速速隱蔽!敵軍要放箭了!"
刹那間,破空之聲驟起。
箭雨驟然而至,蕭峰話音未落,漫天箭矢已呼嘯而來。蘇遮眼見避無可避,一個閃身隱入巨石之後。
砰砰砰!
接連不斷的爆裂聲在峭壁間回蕩,碎石飛濺。段譽緊貼石壁,咬牙切齒道:"區區數人,竟動用這等利器!"
箭雨持續傾瀉,爆鳴聲不絕於耳,眾人被困在原地寸步難行。約莫一炷香後,箭雨忽止。耶律洪基策馬出陣,冷聲道:"蕭峰,朕念舊情饒你不死,你卻引南人擾亂京城。今日先誅這群南蠻祭旗,再取雁門關!"
眾人聞言現身。蕭峰神色複雜,蘇遮低喚一聲"大哥",令他終於閉目決斷。隻見蘇遮身形忽閃,瞬息間已至遼帝馬前。
耶律洪基倉促拔刀,卻見寒芒乍現。待眾將士驚呼"皇上"時,遼帝已然墜馬氣絕。
喜歡綜武:我的神仙姐姐是王語嫣請大家收藏:()綜武:我的神仙姐姐是王語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