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及昏迷前聽聞的"厚禮"之說,趙敏攥緊袖角,低聲呢喃:"若那混蛋傷我父王分毫..."話音未落,齒間已咬出淺淺紅痕。
趙敏正沉浸在紛亂的思緒中,忽然聽見身後傳來溫柔的呼喚。
她驚喜地轉過頭,看見周芷若手捧早點緩緩走近。趙敏立即起身迎上前去,急切地問道:"周芷若,昨夜到底發生了什麼?我父親他...可還安好?"
周芷若見她滿麵焦急,溫言安撫道:"彆擔心,大哥哥並未為難汝陽王。你昏迷後不久,王爺就率兵撤離了。隻是以後你可能要一直跟在大哥哥身邊了。"
得知父親平安,趙敏懸著的心總算放下,卻又困惑不解:"周芷若,你這話是什麼意思?難道蘇遮不打算放我回去了?"
周芷若將早點放在石桌上,輕聲道:"先用早膳吧,大哥哥正在外麵等你。"
趙敏雖滿腹疑問,但自昨天下午抵達萬安寺後粒米未進,此刻早已饑腸轆轆,便暫且不再追問,專心享用起麵前的飯菜。
看她開始進食,周芷若淺笑道:"昨日大哥哥那一劍直指皇宮,恰好取了你們皇帝的性命。你父親接到消息立即撤兵,臨行前將你托付給了大哥哥,所以你恐怕要長久留在這裡了。"
趙敏手中筷子一頓,冷笑道:"周芷若,你當我是三歲孩童?我父親與蘇遮勢不兩立,這種鬼話誰會相信?"
周芷若不以為意,含笑反問:"若汝陽王甘於做個王爺,自然不會將你留下。但倘若他誌向不止於此呢?"
"你說什麼?"趙敏臉色驟變,震驚地望著周芷若,"你的意思是...我父親想要謀反?為了不牽連我,才冒險把我托付給蘇遮?"
"正是如此。"周芷若眼中閃過一絲訝異,沒想到趙敏竟將父親的謀劃猜得如此透徹。
趙敏霍然起身就要往外衝,周芷若並未阻攔,隻是淡淡道:"現在趕去已經遲了。昨夜汝陽王已用虎符掌控兵權,再無退路。他特意將你留下,就是不希望你卷入這場。雖然手握重兵,但畢竟非正統皇室,他不想讓你同赴險境。"
"你若執意尋汝陽王,我自不會阻攔,隨時可以離去。"
趙靜立片刻,轉身走向周芷若:"罷了,既已至此,我回去亦無意義,隨他去吧。"
話雖淡然,眉間卻凝著化不開的憂思:"周芷若,父親素來忠君愛國,為何會走到謀逆這一步?"
"個中緣由我亦不知。"周芷若輕撫衣袖,"隻曉得無論汝陽王成敗,於蘇大哥皆有益無害。"
趙敏瞳孔驟縮,指尖微微發顫:"他要借我父之手削弱朝廷?好個鷸蚌相爭之計!"
"郡主果然慧眼如炬。"周芷若淺笑轉身,"蘇大哥托我轉告,明教必滅元廷。望郡主慎思——可願隨我們離開大都?"
行至廊下又駐足補充:"倚天劍已放回廂房,莫要遺忘。"
待院門掩上,趙敏倏然跌坐石凳。青絲垂落間,往日靈動的眸子隻剩一片空茫。
古刹亭台中,周芷若頻頻回顧身後院落:"蘇大哥,你說她是走是留?"
蘇遮望著漸沉的日色:"再等半柱香便知分曉。"
見他不露半分焦色,周芷若撚著衣角輕問:"若她選擇留守王府......可需我將她強行帶回光明頂?"
"不必乾涉。"蘇遮忽然正色,"楊逍他們可曾出城?"
"寅時便撤離分舵,此刻應當已過城門。"周芷若望著天邊驚起的雁群答道。
周芷若略帶疑惑地問道:“大哥哥,你為何要讓楊逍他們先行一步?”
蘇遮淡然一笑,解釋道:“芷若,如今汝陽王發動叛亂,元廷內鬥不休,正是明教與義軍的大好時機。我們必須抓住這個機會,迅速收複各地,最後一舉攻破大都,徹底驅逐異族。”
周芷若這才恍然大悟,原來蘇遮計劃儘快推翻元朝,而後離開此界。
想到離開,她腦海中不由浮現出黛綺絲的身影,神情略顯微妙。她總覺得黛綺絲對蘇遮暗藏情愫,隻是不知蘇遮是否察覺。
她眨了眨眼,試探道:“大哥哥,我們是不是快要離開這兒了?”
蘇遮點頭道:“待我登基稱帝,完成係統任務後,最多再停留一年半載,等到天下安定,選定繼承人禪讓皇位,便可離去。”
見周芷若問起,他以為她心生不舍,便柔聲笑道:“怎麼,舍不得?”
周芷若搖頭,輕輕依偎在他肩頭,低聲道:“我隻是在想,若我們離開,黛綺絲該如何安置?她雖非小昭生母,但小昭定不願與她分離,何況她還是殷離的師父。她們兩個,必然舍不得她。”
蘇遮神色微動,似笑非笑地看著她:“芷若,你話裡有話吧?”
周芷若莞爾一笑:“果然瞞不過大哥哥。芷若覺得,黛綺絲姐姐似乎對你……”
蘇遮沉吟片刻,坦然道:“其實我也有所覺察,隻是尚未確定。此事暫且不提,若她真如你所說,我便帶她一同離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並非全無察覺,隻是不曾點破。如今周芷若主動提起,他索性直言相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