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帶集市的光幣流通得越來越廣,有人發現,把心願寫在小紙條上,塞進光幣的光膠殼裡,光粒會帶著紙條往光結的方向飄,像在幫人傳遞心事。
第一個這麼做的是斷雲穀的小女孩,她想讓在外打工的爸爸回家,就把心願塞進光幣,偷偷放在光帶旁。三天後,她爸爸真的出現在集市上——原來光幣的光紋順著光網傳到了城市的光結分身,恰巧被她爸爸看到,那熟悉的栗光草紋路讓他突然想家。
“光幣能送信!”消息像長了翅膀,傳遍了所有光網覆蓋區。孩子們紛紛效仿,把想要新書包、想讓病好起來、想和朋友永遠在一起的心願塞進光幣;大人們則寫下更樸素的願望:願今年收成好、願老人安康、願光帶永遠亮著。
阿念在集市旁搭了個“心願郵筒”,其實是個纏著糖紙草的竹筒,光幣塞進去後,光膠殼會自動融化,讓心願紙條順著光絲飄向光結。“這是‘光幣心願通道’,”她笑著給郵筒掛上火狐掛件,“保證每個心願都能被光結看到。”
失明的小男孩把心願念給阿念聽,讓她代寫在紙條上:“我想看看光的樣子,哪怕隻有一天。”光幣塞進郵筒時,他悄悄摸了摸筒壁,光絲在他掌心輕輕跳動,像在說“會實現的”。
火狐似乎能看懂心願。它總在郵筒旁徘徊,遇到塞著傷心心願的光幣比如寫著“想媽媽”的),就會用尾巴掃掃郵筒,光粒便會在筒口亮成溫暖的橙紅色;碰到開心的心願比如“想天天吃栗子”),它就叼來顆栗子放在郵筒旁,像在提前送禮物。
周明用儀器追蹤光幣心願的去向,發現它們最終都彙聚在岩頂的主光結裡,紙條在光粒中慢慢分解,字跡化作光紋,印在光結的藤蔓上。“光結在‘存檔’這些心願,”他指著屏幕上閃爍的光點,“每個光點都是一個心願,亮得越久,說明執念越深。”
秦老的心願很簡單:“願小丫頭在光裡安好。”他的光幣塞進郵筒後,光結的藤蔓上立刻多出道溫柔的光紋,像個微笑的表情。老人每天都會去看那道光紋,光紋的亮度從未減弱,仿佛在回應他的牽掛。
光幣心願真的開始“兌現”。想要新書包的孩子,收到了城裡孩子寄來的舊書包,裡麵塞滿了光粒糖;希望收成好的山民,發現光帶經過的田地,莊稼長得格外茂盛;連那個寫著“想天天吃栗子”的孩子,都被斷雲穀的山民認作乾兒子,每次趕集都給他捎來一筐栗子。
最讓人意外的是失明小男孩的心願。蜜節前三天,他突然說能“看到”光了——不是清晰的影像,是一團團溫暖的色彩:秦老的藍布褂子是淺藍的光,火狐的紅毛是亮紅的光,光帶是流動的金色光。“像隔著毛玻璃看世界,”他激動地說,“但我知道,這是光在讓我‘看’。”
翻譯機對著他,屏幕跳出光結的話:【心願達成度70——眼睛未愈,但心能視物。光的樣子,本就是溫暖的形狀。】
林羽在《星草劄記》裡貼了片從光結藤蔓上取下的光紋碎片,上麵隱約能看到“想媽媽”的字跡。她寫下:“所謂心願,不是貪心的索取,是光壁裡藏著的思念、期盼、小確幸,是光結用最溫柔的方式告訴我們:你心裡的暖,終會被世界溫柔接住,哪怕以另一種模樣。”
光幣心願郵筒的光越來越亮,裡麵塞滿了新的光幣。火狐趴在郵筒旁打盹,尾巴尖偶爾掃過筒口,就有片光紋飄出來,在集市的光帶裡化作顆小星星,像在給某個等待的人,悄悄報信。
喜歡骨戒:剩餘壽命730天請大家收藏:()骨戒:剩餘壽命730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