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種出會發光的稻子”的光紋貼出沒幾天,雲霧山腳下的稻田就有了動靜。
種稻的是位姓陳的老農,一輩子和土地打交道,最大的心願就是讓稻子增產。他看到回信角的光紋旁冒出稻穗光粒,半信半疑地往稻田裡撒了把糖紙草種子——那是阿念送他的,說光草能幫稻子長得更好。
沒想到三天後,稻田的水田裡竟長出了細細的光絲,像給稻苗係上了銀線。更奇的是,稻穗的頂端開始泛出淡淡的金光,傍晚看過去,整片稻田像鋪了層碎星,風吹過時,光粒順著稻穗搖晃,沙沙作響,像在唱豐收的歌。
“真發光了!”陳老農蹲在田埂上,摸著沉甸甸的稻穗,光粒沾在他的手掌心,暖烘烘的,“這稻子比往年飽滿多了,光真的在幫忙長!”
周明帶著儀器趕來檢測,發現糖紙草的光絲與稻根纏在了一起,光粒順著根係往稻穗輸送能量,不僅加速了灌漿,還讓稻穀的澱粉含量提高了不少。“是光粒在給稻子‘加餐’,”他看著屏幕上的數據,“這種‘光稻’的產量至少能提高三成,而且自帶防蟲效果——光粒的振動會趕走害蟲。”
消息傳到斷雲穀,山民們扛著鋤頭就來了,非要陳老農分享種光稻的秘訣。老農不善言辭,隻是把糖紙草種子分給大家,指著光絲說:“多和光說說話,它聽得懂莊稼的心思。”
失明的小男孩跟著阿念去看光稻。他赤腳踩在田埂的軟泥上,光絲順著他的腳踝往上爬,在他小腿上織出片光網。“稻子在笑,”他輕聲說,“它們的聲音沙沙的,說‘謝謝光’。”
翻譯機放在稻田裡,屏幕上跳出串歡快的光紋:【光稻生長日誌:已吸收光粒能量58,預計七天後成熟,穗粒數比普通稻子多12顆——感謝陳爺爺的晨露和晚歌他每天都對著我們說話哦)。】
火狐成了稻田的“守護者”。它總在田埂上巡邏,看到有麻雀來啄稻穗,就衝過去把它們趕走;發現田鼠洞,就用爪子扒開,對著裡麵“嗷嗚”叫,直到田鼠跑掉為止。陳老農心疼它,每天都在田邊放碗羊奶,火狐喝完就趴在稻穗下打盹,紅毛與金光交織,像幅溫暖的畫。
光稻成熟那天,山穀裡的人都來幫忙收割。割稻子的鐮刀碰到光穗,光粒就會簌簌落下,沾在人的頭發和衣服上,讓每個人都像鍍了層金。孩子們提著小籃子,在稻茬間撿掉落的光粒,說要攢起來當種子,種出自己的光稻田。
脫粒的時候,光稻的神奇之處更明顯了——米粒是半透明的,帶著淡淡的光紋,煮成米飯後,整個屋子都飄著股清甜味,光粒在飯粒間流動,像把陽光煮進了鍋裡。陳老農給每個人都盛了碗,笑著說:“嘗嘗,這是光的味道。”
失明的小男孩舀起一勺米飯,光粒在他舌尖輕輕跳動。“像在吃星星,”他滿足地眯起眼睛,“軟軟的,會發光的星星。”
周明把光稻的種子分給了各地的農戶,光網日曆的八月格子裡,專門加了個“光稻”圖標,提醒大家播種的時間。陳老農則在稻田旁立了塊木牌,上麵刻著:“稻子和人一樣,你對它好,它就對你好,光也一樣。”
林羽在《星草劄記》裡畫下光稻田的景象:金色的稻浪裡,火狐的紅毛像團跳動的火焰,陳老農的身影被光粒拉得很長,孩子們的笑聲化作光蝶,在稻穗間飛舞。她寫下:“所謂豐收,不是簡單的收獲,是光絲與稻根的擁抱,是老農的晨露與晚歌,是狐狸的守護與孩子的期待,是所有平凡的耕耘,都能在光裡,結出最亮的果實。”
光稻的種子隨著光網快遞往更遠的地方飛去,陳老農的稻田裡,新的光絲又開始發芽。火狐趴在田埂上,看著光粒在新苗間流動,尾巴尖偶爾掃過稻葉,激起圈圈金光——那些藏在光裡的希望,正在每片稻田裡,悄悄生長。
喜歡骨戒:剩餘壽命730天請大家收藏:()骨戒:剩餘壽命730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