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慢而精確地掃過屍體、血泊、巡捕、老婦人、地上的貨鉤和麻繩,
最後落在那胖巡捕的臉上,那份沉靜與精準,帶著一種洞穿虛妄的壓迫感。
胖小頭目被這突如其來的異類打斷,加上那目光中的冷漠評判意味,一股邪火騰地冒起: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媽的!哪裡鑽出來的洋學生?還是洋行的小開?少他媽在這管閒事!
巡捕房辦案,滾一邊去!再他媽指手畫腳,老子連你一塊……”
他的怒罵被林一直接無視了。林一的注意力已經如同聚光燈般鎖定在關鍵證據上:
1.創口真相:創口在左胸下位,靠近心尖外側。
邊緣並非銳器穿刺的平滑孔洞,而是血肉模糊的不規則撕裂,
邊緣呈現一種被強力擠壓並回縮的狀態這與貨鉤這種剛性金屬尖物一次刺入應形成的撕裂狀態有微妙但決定性的差異)。
衣服上的血跡滲透形狀呈大片彌漫浸潤,與創口位置,
在倒地受壓後血液的流淌壓力痕跡吻合,但凝固時間稍快於環境溫度下應有的狀態。
2.姿勢密碼:死者仰麵倒地,四肢舒展的自然垂落姿態像是摔落,
但頸部呈現一種難以言喻的僵直,下巴輕微抬起,喉結附近的肌肉似乎有難以察覺的痙攣殘留。
最關鍵的是,透過死者的亂發,林一捕捉到死者左耳後方靠近發際線的位置,
有一小片非常細微的皮膚顏色——蒼白得不正常!
3.屍斑缺席之謎:死者身體大部分緊貼冰冷潮濕的地麵超過一刻鐘,
背部受壓部位卻僅僅出現了微弱的、非常淺淡的紫紅色斑痕墜積期屍斑),這極度不符合自然規律!
屍體失血固然會影響屍斑形成速度和深度,但眼前這種微弱程度,
意味著在死亡後的某個關鍵窗口期,血液的沉降受到了強烈的外力阻礙。
4.血跡分布:地上那灘血的位置和範圍與創口出血量初步匹配。
但血跡的形態——尤其是在死者頭頸部位附近的少量飛濺狀小血點——引起了林一的特彆注意。
那不是單純的滴落或流淌血點的大小和分布方向……另有玄機。
5.周圍環境:散落的貨鉤看起來沉重粗糙,尖端有汙垢和鏽跡,
鉤尖似乎有幾處微小的、與創口形態不符的暗痕。
那捆散開的麻繩,有幾股繩頭略顯濕潤?被什麼浸過?
6.苦力老張的手:指關節粗大,布滿老繭,指甲裡有深深的黑色汙垢。
這很正常。但林一的視線在他左手小拇指的指甲縫上停留了半秒——
那裡似乎沾著一點點極其細微的、不易察覺的深藍色纖維碎片。
這一切觀察,如同無數散亂的碎片,在電光火石間湧入林一的大腦,
被那個以福爾摩斯為偶像、在蘇格蘭場血與火淬煉過的大腦飛速排列、重組、推演。
僅僅幾息之間,林一心中已經得出一個與巡捕結論截然不同的、極度危險的初步判斷:
偽造!
眼前的景象,從創口的形態、屍體的細微反應,
到血跡的分布模式和環境物證的使用痕跡,都充斥著刻意布置的痕跡。
這絕不是一次粗糙笨拙的意外,而是一次精心偽裝的謀殺!
目標似乎指向了那個叫“大疤臉”的人物,老婦人的哭訴,
在這個初步推斷下,變得並非空穴來風,她口中的衝突和大疤臉手下可能的介入,
瞬間從“老婆子的臆想”升級成為一條關鍵線索!而那點藍色纖維……
林一的目光如冰刀般轉向那個正揮舞著警棍、準備強行結束這一切的巡捕小頭目。
他那急於結案、對大疤臉名諱明顯忌憚的態度,在這凶殺現場,顯得極其刺眼和不合理。
“意外?”林一終於再次開口,聲音依舊平淡無波,但那冰冷的質疑,
卻像一枚淬毒的鋼針,精準地刺向巡捕小頭目和他那套簡單粗暴的結論。
他無視巡捕的錯愕和周圍打手驟然警惕的目光,向前踏出一步,
聲音不高,卻帶著不容置疑的穿透力,清晰地說出了他的宣判:
“這不是意外!先生,你麵前的,是一樁故意偽裝成工作事故的謀殺。
死者的真正死亡時間、方式,以及這裡每一個人——
包括你——的動作痕跡,都在無聲地告訴我這個事實。”
嘩——!
如同一顆石子投入沸騰的油鍋!原本就被壓抑著恐懼和好奇的人群瞬間炸開!
所有人的目光,驚恐的、難以置信的、憤怒的、探究的,全部聚焦在林一身上!
“你、你說什麼?!”巡捕小頭目胖臉上的肌肉抽搐著,惱羞成怒地用警棍指著林一,
“你他媽哪根蔥?敢在碼頭上胡說八道?!信不信老子……”
他的威脅話還沒吼完,人群外圍突然爆發出一陣更加劇烈的騷動和驚叫!
喜歡林一探案集:第一季請大家收藏:()林一探案集:第一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