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租界中央巡捕房,林一臨時實驗室。
無影燈慘白的光線如同冰冷的審判之眼,將工作台照得纖毫畢現。
空氣中彌漫著消毒水、乙醚和一種極其微弱的、
混合著羊毛纖維、金屬碎屑與血腥氣的複雜氣息。
這裡是與沈永昌書房那奢華地獄截然不同的、另一個冰冷的真相熔爐。
林一站在工作台前,金絲眼鏡後的目光沉靜如深潭,卻又銳利如最精密的探針。
他麵前,擺放著從沈府帶回的關鍵物證:
1.沈永昌身上未完成的西裝左肩後背部分):
小心剪下帶有異常拉伸痕跡的縫合區域,封裝在特製培養皿中。
2.“天衣閣”顧青山的標準量體記錄卡沈永昌尺寸):
清晰記錄著肩寬、胸圍、背寬、袖長等精確數據毫米級)。
3.同款進口羊毛呢麵料樣本含金絲):從“天衣閣”緊急調取。
4.彎刀刀柄纏繞的金色絲線末端樣本:連同發現的微型金屬碎屑及微量粘稠油漬。
5.書房地毯上提取的金屬碎屑。
6.書房溫濕度記錄管家回憶:壁爐點燃,室溫約25c,濕度約60)。
1.尺寸之謎:毫米級的死亡陷阱
)和光學投影儀,
對死者身上未完成西裝的關鍵部位進行極其精細的測量。
?左肩寬:測量西裝左肩縫線兩端點距離。
?後背寬:測量後背中心縫合線兩端點距離。
?袖籠深寬:測量袖籠弧線關鍵點。
?數據比對:將測量結果與顧青山提供的標準量體記錄卡上的數據進行逐項比對。
?關鍵發現:左肩寬比記錄窄了約1.5毫米,後背寬比記錄窄了約2毫米!
袖籠尺寸也略有收縮,差異極其微小,肉眼幾乎無法察覺,但在高精度儀器下暴露無遺!
?結論:死者身上的西裝,在關鍵部位肩、背)被刻意縫製得比實際尺寸偏小,
這意味著,當沈永昌穿上這件西裝並保持量身姿態雙臂微張)時,
這些部位的麵料和縫線將承受持續的、向內的張力!如同一個無形的、緩慢收緊的絞索!
2.布料實驗:張力下的致命蠕變
?樣本製備:林一將同款含金絲羊毛呢麵料裁剪成標準試條長條形、啞鈴形)。
?基礎性能測試:
?拉伸強度測試萬能材料試驗機):測量麵料在恒定拉力下斷裂的極限強度約45pa)。
?彈性模量測試:測量麵料在彈性變形階段的應力應變關係楊氏模量約1.2gpa)。
?摩擦係數測試斜麵法):測量麵料與麵料、麵料與金屬模擬彎刀柄)之間的靜摩擦和動摩擦係數均較低)。
?環境模擬實驗核心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