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一的目光從顯微鏡和色譜圖上移開,轉向工作台另一側——
那裡陳列著四張死亡剪貼畫:腐爛的蘋果、破碎的針筒、扭曲的錨鏈、枯萎的試管。
這些色彩斑斕、充滿病態美感的“藝術品”,
是凶手冷酷的簽名,也是指向其身份的重要線索。
林一拿起放大鏡和強光手電筒,如同最精密的鑒證專家,開始對剪貼畫進行物理溯源分析。
1.紙張分析:
?材質:所有剪貼畫均使用同一種重磅卡紙300g以上),質地厚實挺括,表麵光滑,略帶紋理。
?品牌溯源:林一在畫紙邊緣不易察覺的角落,
發現一個極小的、壓印的廠標——一隻展翅的仙鶴!
經查證,這是法租界霞飛路“藝林堂”高檔美術用品店的獨家定製水印,
該店專供藝術家和高級設計工作室,價格昂貴!
2.顏料墨水分析:
?色彩區域:林一用顯微取樣針,極其小心地從不同顏色的拚貼區域
如腐爛蘋果的暗紅、膿液的黃綠、枯萎試管的灰褐)提取微量顏料顆粒。
?成分檢測拉曼光譜):分析顯示,顏料主要成分為高級礦物顏料
如朱砂、孔雀石、赭石)和合成有機染料如偶氮染料),
混合阿拉伯樹膠作為粘合劑。品質上乘,色彩飽和度高,耐光性好。
?墨水文字):預告文字如“巡捕房韓笑探長親啟”)使用黑色繪圖墨水。
經與樣本庫比對,成分類似於德國“施德樓”品牌專業繪圖墨水。
3.剪報來源核心突破):
?拚貼元素:剪貼畫的主體圖像蘋果、針筒、錨鏈、試管)並非手繪,而是從印刷品上剪裁下來的!
林一使用超高倍顯微鏡觀察圖像邊緣的印刷網點。
?網點特征:所有主體圖像的印刷網點呈現典型的銅版印刷特征網點形狀規則,角度一致)。
網點線數150線英寸,屬於高精度印刷。
?內容溯源:林一仔細辨認被剪裁圖像殘留的背景文字或圖案碎片。
?腐爛蘋果:背景殘留半個模糊的德文單詞:“…neben…”副作用?)。
?破碎針筒:背景殘留一個扭曲的化學分子式局部與陳博士筆記中x587結構部分吻合)。
?扭曲錨鏈:背景殘留半個船運公司的ogo模糊,但風格似德康)。
?枯萎試管:背景殘留一行小字:“…deutschekangphar…”德康製藥)。
?期刊鎖定:這些印刷特征和殘留內容,高度指向德康洋行內部發行的、
不對外公開的《德康醫藥研究通訊》deutscresearcetin)!
該期刊用於內部學術交流,印刷精美,內容包含前沿研究、藥物數據、副作用報告等!
?期號推測:通過殘留文字內容如“nebenirkung”德文“副作用”)及分子式特征,
林一推斷剪報可能來自近半年內的期刊,尤其關注含有“康泰靈”臨床數據及副作用討論的專刊!
結論:剪貼畫使用的高檔卡紙來自“藝林堂”美術用品店;顏料墨水為專業美術用品;
最關鍵的是,主體圖像均剪裁自德康洋行內部機密期刊《德康醫藥研究通訊》!
這幾乎可以肯定:凶手能夠接觸到德康洋行核心資料!,
要麼是內部人員研究員、高管),要麼是能潛入或獲取內部資料的外部關聯者如商業間諜、複仇者)!
剪貼畫不僅是死亡預告,更是凶手身份和動機的血腥名片!
林一站在工作台前,金絲眼鏡反射著慘白的燈光。
他麵前,是拚合後觸目驚心的陳博士筆記,
是毒素匹配的鐵證報告,是剪貼畫溯源的分析結果。
冰冷的科學數據,勾勒出一幅完整而殘酷的圖景:
德康洋行利用慈善外衣,在貧民窟和碼頭搭建起一座座活體實驗室;
陳啟明博士在良知的煎熬中記錄下血淚數據,最終成為試管裡的又一個亡魂;
而那個隱藏在剪貼畫背後的凶手,正用德康自己的秘密資料,
向世界宣告著這場由資本、貪婪和瘋狂共同釀造的死亡盛宴!
韓笑推門而入,風塵仆仆,臉色鐵青。
他看了一眼工作台上的證據,淺褐色的眼眸中燃燒著冰冷的火焰:“…找到陳博士了嗎?”
林一緩緩搖頭,目光落在筆記最後那句“良心難安!必須停止!數據…必須公開!”上。
他拿起一支試管,裡麵裝著從陳博士書房提取的、殘留著x587毒素的微量粉末。
試管在燈光下,折射出冰冷而詭異的光芒。
“數據…在他手裡…”林一的聲音低沉,
“…或者…在凶手手裡…下一個預告…會是誰?”
試管裡的亡魂,沉默著。而風暴,正以德康洋行為中心,席卷而來。
未完待續?
喜歡林一探案集:第一季請大家收藏:()林一探案集:第一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