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一沒有參與審訊。他回到了那間被證物淹沒的臨時實驗室。
無影燈下,他如同最耐心的考古學家,再次將目光投向那五張染血的剪貼畫——
腐爛的蘋果、破碎的針筒、扭曲的錨鏈、枯萎的試管、斷裂的鋼筆。
他不再關注紙張、顏料、剪報來源已鎖定德康內部期刊)。
這一次,他的目光如同最精密的探針,穿透色彩和構圖,聚焦在那些圖像本身的細節和排列組合上。
1.符號學分析:
?重複元素:林一注意到,在五張畫的背景角落或主體邊緣,
極其隱蔽地,用極細的、近乎透明的白色顏料,
繪製著一些極其微小、扭曲、如同痙攣般的抽象符號!
這些符號形態各異,但都帶著一種神經質的、病態的韻律感!
像癲癇發作時的腦電圖,像瀕死細胞的顯微結構,像精神分裂者的塗鴉!
?符號位置:符號總是出現在畫麵中痛苦最集中
如蘋果潰爛點、針筒斷裂處、錨鏈扭曲點、試管乾涸處、鋼筆裂口)
或死亡象征最強烈如棚戶的破窗、十字架的尖頂、
海浪的漩渦、德康ogo的鷹爪、報館墓碑的尖頂)的位置!
2.筆跡比對核心突破):
?林一立刻調取德康洋行所有核心研究人員尤其是能接觸內部期刊者)的簽名樣本、實驗記錄筆跡。
?高倍顯微對比:將剪貼畫上的白色符號放大、
提取線條特征起筆、運筆、轉折、收筆、力度變化、顫抖頻率)。
?數據庫篩查:林一如同最精密的掃描儀,在數百份筆跡樣本中快速比對。
?鎖定目標:一份標注為“受試者089臨終神經反應記錄”的檔案上,idt”!其筆跡在描述“抽搐波形”和“瞳孔放大特征”時,
使用的曲線符號,與剪貼畫上的白色抽象符號形態、韻律、顫抖特征高度吻合!近乎簽名!idt):
?背景深挖韓笑線):韓笑根據林一提供的線索,立刻調取“h.schidt”檔案。
?身份:德康洋行高級神經藥理研究員德籍)。
負責記錄、分析試毒者神經係統反應數據抽搐、麻痹、幻覺、腦電波等)。
?履曆:柏林大學醫學院畢業,藝術史雙學位!
曾短暫就讀於維也納藝術學院後因“精神問題”退學)。
?精神病史:檔案備注絕密):偏執型人格障礙,伴有嚴重藝術強迫症及死亡迷戀!
曾因在實驗室繪製“屍體解剖美學圖譜”被警告!
評估:“天才與瘋子的結合體…需嚴密監控…”
?工作表現:記錄數據極其精準、細致!
尤其擅長捕捉試毒者臨終前的細微表情和生理變化,被同事私下稱為“死亡記錄者”。
?近期異常:據實驗室助理反映,漢斯近期行為愈發怪異,
經常獨自在實驗室待到深夜,對著受試者錄像反複觀看,並在筆記本上瘋狂塗畫!眼神狂熱!
韓笑和林一親自帶隊,在深夜突襲了漢斯·施密特位於法租界僻靜處的一棟高級公寓。
公寓門鎖被技術開啟林一)。
門內,一股濃烈的鬆節油、油畫顏料、福爾馬林和一種難以言喻的、混合著死亡氣息的甜膩味道撲麵而來!
眼前的景象,讓見慣血腥的韓笑和林一,都感到一陣頭皮發麻的寒意!
這哪裡是公寓?分明是一座用痛苦和死亡堆砌的、病態的藝術聖殿!
1.剪貼畫工坊:
?客廳中央,巨大的工作台上,散落著成堆的德康內部期刊,許多頁麵被精準地裁剪,留下空洞!
旁邊是高級卡紙、五顏六色的顏料、各種剪刀、刻刀、膠水!
?牆上、地上、甚至天花板上!
貼滿了未完成的、或已完成的剪貼畫!數量遠超五張!主題無一例外——痛苦與死亡!
?扭曲的肢體從期刊解剖圖剪下)。
?放大的瞳孔充滿恐懼)。
?痙攣的腦電波圖抽象化)。
?腐爛的內臟色彩豔麗)。
?破碎的玻璃器皿沾著“血跡”)。
?甚至…有冷秋月遇襲的模擬場景破碎的窗、倒地的身影、注射器的寒光)!尚未寄出!
?每張畫作的角落或邊緣,都用白色顏料繪製著那扭曲、痙攣的抽象符號!如同專屬的死亡簽名!
2.照片牆:地獄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