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拿起一份關於“錯誤引導”心理學應用的手稿,
“…你看,沈夢山在這裡寫道,最高明的魔術,
是引導觀眾‘自願’地相信他們看到的‘真實’。
這何嘗不是……錢如海他們試圖做的?隻不過,一個用來造夢,一個用來造孽。”
“所以,關鍵不在於工具本身,而在於執掌工具的人心。”韓笑接口道,眼神銳利,
“…再精妙的機關,用在正途,就是藝術;
用在邪路,就是凶器。就像這把扳手……”他指了指那件罪證。
“是啊,”林一點頭,
“…科學也是如此。我能用化學知識分析毒物,緝拿凶犯;
但也有人能用它製造毒藥,害人性命。界限……往往隻在人的一念之間。”
兩人陷入短暫的沉默。
案件的破獲,並未帶來通常的輕鬆感,反而引發了關於人性、技藝與倫理的更深層思考。
舞台的幻象之下,是複雜的人性迷宮。
在整理和歸檔沈夢山遺物的最後階段,林一以其科學家特有的細致和嚴謹,
對每一件物品都進行了登記和初步檢查。大部分物品都與案件直接相關或屬於個人生活用品。
然而,在清點一個從沈夢山銀行保險箱中取回的、私人保管的紫檀木匣時,
林一發現了一樣不太起眼、卻讓他心頭莫名一動的物件。
那是一個巴掌大小、用上等絲綢包裹的硬木小盒。
打開後,裡麵並非珠寶或文件,而是一件造型古樸、釉色溫潤的青瓷筆洗。
筆洗本身並無特彆,是典型的宋代龍泉窯風格,冰裂紋開片自然流暢。
但引起林一注意的,是壓在筆洗底下的一張泛黃的硬卡紙。
卡片上沒有任何文字,隻用極細的墨線,繪製著一個複雜而精美的、類似家族徽章或神秘社團標識的圖案!
圖案的核心元素,正是一朵抽象化的、層層綻放的……青瓷蓮花!
蓮花的花瓣,由細密交織的冰裂紋構成,花心處,隱約可見一個篆書的“窯”字!
這個圖案,與之前聖路加療養院案件中,那片微型膠片上出現的“青瓷冰裂紋網絡圖”,
以及那枚青玉印章上的紋路,有著某種…神似之處!
林一的心臟猛地一跳!他立刻拿起放大鏡,仔細審視那個圖案和筆洗。
筆洗底部沒有常見的款識,隻在圈足內側,
有一個需要用特定角度光線才能看到的、極其細微的刻痕,形似一隻抽象的眼睛。
他不動聲色地將這個發現記錄在案,並在當天晚上,私下將筆洗和卡片帶到了韓笑的辦公室。
“你看這個。”林一將東西放在韓笑麵前,語氣凝重。
韓笑拿起筆洗和卡片,仔細端詳。當他看到那個青瓷蓮花圖案時,
瞳孔不易察覺地收縮了一下。聖路加療養院的記憶瞬間被喚醒。
“沈夢山交際廣闊,三教九流都有接觸……”
韓笑沉吟道,手指摩挲著筆洗冰涼的釉麵,
“…這玩意兒……看來不簡單。是彆人送的?還是他無意中得來的?”
“不清楚。”林一搖頭,
“…卡片上沒有落款,筆洗來源不明。但在這個時間點,出現在他的遺物裡……”
他沒有說下去,但意思不言而喻。
韓笑將筆洗輕輕放回盒中,眼神變得深邃。
“青瓷會”這個如同幽靈般的名字,再次浮現在他的腦海。
沈夢山的案件看似獨立,但這偶然出現的青瓷物件,
像一根若隱若現的絲線,隱隱約約地將這起舞台上的謀殺,
與那個潛藏在城市更深處的、龐大而古老的陰影,聯係了起來。
這或許隻是一個巧合,或許是一個警告,也或許……是通往下一個深淵的入口。
數日後,所有法律程序走完,證物歸檔,案卷封存。
韓笑和林一最後一次一同來到百樂門大劇院,進行最終的現場交接。
他們站在空曠的劇場最後排,望著前方那巨大而寂靜的舞台。
厚重的帷幕緊閉,台上空無一人,隻有幾束塵埃在從頂窗射入的光柱中無聲飛舞。
“真相比魔術……更不可思議。”林一望著那舞台,輕聲感歎,打破了許久的沉默。
他想起了水箱中的掙紮,後台的搏殺,以及人性在利益和仇恨下的扭曲。
韓笑雙手插在風衣口袋裡,站姿挺拔。
他沒有看舞台,而是望著劇場出口處那扇透進外界光線的門。
聽到林一的話,他緩緩轉過頭,臉上沒有什麼表情,
但那雙淺褐色的眼眸中,卻有一種曆經風雨後沉澱下來的、磐石般的堅定。
“但真相不會騙人。”他平靜地回答道,聲音不高,
卻清晰地回蕩在空蕩的劇場裡,仿佛帶著千鈞的重量。
無論舞台上的幻象多麼絢麗,無論台下的陰謀多麼黑暗。
追尋真相的人,唯一能相信的,就是真相本身。
而這,往往需要付出比表演魔術更大的勇氣和代價。
兩人不再言語,並肩走出了劇院大門,將身後的寂靜與落幕,留給了過去。
夕陽的餘暉,將他們的影子拉得很長。新的謎題,或許已在前方等待。
但此刻,他們隻是沉默地,走向那片光暗交織的、真實的城市街景。
幻象已然落幕,真相的旅程,永無止境。
未完待續!
喜歡林一探案集:第一季請大家收藏:()林一探案集:第一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