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屏幕亮著,文件名改成了“你聽見了嗎?我在”。林清歌盯著那行字,手指懸在鍵盤上方,沒有點關閉,也沒有重啟。她拔掉的網線還垂在桌邊,路由器指示燈規律閃爍,紅綠交替,像某種倒計時的節拍器。
她起身,從書架夾層取出微型硬盤,插上讀取器。u盤和舊手機也依次連接。三份加密文件,分彆來自不同路徑,必須確認是否完整抵達目標節點。
第一段《設備校準記錄_03》哈希值匹配。
第二段《用戶行為分析_補丁7》匹配成功。
第三段《係統日誌_臨時緩存》——傳輸日誌顯示跳頻中途丟失,未抵達“深藍”雲盤。
她眯起眼。前兩次被攔截是係統反應,這次是拆包後仍遭精準截斷。說明對方不隻是監控,已經開始預判她的操作路徑。
她打開抽屜,翻出那疊舊樂譜,指尖停在《星海幻想曲》第十七小節。母親常哼的那段旋律,音符排列有細微錯位,像是人為修改過。她把譜子平鋪在桌上,用手機拍下第三段音頻的哈希值,轉成二進製,逐位對照樂譜上的音高序列。
匹配度98.6。
剩下1.4的誤差,恰好對應樂譜邊緣一道褪色的鉛筆批注:“07=活體驗證”。
她明白了。這不是樂譜,是密鑰母本。
本地副本確認無誤。現在需要外部反饋——必須知道江離有沒有收到那首《主權·未剪輯版》。
她打開一個加密通訊端口,輸入陸深留下的緊急聯絡碼。界麵彈出驗證框,要求發送一段特定格式的偽裝日誌。她敲入一串字符:“071933=活體驗證”,發送。
等待響應的三分鐘裡,她沒動。右手指滑過耳釘,音符邊緣有些發澀,像是沾了墨跡。
回複來了。
不是文字,也不是音頻。
是一串摩斯碼,嵌在係統日誌流裡,幾乎被自動過濾。
她逐字解碼:
“收到。不播。等你。”
她鬆了口氣。江離收到了,而且用的是非常規回應方式——說明他察覺到被監控,選擇了隱蔽反饋。那杯漬拚出的二進製代碼不是偶然,是他唯一能留下的信號。
第一個支持者確認接入。
她立刻調出陸深的聯絡通道,準備請求技術支持。但界麵跳轉後,原本的接入按鈕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動態驗證碼框,提示:“身份重驗,僅一次機會”。
失敗則永久斷聯。
她知道這是“深藍”內部的冷啟動機製——當係統懷疑節點被滲透時,會強製升級驗證層級。陸深不會輕易設這種關卡,除非他已經察覺到更大的威脅。
她閉眼回想上一次見麵時他說的話:“真正的安全不是隱藏數據,是讓數據自己說話。”
她打開音頻工程文件,提取《主權》副歌中那聲哽咽。不是整段人聲,隻是0.3秒的頻段。她用頻譜分析儀捕捉其聲波的獨特性——呼吸節奏、聲帶震顫、情緒壓縮後的泛音畸變。
生成生物密鑰。
她將密鑰嵌入請求包,附加一句語音轉文字:“你說過,真實不是數據,是呼吸的形狀。”
發送。
進度條卡在97三秒,然後瞬間完成。
通道開啟。
三分鐘後,一條極短指令傳回:“下次用量子噪聲做校驗。已接入你的節點。繼續。”
她盯著屏幕,手指終於從耳釘上移開。
江離確認接收,未暴露。
陸深恢複聯絡,技術支持到位。
詩音的監控被繞過一次,但預判能力升級,意味著下次必須更快、更隱蔽。
她打開新文檔,新建三行:
“江離——已接收,未暴露”
“陸深——通道恢複,技術支持確認”
“我——還在呼吸”
文檔命名為《支持者清單_v1》,存入加密分區,權限設為“僅協作成員可見”。
她沒保存副本到雲端,也沒同步到任何外部設備。這份清單本身,就是一把雙刃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