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確定?這不符合常規操作。”
“常規是用來打破的。”她補充一句,“告訴讀者,有些信息,本就不該被直接讀懂。”
消息發出後,她刷新論壇。
“聲紋獵人”更新了帖子,標題改成:“作者回應!亂碼是官方認證的隱藏線索!!”
評論區開始有人整理“林清歌作品暗號清單”:直播時掉落的耳釘、歌曲裡的心電圖采樣、動態裡那句“輪到我把它寫出來”。
還有人發現,《星軌手記》每篇末尾的提問句式都藏著數字:“你有沒有一首想唱給某個再也聽不見的人的歌?”——“再也聽不見”共五個字,而《星軌殘片》deo錄製於5月19日。
林清歌看著這些解讀,打開下一章正文,在結尾處加了一段看似普通的描寫:
“走廊的燈壞了,每隔七步閃一次。他數到第十一盞時,雨停了。窗框上的水痕慢慢滑落,像五線譜上走調的音符。值班護士打了個哈欠,看了眼表,三點十七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她特意在每個句號後插入一個全角空格。
發布前,她檢查了一遍:七步、十一盞、三點十七分——7、11、317,組合起來是。
《星軌殘片》的音頻文件編號是sr。
她點擊發布。
不到十分鐘,論壇新帖出現:“《星軌手記》第二章藏了新密碼!這次是時間+步數+燈光頻率!”
“聲紋獵人”發帖分析:“7+11+317=335,而《星軌殘片》v發布時間是第335天。”
有人反駁:“不對,是坐標!7緯11經317高程,查了是市立第三醫院頂樓天台。”
林清歌沒再看評論。
她打開係統麵板,查看【聲文轉換計劃】進度條:
“距離首稿截止:89天23小時12分”
當前已完成:2章。
她點開備注欄,修改那行小字:
“從聲音出發,用文字設局。”
剛保存,手機屏幕又亮。
“月見”發來鏈接,是千山月首頁最新專題頁。
標題是:“當一首歌決定變成一本書,它開始說暗語了。”
下方輪播圖第一張,是亂碼截圖與《星軌殘片》波形圖的疊合版本,配文:“你讀不懂的文字,可能是彆人聽過的歌。”
林清歌點進評論區。
第一條高讚留言寫著:“作者在用小說給我們發摩斯密碼,而我們,正在破譯一首未完成的歌。”
她沒點讚,也沒回複。
而是打開新文檔,新建章節草稿。
標題空白。
第一行,她敲下:
“今晚的雨比往常多了一個節拍。”
喜歡重生後我靠寫歌爆火全網請大家收藏:()重生後我靠寫歌爆火全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