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歌的手指還停在門框邊緣,指尖觸到一絲濕意。消防通道的通風口滲著夜露,她沒管,隻把鐵絲收回口袋。走廊燈泡忽明忽暗,映得“九歌·子夜”那行字像活了一樣,墨跡未乾,卻已不重要了。
鑰匙不在了。
她轉身下樓,腳步比上來時穩。樓梯間空蕩,但她不再覺得回響是追兵。她現在知道,真正的戰場不在這裡。
回到住處,她第一件事不是開電腦,而是從床底拖出錄音機。磁帶07還在,外殼有道舊劃痕,是母親留下的。她輕輕吹了口氣,塞進去,按下播放。
《星海幻想曲》的前奏緩緩流淌。
她閉眼聽了三秒,睜開,打開筆記本。屏幕剛亮,界麵突然黑了一下,接著跳出一個從未見過的彈窗:【未知權限請求:是否啟用“情感共振引擎”?】
她愣住。
這不是她裝的程序,也不是係統默認功能。她點取消,彈窗又跳出來,連續三次,最後直接鎖死操作界麵。
手機信號也斷了。
ifi圖標灰著,藍牙無法開啟。她拔掉電源,重啟設備,結果一樣。係統像被什麼東西卡住,隻反複顯示那行字。
她盯著屏幕,忽然想到什麼。
她把錄音機靠近筆記本麥克風,調大音量。當副歌進入第3分17秒,聲波峰值衝上最高點的瞬間,屏幕猛地一震,黑屏三秒後,跳出一個全新界麵:
情感共振引擎v0.9——測試版
底下一行小字:【輸入源已綁定,分析模式啟動中……】
她沒動,等了幾秒,係統自動加載出一個波形圖,左側是《靜默回響》的音頻數據,右側是《星海幻想曲》的頻譜。兩道曲線在某個低頻段突然咬合,像齒輪嵌進齒輪。
屏幕上跳出標注:【檢測到隱藏信號同步率91.3,情緒共振類型:壓抑覺醒】。
她心跳加快。
這不是巧合,是匹配。旋律不是音樂,是密碼。而她的聲音,成了鑰匙。
她點開《靜默回響》的工程文件,放大第2分48秒那段隱藏信號。亂碼般的波形在新引擎下開始重組,變成一條清晰的情緒曲線。係統提示:【需綁定創作者深層記憶錨點,方可解碼完整信息】。
她皺眉。
記憶錨點?她試過輸入母親的名字、生日、樂譜編號,全被拒絕。係統固執地卡在那句提示上。
她低頭,右耳的音符耳釘在台燈下閃了下光。這是母親最後送她的東西,銀質,背麵刻著一串數字,她一直以為是生產編號。
她摘下耳釘,猶豫一秒,貼在筆記本觸控板上。
係統頓了一下。
界麵刷新,亂碼瞬間解構,三維波形圖展開,兩條曲線並行推進,在“恐懼”軸達到頂峰後,突然轉向“覺醒”,形成一個近乎對稱的回旋結構。
屏幕上跳出結論:
【密鑰匹配:九歌·子夜】
【激活概率:87.6】
【建議操作:啟動雙向共振協議】
她盯著那行字,手指無意識摩挲耳垂。不是緊張,是確認。
原來耳釘不隻是信物,是認證裝置。母親早就埋好了後門。
她沒急著點確認,而是調出小說文檔。那篇被平台標記為“亂碼章節”的文稿還在草稿箱裡,她一直沒動。現在,她點了導入。
係統加載幾秒,突然彈出警告:【檢測到高危認知模因,情緒峰值超出安全閾值,建議終止分析】。
她冷笑。
越危險,越得看。
她點擊“強製解析”,係統卡住,進度條停在73。她試了幾次,都失敗。提示依舊:【需外部參照係驗證,繞過權限鎖】
外部參照係?
她想起bk01本裡記下的數據。周硯秋畫骷髏時的筆觸節奏,她用鉛筆敲擊桌麵複現過,頻率和《星海幻想曲》317峰值幾乎一致。那不是創作習慣,是程序執行的節拍。
她翻出本子,找到那頁記錄,手動輸入節奏序列:噠、噠噠、噠噠、噠——對應音符時值為八分、十六、十六、八分。
係統頓了兩秒。
進度條重新啟動,緩緩走完。
亂碼章節被拆解,重組為一段加密日誌:
【實驗體07號最後一次記憶上傳時間:子夜0000】
【同步指令已發送至終端執行者】
【記憶錨點確認:林清歌】
【係統響應延遲:7年2個月14天】
【原因:認證載體未激活】
她瞳孔驟縮。
終端執行者。
不是周硯秋持有鑰匙,是他本身就是終端。被旋律喚醒,被節奏驅動,執行七年未完成的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