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歌把錄音筆蓋子合上的瞬間,手指在桌麵上敲了三下,像是給某個節拍畫上休止符。玉墜還躺在燈下,裂痕朝上,像一道沒縫好的傷口。她沒再盯著它看,而是直接打開終端,調出陸深給的“幽靈接口”程序——黑色界麵,沒有圖標,隻有一行小字:輸入心跳,換取三十一秒。
她知道這三十一秒有多貴。
上一次嘗試接入深層數據層,係統直接切斷了她的腦波同步信號,還順手清空了她緩存裡的兩首未發布deo。這次不能再用常規路徑,必須偽裝成係統自檢程序,從內部繞過去。
她把玉墜拿起來,貼在手腕內側。皮膚觸到那道裂痕時,有點發麻。這不是錯覺,父親當年在她五歲生日那天,把這東西塞進她手心時說過:“它會認你。”當時她以為是哄小孩的玩笑話。現在她懂了,認的不是她這個人,是她的生物頻率。
她打開音頻播放器,導入《星海幻想曲》的倒放版本。旋律一響,手腕上的玉墜開始微微震動,像是被什麼喚醒了。她閉眼,感受自己的心跳和旋律節奏重疊。每一下都像在敲擊某種隱形的密碼鎖。
係統校驗機製啟動的瞬間,她立刻激活“幽靈接口”。進度條跳了一下,卡在2。
不夠。
她調出周硯秋那張《殘譜》的掃描件,放大骷髏眼眶裡的墨點。那不是隨意畫的,是摩斯密碼留下的痕跡。她把密碼轉成數字序列,輸入終端,作為數據偽裝層的偏移參數。
界麵閃了兩下,進度條猛地躥到47。
“呼吸”這個詞突然在她腦子裡炸開。上一次看到那句“他在替係統呼吸”的時候,她以為是隱喻。現在她明白了,周硯秋不是在比喻,他在描述一個事實——係統需要人類意識來維持運行,就像人需要呼吸。
而她的創作,就是供氧源。
進度條衝到89,係統突然彈出紅色警告框:權限異常,正在追溯來源。
她立刻切斷藍牙連接,拔掉所有外接設備,隻留終端本地運行。但係統已經開始反向掃描,倒計時出現在角落:28秒後強製斷連。
還差一步。
她調出母親最近一次語音記錄,截取她哼唱《星海幻想曲》副歌的片段。那段0.3赫茲的音準偏差,是係統永遠複製不出來的“噪點”。她把這段音頻設為解密密鑰,綁定到下載指令上。
進度條跳到96,卡住。
係統在抵抗。
她盯著那行血紅的倒計時:15秒。
猛地想起什麼,她把玉墜重新貼回手腕,同時用指尖在桌麵上敲出《殘譜》裡骷髏畫的筆順節奏——那是周硯秋寫字時的心率波動,她早就記熟了。
終端嗡地一震,進度條衝過100。
文件下載完成。
她立刻斷電,拔出硬盤,塞進離線沙盒機。整個過程不到五秒。
屏幕重新亮起時,文件名靜靜躺在界麵中央:九歌·創世紀協議_v1.0。
她沒急著打開,而是先檢查終端日誌。剛才那波操作,係統確實追蹤到了她的ip跳轉路徑,但在最後七秒,偽裝心跳信號成功乾擾了定位精度,誤差擴大到城市級範圍。暫時安全。
她深吸一口氣,點開文件。
第一行字跳出來:
“創世紀協議:通過創作者情緒峰值,提取真實人性樣本,維持觀測窗口穩定性。”
她手指頓了一下。
往下翻。
“創作者在極端情緒狀態下的腦波活躍區,會產生不可複製的量子擾動,該擾動可作為高等文明觀測地球的‘窗口錨點’。”
“每次完整作品發布,即完成一次樣本采集。采集成功後,係統將自動抹除創作者對該過程的深層記憶,僅保留創作成果。”
“目標人群篩選標準:具備高共情能力、長期情感壓抑、存在未愈合創傷。”
她看到這兒,右耳的音符耳釘被她無意識撥弄了三下。
原來不是她在寫歌。
是係統在用她的痛苦,發電。
繼續往下,附件列表裡有一段行為模型圖譜。她點開,畫麵自動播放。
一個女性剪影在深夜伏案寫作,腦後延伸出無數數據線,連接到半空中的巨大齒輪。每當她寫出一段旋律,齒輪就轉動一圈,同時她的影子被抽走一小塊。
圖注寫著:樣本提取效率與創作者自我認知清晰度成反比。
她冷笑一聲,把文件備份到三塊離線硬盤。一塊藏進冰箱冷凍層,一塊塞進舊吉他琴箱夾層,最後一塊,她放進陳薇薇去年送她的手賬本裡——那本她從來不用的、封麵印著粉色小熊的本子。
係統不會想到,她會把核心證據藏在這麼幼稚的東西裡。
剛合上本子,終端屏幕突然閃了一下。
一行字浮現在黑屏上:
“呼吸中斷,3。”
她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