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機裡那聲“滴”還在她耳膜上震。
林清歌沒動,指尖懸在播放鍵上方,屏幕上的直播回放定格在她清唱橋段的那一刻。右耳的音符耳釘已經摘了,留在工作台上的那道劃痕像被什麼硬物刮過,邊緣微微翹起。她沒去碰它,而是把左耳那枚剛換上的新耳釘輕輕旋下,放進檢測槽。
信號殘留還在。
她調出直播音頻的原始波形圖,放大到第8分17秒。那一瞬間,音頻流出現了一個極短的畸變——0.3秒的模擬聲波注入,頻率偏移0.7赫茲,像是有人用極細的針,在聲音的縫隙裡寫了一行字。
這不是係統故障。
是人為嵌入。
她把耳釘的共振頻率反向輸入分析模塊,疊加母親常哼的《星海幻想曲》副歌段落,做了一次差值掃描。屏幕上,原本平滑的高頻泛音層開始波動,浮現出一段極弱的摩爾斯節奏。
三短,兩長,停頓。
又是三短,一長,再停。
她盯著那串節奏看了三秒,忽然伸手翻出周硯秋批改過的作業本複印件。那上麵,他總在角落畫骷髏,眼眶是兩筆豎線,下頜是三橫。而這段摩爾斯的節奏,正好對應骷髏的線條數——眼眶兩長,下頜三短。
不是巧合。
她把摩爾斯碼轉成音符序列,輸入圖形譜生成器。屏幕上跳出一段不規則旋律,係統立刻彈出警告:“檢測到未授權曲式結構,疑似關聯橙光禁用曲庫,觸發版權保護協議。”
林清歌冷笑一聲,把這段旋律拖到周硯秋最後一次批注的複印件上,做了一次圖層疊加。當音符落在骷髏眼睛的位置時,兩個升音符恰好對齊眼眶線條,旋律瞬間重組。
《星海幻想曲》的變調版,出現了。
而且,在旋律末尾,自動標注了一串編號:“07啟程”。
她的手指頓了一下。
07。
母親的實驗體編號。
她沒急著往下查,而是把這段新旋律導出,放進離線播放器。音響裡傳出的音色帶著一種詭異的熟悉感,像是從很遠的地方傳來的回聲,又像是某種啟動指令。
就在這時,係統突然彈出一個水印。
銀灰色的筆跡,一筆一劃寫著“周硯秋”三個字,像是用鋼筆在空氣裡寫出來的。水印下方,浮現出一行小字:“若你聽見,說明我賭對了——彆信聲帶,信樂譜。”
林清歌猛地抬頭,像是被什麼擊中。
聲帶。
她想起跨年演唱會那天,周硯秋用指虎刺穿自己喉嚨的畫麵。他不能說話,但他用身體完成了某種傳遞。那不是自殺,是編碼。
她立刻調出周硯秋名下所有監製歌曲的母帶列表,開始逐一檢測音頻末尾的靜默段。這種操作她做過不止一次,但以前是為了找隱藏曲目,這次,她找的是振動頻率。
第一首,《灰燼回旋曲》。
她把播放進度拖到第11分07秒,那是整首歌結束後足足一分多鐘的空白。她戴上監聽耳機,把增益拉到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