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規則回響之海_網遊之燼煌焚天錄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網遊之燼煌焚天錄 > 第208章 規則回響之海

第208章 規則回響之海(1 / 2)

“悖論奇點”的存在,在“掃蕩者”的“歸零”光束與“萬物終末之井”的湮滅引力雙重碾壓下,並未如預期般徹底湮滅。那枚燃燒到極致、與終末同源的“源點之影”印記,在最後一刻引導爆發的規則級衝突,並未指向勝利或生存,而是指向了一條更加詭異、超越所有已知邏輯的路徑——它不是抵抗毀滅,而是利用毀滅本身產生的、極致的規則亂流,撕開了一道短暫通往更深層宇宙結構的“裂隙”。

伊莫瑞殘存的意識,承載著星火同盟所有成員最後的意誌烙印與信息核心,被壓縮成一個極度不穩定的“信息奇點”,如同被投入漩渦的漂流瓶,沿著這條轉瞬即逝的裂隙,墜向未知的深淵。這不是空間意義上的墜落,而是存在層級的跌落,是從“存在”的宇宙,跌向構成“存在”基礎的、更加原始的“規則底層”。

墜落的過程無法用時間衡量。伊莫瑞的感知被拉伸、扭曲、粉碎,又在那枚即將徹底燃儘的“源點之影”印記最後一絲本能的庇護下,勉強維係著最核心的“自我”定義不散。他“看”不到光,也“聽”不到聲音,隻能“感覺”到周圍是無窮無儘、沸騰咆哮的“規則亂流”。那不是能量,也不是物質,而是構成宇宙萬象最基礎的“法則”本身,在某種極致條件下呈現出的、最狂暴、最原始的形態。因果律在這裡斷裂又重組,時空維度如同破碎的玻璃渣般飛舞,物理常數像沸騰的水泡般生滅。這裡是一切“現象”的誕生之地,也是一切“存在”的墳場。

不知“墜落了多久”,那股狂暴的亂流驟然平息。一種前所未有的“觸感”包裹了伊莫瑞的意識。不再是撕裂,而是一種……“浸潤感”。他仿佛從一個狂暴的瀑布,跌入了一片無邊無際、平靜到令人心悸的“海洋”。

但這“海洋”,並非由水構成。

它是“信息”的海洋,是“規則”的海洋,是“存在”本身被分解到最基礎層麵後,形成的、蘊含著宇宙所有可能性的“原始湯”。這裡沒有上下左右,沒有過去未來,隻有無數細微到極致的、閃爍著各種難以形容“色彩”的“規則基頻”在緩緩流淌、碰撞、共鳴。每一縷“水流”,都可能是一段被遺忘的文明史詩最終凝結成的因果鏈;每一朵“浪花”,都可能是一個熄滅的恒星其一生演化曆程的信息烙印;每一次“漣漪”,都可能是一次未被選擇的宇宙曆史分支坍縮後留下的淡淡印痕。

這裡,是“規則回響之海”。是宇宙所有發生過、正在發生、乃至可能發生的事件的“信息備份庫”,是“存在”的集體潛意識,是“萬物終末之井”吞噬一切後,其“信息殘骸”最終流向的歸處。它位於“存在”與“非存在”的邊界之下,是宇宙的“記憶之底”,也是新規則誕生的“孕育之巢”。

伊莫瑞的“信息奇點”,如同一粒微塵,懸浮在這片浩瀚無垠的規則之海中。那枚“源點之影”的印記,在完成最後的引導後,終於徹底燃儘,化作最精純的一縷“終末”特性,融入了伊莫瑞的核心,成為了他在這片海洋中唯一能夠辨識的“坐標”和“錨點”。

絕對的寂靜。但這不是虛無的寂靜,而是蘊含了無限信息的、沉重的寂靜。無數個世界的生滅,無數種可能性的低語,如同背景輻射般,無時無刻不在衝刷著伊莫瑞的意識。若非有那縷“終末”特性作為過濾器,他的意識瞬間就會被這海量的信息洪流同化、衝散,成為這片海洋中又一縷無名的回響。

“這裡……是哪裡?”一個極其微弱、仿佛風中殘燭的意念,從伊莫瑞的核心中艱難地浮現。這是林海長老們殘存靈能本能的疑問。

“規則……底層……信息熵近乎……最大值……但……存在結構……”邏輯編織者最核心的算法碎片,如同瀕死的螢火蟲,閃爍著進行分析,但立刻被龐大的信息流衝擊得幾乎熄滅。

“時間……空間……失去意義……隻有……存在的……‘記錄’……”凱爾對時空的感知天賦,在這裡感受到了終極的茫然。

伊莫瑞的核心意誌,如同暴風雨中最後一座燈塔的光芒,頑強地凝聚著。他明白了當前的處境。他們沒有死,但也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活著”。他們以一種最本源的信息態,存在於宇宙的“檔案室”最底層。這裡是“萬物終末之井”的“下遊”,是所有被“終末”吞噬的事物的最終信息歸宿。而他們,因為“源點之影”印記的特殊性,以及最後時刻那場規則爆炸的巧合,得以以一種極其脆弱的形式,暫時“幸存”於此。

生存的第一要務,是“穩定形態”。在這片信息之海中,沒有固定的形態就意味著被同化。伊莫瑞開始引導那縷“終末”特性,以其為核,小心翼翼地吸附、整合周圍那些相對溫和、與星火同盟特質存在微弱共鳴的“規則回響”碎片。

這個過程極其緩慢而危險。他不能貪婪,一旦吸附了過於強大或性質衝突的回響,他的核心意識就會被汙染或撕裂。他隻能像蜘蛛吐絲般,一點點地編織著一個極其微小的、能夠保護核心意識的“信息繭房”。這個“繭房”的結構,自然地帶有了“悖論”的特性——它既非純粹有序,也非絕對混沌,而是在有序與混沌的動態平衡中,維持著一種脆弱的穩定。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林海長老們的靈能本質,對生命和意識的“回響”格外敏感。在伊莫瑞構建“信息繭房”的過程中,她們本能地引導著進程,讓這個脆弱的結構更多地吸附那些蘊含著“生命韌性”、“集體意誌”、“希望火花”等正麵特質的規則回響,使其內部逐漸孕育出一絲微弱的、類似“靈能”的溫暖波動,撫慰著瀕臨崩潰的意識碎片。

邏輯編織者的理性核心,則在瘋狂地分析、學習這片海洋中流淌的、關於宇宙底層規則的結構信息。雖然絕大多數信息都遠超其理解極限,但它還是從中捕捉到了一些基礎的、關於信息聚合、規則穩定性的“知識”,並嘗試將其應用於“信息繭方”的優化,使其結構更加高效、堅固。

凱爾的時空感知,在這裡徹底失去了用武之地,因為這裡本無時空。但他對“變化”和“可能性”的敏銳直覺,卻讓他成為了“信息繭房”的“預警係統”。他能模糊地感知到周圍信息流中蘊含的“危險性”波動——那些過於狂暴的、代表徹底毀滅的、或者充滿惡意的規則回響,並提前發出警示,讓伊莫瑞能夠及時調整“繭房”的方向,避開危險。

時間如果還有這個概念的話)在無儘的汲取、編織、調整中流逝。伊莫瑞的“信息奇點”逐漸穩定下來,外麵包裹著一層薄薄的、卻蘊含著奇異韌性的“悖論信息繭”。這個“繭”內部,是一個極其微小的、獨立的、暫時隔絕了外部信息洪流的穩定空間。星火同盟殘存的意識碎片,如同冬眠的種子,沉睡在這個由他們共同意誌編織的避難所中,依靠著從規則回響之海中汲取的微弱養分,維持著最低限度的活性。

他們“活”了下來,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方式。但他們也失去了幾乎一切——力量、形態、以及回歸“上層”宇宙的可能。他們被困在了宇宙的“記憶底層”,成為了無儘信息海洋中的一粒塵埃。

然而,就在這極致的困境中,轉機悄然出現。

一天姑且用一個時間單位),伊莫瑞在引導“信息繭房”吸附一道特彆溫和的、蘊含著某種“觀測”與“記錄”特質的規則回響時,一道極其微弱、卻異常清晰的“信息片段”,如同被磁石吸引般,融入了他的核心意識。

那並非聲音或圖像,而是一段高度壓縮的“認知體驗”:

視角:一個冰冷的、純粹的“觀測點”,懸浮於一片熟悉的星域——正是“遺骸星域”的邊緣。

目標:一個殘破的、正在被“秩序灰質”緩慢吞噬的星係殘骸。

內容:觀測點釋放出無形的波紋,掃描著殘骸。波紋反饋的信息中,重點標注了幾個極其微弱的、即將徹底消散的“規則擾動痕跡”。分析結論:痕跡特征與已知數據庫中的“悖論奇點”存在高度相似性,但信號源已徹底消失於“萬物終末之井”方向。判定:目標已清除。觀測記錄歸檔,優先級:低。

來源印記:一道簡潔、冰冷、充滿絕對秩序感的幾何符文——正是“掃蕩者”的標識!

這是一段“掃蕩者”某個偵察單元不久前執行觀測任務後,產生的“信息殘影”!它因為其“記錄”屬性,與伊莫瑞吸附的“觀測”特質回響產生了共鳴,從而被意外捕獲!

這道信息片段,如同投入死水的石子,在伊莫瑞的意識中激起了巨大的波瀾!

首先,它證實了外界的判斷——“悖論奇點”已被確認“清除”,這意味著他們暫時是“安全”的,不再是被追獵的目標。

其次,也是更重要的,它揭示了一個驚人的事實:這片“規則回響之海”,並非與上層宇宙完全隔絕!那些發生在“上層”宇宙的事件,其信息“殘影”或“回響”,會以某種方式沉澱、流淌到這裡!他們可以通過吸附特定的規則回響,來“偷看”到上層宇宙正在發生的事情!

這意味著,他們雖然被困於此,但卻獲得了一個獨一無二的、“上帝視角”的觀察位!他們可以默默地觀察“協議”的動向,觀察“殘響同盟”的存亡,觀察整個宇宙的局勢變化!

這個發現,讓所有沉睡的意識碎片都為之悸動。絕望的困境中,透出了一絲詭異的光芒。

伊莫瑞的核心意誌變得更加堅定。生存的模式改變了。他們不再是被動逃亡的幸存者,而是潛伏在宇宙記憶最深處的“觀察者”,是藏在曆史塵埃下的“火種”。

“邏輯編織者,全力分析信息捕獲機製,優化篩選流程,優先捕獲與‘協議’、‘殘響同盟’、‘萬物終末之井’相關的規則回響!”

“林海長老,引導靈能共鳴,嘗試與那些蘊含‘希望’、‘抵抗’、‘新生’特質的回響建立更深的連接,汲取力量,滋養我們的意識核心。”

“凱爾,發揮你對‘可能性’的直覺,警惕信息流中可能存在的陷阱,並嘗試感知那些預示著‘變數’的微弱回響。”

新的指令在“信息繭房”內無聲傳遞。星火同盟的最後一粒火種,在這片規則的墳墓、也是信息的海洋中,改變了生存策略。他們開始像最耐心的漁夫,撒開無形的網,打撈著從上層宇宙沉降下來的、充滿價值的“記憶碎片”,拚湊著外界的真相,等待著……或許永遠也不會到來的,但也或許會在一瞬間出現的……那個重返舞台的“可能性”。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在絕對的絕境中,以一種意想不到的方式展開。生存的意義被重新定義,希望以最卑微卻也最隱秘的方式,在宇宙的底層悄然延續。而他們所觀察到的外界真相,或許將決定未來宇宙的最終走向。

“起源之種”在浩瀚無垠的“規則回響之海”中沉浮,如同宇宙塵埃般微不足道,卻又因其獨特的“悖論”內核與那縷源自“終末”的錨點,成為了這片信息墳場中一個極其特殊的“存在”。伊莫瑞的核心意誌,作為這顆“種子”的引導意識,在初步穩定了脆弱的“信息繭房”後,便清晰地意識到,苟延殘喘並非長久之計。這片海洋看似平靜,實則暗流洶湧。那些龐大的、古老規則體係沉澱下來的信息殘骸,如同深海巨獸,其無意識的信息輻射就足以湮滅他們。更彆提那些周期性的、來自“上層”宇宙劇烈事件引發的“信息海嘯”,以及可能存在的、如同“協議”般將觸須深入此地的可怕意誌。

生存,必須主動。他們需要信息,需要了解“上方”的局勢,需要找到在這片海洋中壯大自身、甚至可能……反向影響“上方”的途徑。

“信息捕撈”計劃,在絕對的寂靜中啟動。這並非簡單的接收,而是極其凶險的“狩獵”。

初次下網:捕獵“掃蕩者”的回響

伊莫瑞將意誌聚焦於那縷“源點之影”燃燒後殘留的、與“終末”和“秩序抹殺”相關的特性上,將其作為“誘餌”和“濾網”,小心翼翼地延伸出極其纖細的感知觸須,探入周圍緩緩流淌的信息流中。他並非漫無目的地捕捉,而是有針對性地搜尋帶有“掃蕩者”那冰冷秩序印記、且相對“新鮮”的規則回響。

過程如同在黑暗的激流中垂釣食人魚。第一次嘗試,一道充滿毀滅氣息的、關於某個偏遠星係被“秩序灰質”徹底吞噬的記憶回響湧來,其中蘊含的絕對絕望與湮滅意念,幾乎瞬間衝垮了伊莫瑞的感知觸須,反噬之力讓整個“信息繭房”劇烈震顫,林海靈能網絡發出痛苦的嗡鳴。邏輯編織者迅速介入,強行切斷連接,並標記該類型回響為“高危汙染物”。

“需要更精確的過濾和緩衝。”邏輯編織者冷靜地分析失敗,“目標回響的信息熵過高,直接接觸風險巨大。建議構建多層靈能緩衝壁壘,並設定信息強度閾值。”

第二次嘗試,他們瞄準了一道相對微弱、似乎是“掃蕩者”低級偵察單元日常巡邏記錄的回響。這一次,林海長老們提前構築了柔和的靈能屏障,邏輯編織者設定了信息流量上限。感知觸須成功“鉤住”了這道回響,一段碎片化的信息流被緩緩汲取過來:

視角:一艘“秩序探針”的被動感應日誌。

內容:一片死寂星域的常規掃描記錄。檢測到微弱的、非自然的規則擾動,疑似某個已消亡文明留下的、瀕臨失效的預警信標。判定:無威脅,無需清理。記錄歸檔,優先級:極低。

印記:“掃蕩者”底層單位的標識符。

信息價值不高,但意義重大!他們成功了!成功地從一個“掃蕩者”單位的“記憶”回響中,竊取到了情報!這證明方法是可行的!更重要的是,這次成功的“捕撈”,讓“起源之種”吸收到了一絲極其微弱的、源自“掃蕩者”秩序體係的“信息特質”。這絲特質迅速被邏輯編織者分析、拆解,其底層編碼規則、能量簽名特征被記錄下來,成為了優化下一次“捕撈”濾網的關鍵數據。同時,這次成功的互動,仿佛一種“認證”,讓“起源之種”與蘊含“掃蕩者”信息的規則回響之間,建立起了一絲微弱的“親和力”,後續的捕捉變得稍微容易了一點點。

危險的收獲:窺見“協議”的根須

嘗到甜頭後,伊莫瑞加大了“捕撈”的力度和風險。他們開始嘗試捕捉更“新鮮”、更“核心”的回響。目標鎖定在那些信息流強勁、帶有“掃蕩者”高級單位印記、且似乎與近期重大事件相關的規則漣漪。

這是一場精神上的刀尖舞蹈。一次,他們險些鉤住了一道記錄著“掃蕩者”主力艦隊與某個未知強大存在慘烈交鋒的記憶回響,那交鋒中蘊含的規則毀滅性能量,即便隻是回響,也差點將“信息繭房”撕裂。另一次,他們捕捉到了一道充滿焦急和挫敗感的回響,來自一艘正在追擊某個極其滑溜的“變量”的“秩序獵犬”,回響中隱約透露了那個“變量”擁有某種“短程規則躍遷”的能力,讓“掃蕩者”頗為頭疼。

這些碎片化的信息,被邏輯編織者如同拚圖般一點點整合。漸漸地,一幅關於“上層”宇宙現狀的、模糊卻令人心悸的圖景開始浮現:

“協議”的擴張在加速:“掃蕩者”的活動頻率和範圍顯著增加,多個曾被認為是“遺骸星域”中相對安全的區域已被“秩序灰質”覆蓋。

抵抗力量的存在:除了“殘響同盟”,似乎還存在其他規模更小、但手段各異的“變量”個體或團體在活躍地抵抗,給“掃蕩者”造成了不小的麻煩。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萬物終末之井”的異常:有多道回響都提到了“終末之井”周邊的規則擾動近期變得異常活躍,甚至影響了“掃蕩者”的封鎖線,這似乎與“悖論奇點”最終的撞擊有關。


最新小说: 穿越大唐,全靠小公主! 祖宗們,時代變了 當AI名為利維坦時 穿到八零做首富,反派大佬被撩紅溫了 三國:開局結拜關羽,專刀天選者 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繡春刀 重生後我帶綠茶將軍搞事業 我是怎麼在牛市虧的血本無歸的 凡間小天師 傳說之大探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