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曠世之戰_武天破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武天破 > 第50章 曠世之戰

第50章 曠世之戰(1 / 2)

押注處的喊聲再次響起,這次卻透著幾分遲疑和不確定。

“張鳴勝,一賠八!”管事的聲音帶著一絲猶豫。雷風雙環雖然力克萬衝,展現出了驚人的實力,但麵對能破掉葉輕羽精妙陣法的景雲,多數人心裡還是沒底。

“景雲勝,一賠五!”呼聲稍高了些。破陣一戰確實讓景雲攢了不少人氣,可他畢竟隻是結丹初期,對陣結丹中期的張鳴,而且對方的雷風雙環威力驚人,敢押他的依舊不多。

有修士捏著手裡的靈石,左右為難:“張鳴的雷風雙環霸道無比,景雲的獸之力也詭異莫測,這到底該怎麼選啊?”

“賭一把!”有人咬了咬牙,把懷裡的靈石狠狠拍在張鳴名下,“八倍賠率,要是贏了,足夠我安安穩穩修煉半年了!”

另一邊,幾個昨日押中景雲、賺了一筆的修士相視一笑,又往他名下添了些靈石——五倍雖然少,但若是能再中一次,那便是連本帶利的驚喜了。

“決賽最後一場,景雲對陣張鳴!”

裁判的聲音落下,兩道身影同時輕盈地躍上鬥法台。張鳴掂了掂手中的雷風雙環,銅環輕輕相撞,發出清越的脆響:“景道友破陣之術確實驚人,張某深感佩服。但我這雷風雙環,恐怕比陣法更難應付。”

景雲微微頷首,神色平靜:“張道友能擊敗萬衝,實力自然不凡。隻是今日,我不會輸。”

“好!”張鳴眼中銳光一閃,流露出強烈的戰意,“那就請景道友賜教!”

話音未落,他已動如脫兔,身形快如閃電。雙環帶起呼嘯的風聲,藍白色的電弧在環身上跳躍不定,直取景雲麵門而來。這一擊看似剛猛無匹,卻暗藏後招——左環主攻,吸引注意力,右環則隱在肘後,隨時準備纏鎖對手的手臂。

景雲腳下風影九變瞬間展開,身形如風中柳絮般斜飄而出,險之又險地避開了環鋒的攻擊。同時,他體內氣血翻湧如潮,金剛霸體訣悄然運轉,皮膚表麵泛起一層淡淡的金色光暈:“張道友的環法,倒是與尋常修士不同。”

“哦?”張鳴攻勢不停,雙環交替翻飛,電弧如靈蛇般竄動,招招緊逼,“哪裡不同?”

“看似剛猛,實則暗藏巧勁,每一擊都留著變招的餘地。”景雲一邊從容閃避,一邊冷靜地解析對方的招式,“就像這雷風雙環,風為勢,雷為鋒,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張鳴心中微驚,沒想到景雲竟能在如此激烈的交手中,瞬間看破自己環法的精髓。他不再留手,雙環猛地交叉成十字,電弧驟然暴漲:“既然你看出來了,那就嘗嘗我這招‘風雷嘯’的厲害!”

霎時間,狂風裹挾著雷暴,在鬥法台上形成一個巨大的旋渦,將景雲周身牢牢籠罩。電弧劈啪作響,順著風勢瘋狂地鑽向他的四肢百骸,試圖麻痹他的動作,限製他的移動。

景雲眼神一凝,左臂陡然亮起耀眼的青光,青龍獸印瞬間顯形,細密的龍鱗迅速覆蓋了整條臂膀:“青龍之臂!”

他不退反進,左臂迎著狂暴的雷風旋渦探了進去。青色的龍力與雷暴狠狠碰撞在一起,發出震耳欲聾的轟鳴之聲。龍鱗上電弧炸裂,光芒四射,卻未能傷及他分毫——在金剛霸體訣的加持下,青龍之臂的防禦力遠超張鳴的想象。

“竟能硬接我的風雷?”張鳴瞳孔微縮,心中震撼不已,連忙變招。雙環化作兩道流光,一左一右,如毒蛇般纏向景雲的腰身,想借勢將他掀翻在地。

景雲卻借著碰撞產生的反震之力順勢躍起,右腳在虛空輕輕一點,玄武獸印在足底悄然亮起:“玄武震!”

一股厚重而磅礴的震蕩之力順著空氣擴散開來。張鳴隻覺手腕一麻,雙環的軌跡頓時發生偏移,纏空了。就在這刹那的破綻之間,景雲已如鬼魅般欺近身側,右拳凝聚起白虎的殺伐之氣,帶著一股凜冽刺骨的勁風,狠狠搗向張鳴的胸口。

“好快!”張鳴反應極快,急忙回環防禦。

“鐺!”的一聲脆響,拳頭與銅環重重撞在一處。張鳴隻覺一股霸道無匹的煞氣順著環身傳來,震得他氣血翻湧,五臟六腑都像是移了位,連連後退三步才勉強穩住身形。

景雲並未趁機追擊,隻是站在原地,周身的白虎煞氣漸漸收斂:“張道友,承讓了。”

張鳴捂著微微發疼的胸口,臉上卻露出了更加濃鬱的戰意:“方才不過是熱身罷了。景道友能引動青龍、白虎之力,想必還有其他手段吧?”他舔了舔乾裂的嘴唇,雙環上的電弧再次熾烈亮起,“不妨都使出來,讓張某開開眼界!”

景雲眸中閃過一絲讚許。這張鳴不僅實力不俗,心性更是堅韌不拔,倒是個值得認真對待的對手。他深吸一口氣,體內的四象獸印同時開始震顫,一股若有若無的融合之氣開始在周身彌漫開來:“既然張道友有興趣,那我便獻醜了。”

話音剛落,他身形再次動了起來。這次卻不再一味地閃避,而是主動迎著雙環衝了上去。左臂的青龍之力與右腳的玄武震同時發動,青色的龍鱗與黑色的玄光交織在一起,竟硬生生在狂暴的風雷旋渦中撞開了一條通路!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