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歐陽淩嶽_武天破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武天破 > 第253章 歐陽淩嶽

第253章 歐陽淩嶽(1 / 2)

景雲書院的巨大廣場上,數萬弟子身著統一的青色勁裝,整齊地列隊而立。清晨的陽光灑在他們年輕的臉龐上,卻絲毫驅散不了眉宇間濃濃的不舍之情。

景雲站在高高的講台上,目光緩緩掃過一張張熟悉的麵孔——這些年,他親眼看著他們從懵懂無知的少年,一步步成長為能夠獨當一麵的修士,心中不禁感慨萬千。

“天陽,過來。”景雲的聲音平靜卻有力,透過清晨的薄霧,清晰地傳到每個人耳中。

人群中,一道魁梧的身影應聲走出。正是不久前在演武場上被景雲一拳擊敗,卻甘願留下來潛心修煉的煉虛後期體修天陽。他快步走到台前,恭敬地躬身行禮:“弟子在。”

景雲看著他,眼神中帶著一絲期許,語氣鄭重地說道:“從今日起,你便是景雲書院的院長。”

“院長,我……我何德何能擔此重任啊?”天陽猛地抬起頭,眼中滿是震驚與難以置信,連連擺手推辭。

“你能接我全力一拳而不倒,更能放下昔日的驕傲,虛心求教,這份心性與毅力,已經足夠了。”景雲打斷了他的話,從儲物袋中取出一本藍色封皮的古籍,遞了過去,“這是白虎殺伐,乃體修絕學,你拿去好生修煉。此術能凝練體內殺氣,讓體修的每一次攻擊都附帶白虎噬殺之威,對戰場搏殺大有裨益。”

天陽雙手顫抖地接過古籍,指尖輕輕撫摸著封麵上古樸的紋路。他小心翼翼地翻開第一頁,一股淩厲刺骨的殺伐之氣瞬間撲麵而來,讓他渾身一震,瞬間便明白了這部功法的珍貴程度。“弟子……弟子定不辱使命!”他“噗通”一聲跪倒在地,重重磕了三個頭,“院長放心前往瀚瀾城震懾妖獸,書院的一切事務,就交給弟子吧!我一定會督促師弟師妹們刻苦修煉,將來也能像院長一樣,奔赴前線,斬殺妖族!”

景雲微微頷首,眼中露出滿意的神色。他轉身看向站在一旁的鐵壁與流螢,簡潔地說道:“走吧。”

“院長!”

“師尊!”

數萬弟子同時開口呼喊,聲音中充滿了難以掩飾的哽咽。有的弟子忍不住紅了眼眶,淚水在眼眶中打轉——他們舍不得這位對他們傾囊相授、視如己出的院長,更擔心他此去瀚瀾城,會在凶險的戰場上遭遇不測。

景雲停下腳步,回頭望向眾人,臉上露出了一抹罕見的溫和笑容:“大家好好修煉,等我回來,希望能看到你們個個都成為獨當一麵的強者。”

說罷,他縱身躍起,身形化作一道青色流光,衝天而起。鐵壁扛著巨大的玄鐵棍,流螢佩戴著驚雷手套,緊隨其後,也化作兩道流光,跟上了景雲的腳步。

“恭送院長!”

數萬弟子齊齊躬身行禮,聲音響徹雲霄,久久回蕩在景雲書院的上空。天陽站在高台上,緊緊攥著手中的白虎殺伐,望著那三道逐漸遠去的身影,在心中默念:“院長,您一定要平安回來,我們等著您。”

流螢回頭望去,景雲書院的輪廓越來越小,廣場上的人影已經模糊不清,但她卻能清晰地感覺到,那片熟悉的土地上,有無數雙充滿期盼與擔憂的眼睛,正在注視著他們遠去的方向。

“師尊,天陽師兄他……真的能行嗎?”她輕聲問道,語氣中帶著一絲擔憂。

景雲目視前方,語氣篤定地說道:“他能。我相信他的能力與心性。”

鐵壁扛著玄鐵棍,嘿嘿一笑,甕聲甕氣地說道:“等咱們在瀚瀾城殺夠了那些該死的海獸,回來的時候,定能看到一群實力大漲的小家夥。到時候,說不定連我都打不過他們了呢!”

三道流光劃破乾元城的天際,朝著東方的瀚瀾城方向疾馳而去。前路是血與火交織的殘酷戰場,身後是需要用生命去守護的家園。景雲知道,這一去,便是要將自己十年苦修的力量,化作守護人族的鋒利利刃,在妖獸咆哮的無垠海域之上,為同胞們劈開一條通往生存的道路。

三道遁光正以極快的速度飛行,忽然,身旁的空間毫無征兆地泛起一陣細微的漣漪,一道身影如同鬼魅般,悄無聲息地浮現出來。那是一個穿著普通灰布短褂的中年人,身材中等,看起來平平無奇,就像一個隨處可見的山野村夫。但他周身卻縈繞著一股難以言喻的恐怖氣息,讓周圍的天地靈氣都為之凝滯,仿佛連空間都被凍結了一般。

“嗯,肌肉倒是練得相當紮實。”中年人目光隨意地掃過景雲三人,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容,開口問道,“三位這是要往哪兒去啊?”

景雲三人瞬間停在半空,心頭猛地一震,一股強烈的危機感瞬間籠罩全身。這股氣息遠遠超過了大乘巔峰的範疇,比乾元城城主和落風院長的氣息強橫何止千倍。那無形的壓力如同一座沉重的山嶽,壓得他們連呼吸都變得困難起來,靈力運轉都出現了滯澀。

“不知前輩駕臨,有失遠迎。不知前輩有何貴乾?”景雲強壓下心中的悸動,拱手行禮問道。對方能如此悄無聲息地出現在他們身邊,甚至連他們都沒有察覺到絲毫氣息,這等境界,已經遠遠超出了他們的認知。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