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正聊著,院門外傳來腳步聲,三叔扛著鋤頭從田裡回來,褲腳沾著泥點。
“大哥,凡小子,聊啥呢這麼熱鬨?”三叔放下鋤頭,拿起院角的毛巾擦了擦汗。
村長大伯抬頭看見三叔,眼睛突然亮了:“正好,老三你過來!我跟凡小子正商量成立巡山隊的事,你要是來當隊長,再合適不過了!”
三叔愣了愣,指著自己鼻子:“我?我這老胳膊老腿的,能行嗎?”
“咋不行!”張凡先接了話,“三叔你以前在山裡跑了那麼多年,哪條溝、哪道坡你不熟?前幾天咱又一起去陪教授他們考察,責任心沒的說!再說你在村裡威望高,隊員們也服你。”
村長大伯也跟著勸:“就是,你比年輕人穩重,遇到事兒能鎮住場。巡山隊不用天天往深山裡鑽,主要是日常巡查、記錄情況,你體力完全跟得上。”
三叔摸了摸後腦勺,琢磨了一會兒,臉上漸漸露出笑容:“行吧!咱這後山有朱鹮、有紅豆杉,都是寶貝,能守著這些玩意兒,也是咱的福氣。不過我一個人可不行,得再找幾個靠譜的搭子。”
“我跟大伯商量了,”張凡說,“想在村裡找四個中年人,最好是家裡孩子大了、時間相對固定的,比如東頭的老陳、西頭的老趙,他們以前都跟你一起種過果樹,熟悉山林,做事也踏實。再加上我、小峰、小毅,還有小六子,我們四個年輕人有空就過來搭把手,這樣日常巡護、應急支援都能顧上。”
“老陳、老趙他們肯定願意!”三叔一拍大腿,“前幾天老陳還跟我念叨,說想找點事做,既能照顧家,又能為村裡出點力。”
事情就這麼定了下來。
村長大伯負責明天通知老陳、老趙他們來村裡開會,敲定具體的巡護片區和時間。
張凡負責聯係李教授,問問保護資金申請的流程,順便跟林溪說下巡山隊的情況,方便後續對接。
三叔則回家整理自己以前在山裡用的舊地圖,準備給隊員們劃分巡護路線。
夕陽把院子裡的玉米穗染成金紅色,三叔扛著鋤頭往家走,腳步比來時輕快了不少。
張凡坐在小板凳上,望著後山的方向,仿佛能看見巡山隊成員們穿著統一的巡護服,拿著對講機穿梭在林間,朱鹮在頭頂飛過,紅豆杉在陽光下舒展枝葉。
“這下好了,”村長大伯放下竹篾,笑著說,“有保護站、有巡山隊,咱這保護區就算真正立起來了。”
張凡點點頭,心裡滿是踏實。
這片山、這片海,因為一群人的守護,正變得越來越有生機。
而他知道,這隻是開始,往後還有更多的事要做。
木屋保護站的改造、紅外相機的安裝、生態知識的宣傳……但隻要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就沒有辦不成的事。
晃眼間,一周的時間過去了。
清晨的海風還帶著未散的涼意,張凡剛幫張彥把漁獲卸到農家樂後院,就看見村口的石板路上停著輛白色suv——車身上沾著些山路的泥點,副駕窗降下,露出林溪帶著笑意的臉。
“張凡!”她揮了揮手,手裡還攥著本卷邊的筆記本,“沒遲到吧?”
張凡趕緊迎上去,幫她拎過後備箱裡的行李箱:“剛想給你打電話呢,早飯還熱著,我媽熬了海鮮粥。”
他瞥了眼後備箱,除了衣物箱,還有兩個印著“生態監測”字樣的硬殼包,“這是帶的設備?”
“嗯,紅外相機和植物標本夾,”林溪關上車門,頭發被海風吹得微亂,“先帶來應急,等木屋改好,大部分設備會從省裡統一調運。”
張凡媽早站在院門口盼著,看見林溪就拉著她的手往屋裡引:“姑娘可算來了!炕早燒暖了,被褥都是新曬的,你看還缺啥,跟阿姨說。”
桌上的搪瓷碗裡盛著冒熱氣的海鮮粥,旁邊擺著剛蒸好的海菜包,油花順著包子褶往下滴。
林溪坐下喝了口粥,鮮得眼睛都亮了:“阿姨手藝真好,比城裡餐館的還香。”
她掏出手機翻出照片,“李教授讓我帶的木屋改造初步圖紙,你看這布局行不行——東邊隔出辦公室,西邊做監測數據儲存區,門口的曬台保留,能放觀測望遠鏡。”
張凡湊過去看,圖紙上的木屋標注得清清楚楚,連電源插座的位置都標了:“這曬台改得好,之前考察時我就在這兒見過朱鹮往溪邊飛,往後站在這兒就能監測。”
“辛苦大家了,”林溪趕緊說道,“我跟李教授溝通過,改建儘量用環保材料,彆破壞周邊的植被,尤其是靠近東北紅豆杉的那片區域,施工時得繞著走。”
“移動公司那邊,村長說工程師明天就來勘測基站位置,”張凡靠在院子的老樹下,“選在村西的高地上,信號能覆蓋到木屋和核心保護區,到時候傳數據就方便了。”
林溪點點頭,在筆記本上記下:“基站建設得跟施工隊說一聲,彆破壞地表植被,最好用可拆卸的支架,以後要是調整位置也方便。”
她翻到筆記本最後一頁,上麵貼著張上次考察時拍的朱鹮照片。
晨光裡,兩隻朱鹮站在溪邊,翅膀泛著淡粉色的光,“希望這次來,能拍到更多朱鹮的蹤跡。”
傍晚時,農家樂的院子裡漸漸熱鬨起來。
遊客們圍著桌子剝螃蟹,張彥在灶台前顛著鍋,蔥薑爆香的味道飄得滿院都是。
林溪坐在院角的小桌旁,借著夕陽的光整理木屋改造的細節,張凡幫她把散落的圖紙按順序排好。
“對了,”林溪突然想起什麼,從包裡掏出個信封,“李教授讓我轉交給你,是上次你發現的野生蘭花的鑒定報告,省廳說要把它列入保護區重點監測物種。”
張凡接過信封,指尖劃過報告上“瀕危物種”的字樣,心裡突然湧上股踏實的感覺。
從最初的考察,到保護區立項,再到林溪來牽頭建設,這片山、這片海,正一點點被妥帖守護著。
喜歡辭職回家上山下海請大家收藏:()辭職回家上山下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