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一碗粥,換一條路,收一份心_開局穿越,我在晚唐搞基建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開局穿越,我在晚唐搞基建 > 第53章 一碗粥,換一條路,收一份心

第53章 一碗粥,換一條路,收一份心(1 / 2)

王審知應對鄭玨輿論攻勢的策略,如同春雨般悄無聲息地開始滲透。陳褚物色的幾位寒門士子,本就對僵化保守的士族階層心存不滿,又親眼見過新農具、新政策帶來的益處,筆下自有真情實感。幾篇語言質樸卻生動鮮活的小故事和歌謠很快創作出來,經由市井說書人和孩童之口,在茶肆坊間慢慢流傳開來。

“說那東門外的老農張,往年春耕愁斷腸。自從用了王家犁,一人一牛一天犁了二畝良田還不慌……”

“南街趙氏染布坊,新法省料色更亮,買賣興隆笑開顏,多賺銀錢孝爹娘……”

“防疫十條記心間,沸水石灰保平安,去歲瘟神橫行時,我家安然度難關……”

這些俚俗之語,登不上清漪園那般大雅之堂,卻像帶著鉤子,牢牢抓住了底層百姓的耳朵和心。他們或許聽不懂鄭祭酒高深的“義利之辨”,但他們聽得懂誰讓自己吃飽了飯,誰讓自己少生了病,誰讓自己多賺了錢。一種微妙的變化在民間慢慢滋生,對於那位“善巧思”的王司馬,市井小民們多了幾分好奇,甚至是一絲隱晦的好感。

鄭玨自然也聽到了這些“靡靡之音”,對此嗤之以鼻,斥為“蠱惑人心的小道”,繼續在士子圈層中鞏固著他的“正道”旗幟。雙方仿佛在兩個平行的世界裡發聲,暫時並未爆發直接的衝突。

王審知並未沉浸於這輿論的暗戰,他有更緊迫的現實問題需要解決。泉州城內外,隨著戰亂稍歇和消息擴散,彙聚而來的流民數量不僅沒有減少,反而日益增多。他們拖家帶口,麵黃肌瘦,蜷縮在城牆根、破廟裡,眼巴巴地望著這座似乎能帶來希望,卻又將他們拒之門外的城市。

每日消耗的施粥糧米不是小數目,更重要的是,大量無所事事的青壯流民聚集,本身就是巨大的治安隱患。豪強們冷眼旁觀,甚至私下散布流言,說這些流民是引來盜匪和瘟疫的根源,巴不得王審知將他們驅趕了事。

這一日,王審知與王潮一同巡視城防,望著城外連綿簡陋的窩棚,和那些在寒風中瑟瑟發抖的身影,王潮的眉頭擰成了疙瘩。

“明遠,如此下去不是辦法。”王潮沉聲道,語氣中帶著武將特有的務實和一絲不耐,“每日耗糧甚巨,且這些人聚在此處,一旦生亂,頃刻間便是大禍!依我之見,還是應當發放些路費糧米,將他們遣散回鄉,或是驅往他處。”

這是亂世中處理流民最常見,也最直接的方式。

王審知卻緩緩搖頭,目光掃過那些麻木而絕望的臉龐,其中甚至有不少半大的孩子:“兄長,他們若有鄉可回,有路可走,又何必顛沛流離至此?強行驅散,不過是讓他們換個地方餓死,或逼其為盜,於他處生亂而已。非但不能解決問題,反而結下仇怨,散播恐慌,壞了我軍名聲。”

“那難道就任由他們在此坐吃山空?”王潮反問道,“糧草從何而來?治安如何保障?”

“兄長,此非耗糧,實乃投資。”王審知轉過身,目光灼灼地看著王潮,語氣堅定而富有說服力,“今日予一粥,明日或可得一卒、一匠、一農。其心若歸附,則我軍根基永固!”

他伸手指著城外廣袤卻略顯荒蕪的土地和年久失修的道路渠堰:“兄長請看,泉州戰後,百廢待興。城外良田因渠堰失修而灌溉不足,通往各鄉各碼頭的道路泥濘難行,城牆多處需加固,港口需疏浚清理……這些,哪一樣不需要大量人力?而我們眼前,最不缺的就是人力!”

王潮的目光隨著王審知的手指移動,若有所思。

王審知繼續道,語速加快,顯然深思熟慮已久:“弟有一策,名曰‘以工代賑’。不再無償施粥,而是組織這些流民中的青壯,編成隊伍,由我軍中老成軍官帶領,前去修路、築堤、清渠、加固城防!每日按勞作量,發放足以糊口的糧米作為工錢。老弱婦孺亦可從事些編織、縫補等輔助勞作,換取食物。如此,一石三鳥!”

“其一,可將無序流民化為有序勞力,避免其聚眾生事,反而增強了治安。”

“其二,工程得以開展,恢複生產,利在長遠。道路通暢則商旅繁盛,渠堰修複則農田豐產,城防堅固則外敵難侵。”

“其三,也是最關鍵者,”王審知強調道,“流民憑力氣吃飯,而非乞討,保全其尊嚴。他們在此地付出汗水,建設家園,自然會對這片土地產生歸屬之感。今日他們修的路、挖的渠,明日他們或許就是行走其上、引水灌溉的農夫、工匠!今日我們給予他們活路和希望,他日他們便是最忠誠的子民和兵源!此乃收心之道!”

他引用了王潮能理解的例子:“昔日曹操能於亂世中崛起,與其大興屯田,安置流民,‘得民心、積軍糧’之策密不可分。我等今日所為,亦是異曲同工。”

王潮聽著弟弟條理清晰的分析,眼中的疑慮漸漸被亮光取代。他是一軍主帥,自然明白“人力”和“民心”的重要性。隻是亂世之中,往往習慣於用最簡單粗暴的方式解決問題,險些忽略了這更深層的道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以工代賑……收心之道……”王潮喃喃重複著這幾個字,猛地一拍城牆垛口,“好!明遠,此策大善!就依你之言!此事由你全權負責,需調派何人、多少糧秣,直接與度支司和軍府協調!”

“多謝兄長信任!”王審知心中一定,拱手領命。

計劃雖好,執行起來卻千頭萬緒。王審知立刻召來陳褚、度支司主管以及幾名沉穩的低級軍官,緊急商議細則。

首先要甄彆流民。將真正老弱病殘需長期救濟的與有勞動能力的分開登記。

其次要規劃工程。選擇幾處當前最急需、見效最快的地段先行開工,如清理通往主要碼頭的道路,修複一處關鍵的水渠閘口。

然後要製定標準。規定每日基本工作量對應多少工錢糧米),超額完成有何獎勵,如何監督驗收,如何防止軍官克扣。

還要組織管理。流民以百人為一隊,設“工頭”從流民中挑選稍有威望或識字者),每隊配一名軍士維持秩序並記錄工量,數隊為一營,由一名可靠軍官總領。

最後是後勤保障。糧食、飲水、基本工具鋤頭、扁擔、籮筐等)的供應和調度,簡易工棚的搭建,甚至還需安排醫官巡視,防止傷病。


最新小说: 洪荒農皇 規則怪談:請在我的葬禮上微笑 夢醒來後 病嬌學姐又發瘋?趕緊抱住親一口 我的手術刀,斬斷基因鎖 讓你修五菱宏光,你改裝航母? 歸鄉崛起:我在青山村當首富 重生囤幣,比特幣首富之路 大醫淩然:開局神醫係統激活 要成為最強戰士的我覺醒了召喚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