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第一把“王家犁”_開局穿越,我在晚唐搞基建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61章 第一把“王家犁”(1 / 1)

魯震扛著他那套視若生命的鐵匠工具,帶著幾分不甘、幾分懷疑和一絲被挑戰激起的倔強,踏入了初具雛形的泉州試造坊。坊內爐火熊熊,叮當之聲不絕,新招募的工匠們好奇地打量著這位名聲在外卻脾氣古怪的大匠。王審知親自將他引至一處位置最好、設施最全的工位前,再次重申:“此處一切,魯師傅可隨意取用。所需物料,列單即可。若有需要協調的人手,儘管開口。”

魯震隻是悶哼一聲,目光掃過那些嶄新的鐵砧、風箱以及堆疊整齊的上好焦炭和鐵料,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滿意,但嘴上卻道:“且看吧。若隻是虛有其表,某扭頭便走。”

他並未立刻動手,而是拿著王審知給的那張曲轅犁草圖,把自己關在工棚裡,對著那“奇思妙想”琢磨了整整兩天。時而皺眉沉思,時而在沙地上寫寫畫畫,時而對著空氣比劃發力角度。其他工匠見他如此,也不敢打擾,隻是私下嘀咕這怪人到底在搞什麼名堂。

王審知也不催促,隻是每日過來看一眼,有時帶來些水果吃食放下便走,給予他絕對的信任和空間。

第三日清晨,魯震終於黑著眼圈走出了工棚,胡子拉碴,卻眼神發亮。他一把抓過負責物料的小吏,報出一連串所需鐵料、木料的規格數量,語氣不容置疑。隨後,他便如同換了一個人,全身心投入到了工作中。

爐火被他燒得極旺,沉重的鐵錘在他手中仿佛有了生命,每一次鍛打都精準而富有韻律。他不再抱怨,所有精力都集中在了如何將圖紙上那精巧的構想變為現實。他很快發現,這新式犁的關鍵在於那幾個活動的關節和那帶有特殊弧度的犁鏵,對鐵件的韌性、硬度和形狀精度要求極高,遠非打造普通農具可比。

“此處榫卯,須得用百煉鋼,否則易斷!”

“這犁壁弧度不對,需重新鍛打,要光滑如鏡,方能有效翻土!”

他一邊捶打,一邊喃喃自語,時而對自己不滿,將快要成型的零件怒擲回火中重煉。那份專注和苛刻,讓旁觀的工匠們都暗自咋舌。

王審知期間來看過幾次,見魯震完全沉浸其中,便隻是默默觀察,偶爾在他遇到瓶頸、對著燒紅的鐵塊發脾氣時,才上前輕聲提點一二。他並不直接給出答案,而是提示一些物理原理,比如杠杆省力、曲線分土、重心穩定等。

“魯師傅,你看這犁轅彎曲之處,是否可視為一杠杆?支點在此,動力臂與阻力臂長短變化,便決定了農夫需出多少力……”

“鏵尖入土,並非直直插入,而是略帶角度,利用曲麵將土塊撬起、擠碎、翻轉……其形其角,至關重要。”

魯震起初還梗著脖子不聽,但試了幾次後,發現王審知所說雖言語古怪,卻隱隱暗合他多年打鐵感悟中的某些模糊經驗,隻是對方說得更透徹、更明白。他嘴上不認,手下卻不由自主地按照那些提示去調整改進。

鐵件部分初步完成後,他又親自挑選硬木,加工犁床、犁梢等部件。對於木質部分的榫卯結構,他同樣精益求精,不允許有絲毫鬆動。木匠出身的工匠想幫忙,卻總被他挑剔得一無是處,最後隻好悻悻然地在一旁看著他親自操刀刨鋸。

時間一天天過去,試造坊的其他項目都已陸續有了些進展,唯有魯震這邊,反複折騰,廢料堆了一小堆,卻遲遲未見成品。一些風言風語開始流傳,說這魯大匠不過是浪得虛名,白白浪費公帑。

魯震充耳不聞,他的全部世界,隻剩下眼前這套越來越成型的犁具。他的眼神越來越亮,因為他能感覺到,手中這件東西,似乎真的……不同凡響。

終於,在耗費了遠超打造一把寶刀的時間和材料後,第一件完全由魯震親手打造的新式曲轅犁,組裝完成了。

它靜靜地立在工棚中,與旁邊傳統直轅犁的笨重呆板相比,其造型流暢優美,轅杆彎曲如弓,結構精巧複雜,木紋與鐵光交相輝映,與其說是一件農具,不如說是一件蘊含著力學美感的藝術品。

所有工匠都圍了過來,好奇地打量著這“新鮮玩意”,竊竊私語,懷疑這東西是否真的能用。

魯震喘著粗氣,汗水浸透了衣衫,他死死盯著自己的作品,眼神複雜,有疲憊,有驕傲,也有一絲不安。他看向不知何時到來的王審知。

王審知眼中滿是讚賞,走上前,輕輕撫過光滑的犁壁和堅實的轅杆,點頭道:“好手藝!魯師傅果然名不虛傳!能否一用,田間方知。走吧!”

一行人抬著新犁,浩浩蕩蕩地來到了城外早已準備好的一塊官田旁。消息不脛而走,許多農戶、甚至一些好奇的市民也跟來看熱鬨。石伯也聞訊趕來,他如今對王審知搗鼓出的新東西充滿了期待。

田裡泥濘不堪,正是試犁的好時候。王審知親自點名,讓一位身形中等、經驗豐富的老農來操作。

那老農看著這結構複雜的“怪犁”,麵露難色,在魯震幾乎要殺人的目光逼視下,才硬著頭皮,將牛軛套好,戰戰兢兢地吆喝了一聲。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老黃牛發力向前,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隻見那新式犁的鏵尖輕易地切入泥土,彎曲的轅杆巧妙地引導著力量,犁壁流暢地將土塊掀起、破碎、翻轉,形成整齊深峻的犁溝。更令人驚奇的是,操作的老農明顯省力了許多,他甚至可以單手扶犁,另一隻手偶爾揮鞭驅牛即可,轉向時也異常靈活,不再需要像過去那樣費力地抬起犁頭、全靠牛硬拽。

一圈,兩圈……老農臉上的遲疑和緊張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越來越濃的驚訝和喜悅。他越用越順手,吆喝聲也響亮了起來。

“嘿!真輕省!這犁……這犁神了!”他忍不住大聲喊道,聲音裡充滿了難以置信的興奮。

圍觀的農戶們轟動了!他們都是老把式,一眼就看出了這新犁的巨大優勢——深耕、省力、轉向靈活!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同樣的牛和人力,可以耕更多的地,耕更深的地,莊稼就能長得更好!

石伯激動地衝到田埂邊,抓起一把被新犁翻出的、深層的、肥沃的濕土,手指都在顫抖:“好!好啊!這土翻得透!氣通得足!苗子紮下去肯定旺!”

魯震緊繃的臉上,終於控製不住地露出了笑容,那是一種極度自豪、極度滿足的笑容。他看著田裡那自如行進的新犁,看著老農輕鬆的背影,看著周圍農戶們驚喜的表情,第一次感覺到,自己這雙打造了無數兵刃的手,原來創造出的東西,也能帶來這樣的喜悅和期盼。

王審知走到他身邊,微笑道:“如何?魯師傅,此器可還入得眼?”

魯震猛地轉過身,對著王審知,第一次心悅誠服地、鄭重地抱拳躬身:“大人!某……服了!此犁……確是神器!某以往……目光短淺!”他聲音有些哽咽,這是對他過去偏執的告彆,也是對一種新價值的確認。

“非你之手,此圖終是虛妄。”王審知扶起他,“是你賦予了它生命。”

很快,這新式犁便被欣喜若狂的農戶們親切地稱為“王家犁”,以感念王審知帶來這福音,也暗含了對魯震手藝的認可。

消息傳回城內,鄭玨等人聽聞,隻是不屑地撇嘴:“又是奇巧之物,終非正道。”但這一次,他們的聲音顯得更加無力。因為“王家犁”的好處,是任何農夫都能切身感受到的,遠比任何空洞的大道理更有說服力。

魯震徹底留在了試造坊。他不再是那個隻沉迷於刀劍的倔強鐵匠,而是開始主動帶著一群工匠,興致勃勃地投入到水車、紡機等新式工器的研發改進中。他的技藝和經驗,成為了試造坊最寶貴的財富。

第一把“王家犁”,耕開的不僅僅是板結的土地,更耕開了人們心中那固守成規的堅冰,讓“格物致知,利國利民”的理念,真正地、深深地紮根了下去。

王審知知道,這隻是開始。但一個好的開始,已然彌足珍貴。

喜歡開局穿越,我在晚唐搞基建請大家收藏:()開局穿越,我在晚唐搞基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明末改革 穿越大唐成小道士 廢物太子,開局召喚妲己 重生後我靠吃異食升級係統 愛情公寓:我的人生我做主 福晉崛起 雙川民國之滬上血戰 霸道女總裁的鹹魚保鏢 方外人:我的七個人格全是掛 一隻猴子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