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審知那聲“北上抗虜”的號令,如同點燃了蓄勢已久的烽火,瞬間燎遍了八閩大地。整個福建這台精密運轉的機器,發出了前所未有的轟鳴,所有的齒輪都圍繞著“北伐”這一核心目標瘋狂轉動起來。
泉州港內,桅杆如林,風帆蔽日。除了鎮守馬六甲和巡邏南洋的艦隊外,福建水師的主力幾乎傾巢而出。巨大的“定遠”、“靖海”、“平海”三艦如同海上移動的堡壘,周圍簇擁著數十艘“海隼”級巡航艦、改裝後的武裝福船以及大量的運輸艦。
水手們呼喝著號子,將最後一批糧草、彈藥和陸戰隊員運送上船。韓猛站在“定遠號”的艦橋上,麵色冷峻,不斷下達著指令,確保這支龐大的艦隊能以最佳狀態北上,與早已在登州外海待命的特混艦隊彙合,掌控渤海至黃海的製海權,保障後勤並威脅契丹可能的側翼。
陸路上,通往北部關隘的各條官道更是車馬轔轔,塵土飛揚。張渠被任命為北伐前軍大都督,率領以雷火營為骨乾的五萬精銳,作為第一梯隊,已率先開拔,秘密向閩贛邊境的杉關、分水關等地集結。這些將士們裝備著天工院最新出產的燧發槍、新式野戰炮,以及利用南洋“黑金”鍛造出的精良鎧甲,士氣高昂,眼中燃燒著保家衛國、建功立業的火焰。
沿途州縣早已接到命令,民夫組成的運輸隊將糧草軍械源源不斷送往前線,道路兩旁的百姓則自發簞食壺漿,以敬畏和期盼的目光送彆這支即將北上的王師。
天工院幾乎被掏空了庫存。魯震紅著眼睛,帶著工匠們日夜趕工,新下線的武器鎧甲來不及仔細裝飾,便被打包運走。沈括則組織起一支由醫官和學徒組成的龐大醫療隊,攜帶了大量根據王審知提示改良的金瘡藥、消毒酒精和簡易手術器械,隨軍行動。
甚至連那幾株剛剛在暖房裡長出幾片真葉的“澄神豆”咖啡)幼苗,也被小心地記錄在案,交由專人看管,象征著無論戰事如何,對知識與未來的探索不會停止。
節度使府內,燈火通明。王審知與陳褚、林謙等核心幕僚幾乎不眠不休,處理著雪片般飛來的文書和軍情。
“王爺,張渠將軍前鋒已抵達杉關,沿途未遇有效抵抗,汀州、建州等地傳檄而定,守將皆表示願聽號令。”林謙彙報著最新進展。
“好。告訴張渠,穩紮穩打,首要任務是打通北上通道,確保後勤線安全。對於願降者,以安撫為主,不可濫殺。”王審知頭也不抬,在地圖上標記著進軍路線。
陳褚則負責與各方勢力的文書往來。“王爺,吳越錢鏐、荊南高季興均已回書,雖未明確表示出兵相助,但承諾保持中立,並開放部分邊境允許糧草轉運。楚王馬殷態度曖昧,還需觀望。另外,據韓猛將軍從登州傳回消息,河北、山東等地已有數股義軍打起我福建旗號,響應王爺檄文,襲擾契丹後勤線。”
“意料之中。”王審知放下筆,揉了揉眉心,“我們高舉的是‘驅除胡虜’的大義旗幟,人心自然歸附。告訴韓猛,對這些義軍,可酌情給予少量武器和情報支持,但需甄彆其背景,避免被投機者利用。我們的主力,必須用在刀刃上。”
他走到窗前,望著南方寧靜的夜空,語氣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沉重:“大軍一動,每日耗費錢糧巨萬,更是將無數將士的性命懸於一線。每一步,都需如履薄冰。”
陳褚寬慰道:“王爺不必過慮。我軍準備充分,士氣正盛,更兼大義在手。而契丹雖強,然孤軍深入,殘暴不仁,已失河北民心。隻要我軍行動迅速,戰術得當,必能克敵製勝!”
就在這時,一名書記官急匆匆入內,呈上一封插著三根紅色羽毛的十萬火急軍報。
“王爺!北線急報!契丹主力耶律阿保機親率八萬鐵騎,圍攻鎮州!鎮州節度使張文禮誓死抵抗,但情勢萬分危急!契丹偏師已前出至邢州、趙州一帶,燒殺搶掠,河北震動!此外……汴梁方麵,朱友貞在內戰中擊敗其兄朱友珪,已控製汴梁,但實力大損,麵對契丹兵鋒,似乎有……有南逃之意!”
消息傳來,書房內氣氛瞬間凝固。
朱友貞若南逃,意味著中原抵抗契丹的核心力量徹底崩潰,契丹將可能長驅直入,直抵黃河!而鎮州一旦陷落,河北將再無險可守!
王審知猛地轉身,目光如電,死死盯住地圖上鎮州的位置。那裡,仿佛能聽到震天的喊殺聲與百姓的哀嚎。
“不能再等了!”王審知斷然道,“契丹主力被吸引在鎮州城下,正是我軍北上,斷其歸路,與鎮州守軍內外夾擊的良機!”
他看向陳褚和林謙,語速極快:“元亮,立刻以我的名義,發布第二道檄文,通報朱友貞欲棄土南逃之醜行,申明我大軍即刻北上,決戰契丹於河北!傳檄天下,號召所有忠義之士,共赴國難!”
“林謙,命令所有情報人員,全力搜集鎮州周邊契丹兵力部署、糧道、以及耶律阿保機大營的具體位置!飛鴿傳書張渠,前軍改變策略,不必步步為營,挑選精銳,輕裝疾進,目標——直插邢州、趙州,掃清契丹偏師,打通前往鎮州的通道!告訴韓猛,水師加強對遼東半島的襲擾,牽製契丹兵力,並設法與仍在抵抗的幽雲義軍取得聯係!”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還有,”王審知深吸一口氣,做出了最終決定,“傳令中軍,即刻拔營!本王要親率主力,北上督戰!”
“王爺!”陳褚和林謙同時驚呼。主帥親臨前線,固然能極大鼓舞士氣,但風險也倍增!
“我意已決!”王審知擺手製止了他們,“此戰關乎國運,我豈能安居後方?更何況,唯有親臨戰陣,方能臨機決斷,抓住稍縱即逝的戰機!”
他走到案前,提起筆,在一張空白的檄文上,揮毫寫下四個大字:
“北伐!討虜!”
字跡鐵畫銀鉤,帶著一往無前的決絕與氣吞山河的豪情。
次日清晨,泉州北門外,旌旗招展,甲胄鮮明。王審知一身戎裝,騎在駿馬之上,身後是陳褚、林謙等文官,以及誓死相隨的親衛營。更遠處,是浩浩蕩蕩、一眼望不到頭的福建中軍主力。
無數泉州百姓自發聚集在道路兩旁,sient地望著這支即將北上的軍隊,目光中充滿了期盼、擔憂與祝福。他們知道,王爺這一去,便是將福建的命運與整個華夏的存亡緊緊聯係在了一起。
王審知勒住馬韁,回首望了一眼這座他傾注了無數心血、如今已繁榮富庶的港口城市,然後毅然轉過頭,目光堅定地望向北方。
他拔出腰間佩劍,直指蒼穹,聲音透過初秋的清冷空氣,傳遍三軍:
“將士們!胡騎踐踏我山河,屠戮我同胞!神州沉淪,就在今日!我等既食漢祿,身為漢臣,豈能坐視?!”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今日,我王審知與諸位一同北上,不為功名利祿,隻為驅除韃虜,複我華夏!”
“凡我閩中健兒,當奮勇爭先,揚我軍威!讓契丹蠻夷知曉,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
“北伐!討虜!”
“北伐!討虜!!”數萬將士齊聲怒吼,聲浪如同海嘯,震天動地,直衝雲霄!
王審知長劍前指!
“出發!”
喜歡開局穿越,我在晚唐搞基建請大家收藏:()開局穿越,我在晚唐搞基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