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主蒙闊台臉色鐵青,咬牙召來帳內執事,將陳宣抬去醫治。
從此,百姓們在日常生活用語中又多了一條罵人的詞彙,多數用來形容人愚蠢,到後來更是成為口頭禪。
過得初夏時分,這一樁戰事的熱議稍稍淡去,葉野的名字漸漸進入人們的視野,想是陳宣檄文中所提及十惡不赦之青年,不過大家都覺得這名字取得十分怪異,叫起來極為拗口。
街頭巷尾的茶樓酒肆裡,說書人將平山關一役演繹出各種不同版本。
當說書人在茶樓說起這段往事,總會在講到葉野單槍匹馬立在城下時放輕聲音:"諸位可知,那青年最後去了何處?
有人說他化作了平山的一塊石頭,有人說他帶著斷槍去了更北的荒原。
還有人說,每當北風掠過那片滿目瘡痍的大地,總能聽見山壑間隱隱傳來金戈之聲……
殘破的城牆標榜著曾經的浮華,改投舊主的官員們吹噓著往日的榮耀,然而,北晉已經漸漸淡出了曆史的冊頁,隻有關於那位青年的傳說仍在流傳。
有智者曰:此子大智大勇乎!
北晉還有一樁舊事。
陳漁得知自己既將與南晉世子和親,堵在相府門前,脫下鞋子摔在宰相臉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宰相大怒,指著她道:“公主殿下怎可輕易以足示人,傳將出去,禮儀何在?皇綱何在?國統何在?”
陳漁冷笑:“北晉百官,受朝廷俸祿,飽食終日,國難之時,卻叫一女子擔此扶危之事,有何臉麵談禮議,談皇綱,談國統,百官尚且不要臉麵,我一女子以足示人又有何妨。”
從此之後陳漁足不著履,老宰相當夜飲鴆而亡。
陳漁離宮前夕,給陳宣請安。
陳宣道:“南下路途遙遠,此一彆,你我父女間相隔遙遙萬裡,關山重重,每每想起,不儘傷感,臨行之前你可有何心願,說與我聽,為父一並為你了卻。”
陳漁道:“我此去若是不能借得救兵,父王當如何?”
陳宣想了想道:“為父將披甲上陣,與元人誓死相搏。”
陳漁道:“父王若敗當如何?”
陳宣臉色大變,目光深沉,半晌咬牙道:“國……將……不……國!”
陳漁道:“女兒此去南晉和親必不成事,南晉國力強盛,早有吞並北晉之心。自我更事起,父王年年向南晉納貢示好,南晉雖想對我國征伐,卻於道不和,此番元人對我國大舉用兵,正和南晉之意,可借蒙闊台之手亡我,而後再對北晉之地用兵便師出有名,現在我去與之和親,南晉豈能應之。”
陳宣怒道:“放肆……你如何斷言我會敗,國會亡?莫要再出如此大逆不道之言。”
陳漁麵無懼色,輕聲冷笑道:“北晉滿朝文武,可有一領軍之將?舉國上下,可有禦敵之兵?我終於明白蒙闊台為何十年不對北晉用兵,他是想讓我們刀槍入庫馬放南山,可謂兵不血刃,如此雄才大略,父王豈會是他對手。”
陳宣暴怒,額頭青筋突起。
陳漁視而不見,繼續道:“我此去南晉和親必然不會如父王所願,國亡之時女兒無顏再踏入北晉,此來將責罰一並領了,這便是我心願。”
說著對陳宣拜了三拜,托起手中皮鞭。
陳宣一言不發,抄起鞭子,扔在地上,拂袖而去。
陳漁南下和親……
三章鋪墊)
喜歡諸位嶽父彆打了,公主已經懷孕了請大家收藏:()諸位嶽父彆打了,公主已經懷孕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