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子賀的轎子消失在街角,範離臉上公式化的笑容瞬間斂去,眼中燃起屬於年輕人的熾熱與銳氣,大步流星走回公案後站定,目光掃過場上眾人,聲音清晰有力:“諸位!門已關嚴,在場的都是咱們自己人了!
太常寺這艘大船,能否乘風破浪,駛向更廣闊的天地,開創前所未有的局麵,全賴各位!要行得遠,心必齊,力必合!今日起,各司其職,責權分明,我宣布新的人事任命……”
他目光如炬,首先鎖定一人:“采輯司掌司肖國才!”
“卑職在!”肖國才立刻出列。
“你繼續負責采輯詩詞歌賦,發現精良文章,整理曆代典籍,搜集民間故事。同時……”範離微微一頓,吐出一個令眾人茫然的新詞,“兼任《大漢半月談》報紙主編!”
“報紙?”
“大漢半月談?”
堂下響起一片低低的議論聲。
“對!就是報紙,半月談!”範離語帶興奮:“‘報’,就是告訴大家消息;‘紙’,就是印消息的東西;‘半月談’,就是每半個月出一期,跟老百姓好好聊聊!”他環視眾人,眼神發亮,“聊什麼?”
“聊典籍!把那些看不懂的古書,用大白話講清楚,讓每一個普通人都能理解前賢的智慧!”
“聊禮樂!說說那些複雜禮儀背後的人情味兒,分享好聽的樂曲、辭章。”
“聊農桑!啥時候該播種?看天象怎麼知道旱澇?怎麼選種子?怎麼防蟲子?把咱們庫房裡那些有用的農書,加上老農的經驗,寫成最明白的話!給種地的百姓提供參考——這才是最大的功勞!”
“聊臨安城的新鮮事!讓老百姓知道身邊發生了什麼,天下發生了什麼!”
“這就是《大漢半月談》!”
隨著範離條理清晰的解釋,眾人心中的困惑迅速消散,眼睛裡開始放亮。
“……大人,”肖國才壓下心中激動,問出了關鍵,“這報紙如何刊印?若如書籍般雕版,半月一期,耗時耗料,恐難以為繼啊!”這正是眾人心中懸著的巨石。
範離嘴角一翹:“問得好!雕版太笨了,錯一個字,整塊板子都得重刻,哪跟得上半個月的速度?所以,我們太常寺,要自己搞印刷作坊,用——活字印刷術!”
“活字印刷?”滿堂皆驚,從來沒聽過。
“沒錯!”範離做了個形象的比喻:“‘活字’,就是把每一個字,單獨刻成一個小印章!泥巴能做,木頭也能做,大小一樣,都是獨立的模子!印書的時候,按稿子需要,從字庫裡把對應的字挑出來,排在一塊特製的鐵板上,拚成完整的一版!刷上墨,蓋上紙,輕輕一壓——字跡就印上去了!”
看著眾人臉上的疑惑,範離接著道:“印完了?那些小字模下次還能用!要印新的一頁?重新排字就行!要改稿子?把錯的字換掉,或者加字減字就行!哪用得著重新刻整塊板子?”
“這樣一來,印得快,成本大大降低!《大漢半月談》,就是我們太常寺活字印刷術的頭一炮!肖國才!”
“屬下明白!”肖國才的聲音激動得有點抖,他瞬間就懂了這技術對傳播知識、對文化、對未來的巨大意義!眼前好像已經看到了帶著墨香的報紙走進千家萬戶,百姓們看到報紙有了新的談資後,街頭巷尾奔走相告的情形。
“印刷作坊歸你采輯司管!第一件事,招能工巧匠,刻常用字模,建字庫!同時,馬上開始籌備《大漢半月談》!第一期內容,就按我剛才說的方向,趕緊去收集、去寫!要快,要好,這‘半月談’,頭條稿子,我要先看!”範離的命令乾脆利落。
“範大人所述……實乃利國利民的壯舉!大人何止是辦一份報紙?”肖國才胸口熱血沸騰,眼中已不隻是激動,更充滿了近乎虔誠的敬佩,語帶顫音:“這是開創我大漢未有之先河,讓華彩文章,天下儘讀,讓先賢智慧,啟迪萬民!”
肖國才對著範離深深一拜:“範大人,您這是為天下架起了一座溝通聖賢、廟堂與市井的橋梁!此等功業,澤被後世!卑職……卑職今日方知,何為真正的‘文化興邦’!範大人真乃……聖賢降世,麒麟子轉生啊!請受我肖國才一拜!”
肖國才的舉動,引得在場眾人對範離齊齊下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