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薄霧如紗,籠罩著霓凰公主府精致的庭院。
一襲素白勁裝的趙婉兒,手持一杆亮銀長槍,立於庭中。
槍尖寒芒吞吐,映著初升的朝陽,散發出凜冽的銳氣。
她身姿挺拔,如鬆似柏,眼神專注而銳利。隨著一聲清叱,銀槍驟然舞動!
刹那間,庭院內風聲呼嘯!
槍影翻飛,時而如銀龍出海,氣勢磅礴;時而如靈蛇吐信,刁鑽狠辣;時而又如鳳凰展翅,優雅靈動。
那看似充滿韻律美感的動作中,卻蘊含著千錘百煉的殺伐之氣,每一招每一式都精準狠絕,不留餘地。
這是秦王葉嘯天親傳的戰場殺伐之技,褪去了花哨,隻剩下最純粹的攻守之道。
十年如一日,晨起練槍,風雨無阻。這不僅是為了強身健體,更是她心中那份不甘平庸、渴望證明自己的執念。
汗水浸濕了她的鬢角,順著白皙的臉頰滑落,她卻渾然不覺,心神完全沉浸在槍法的意境之中。
終於,一套槍法演練完畢。
趙婉兒收槍而立,氣息微喘,胸口起伏,英氣逼人的臉龐上帶著運動後的紅暈,更添幾分麗色。
她隨手接過一旁婢女如煙遞來的溫熱毛巾,輕輕擦拭著額角的汗珠。
“公主,您的槍法真是越來越厲害了!”如煙捧著茶盞,眼中滿是崇拜,“比戲文裡的女將軍還威風!”
趙婉兒微微一笑,接過茶盞輕啜一口,溫熱的茶水驅散了清晨的微寒。
她看向如煙,這丫頭今日眉梢眼角都帶著喜氣,像隻歡快的小鳥:“如煙,今日這般高興,可是又打聽到了什麼有趣的新鮮事?”
如煙是她的貼身婢女,也是她在這深宮之中為數不多可以信任、可以說些體己話的人。
她身份尊貴,卻也高處不勝寒,真正的朋友寥寥無幾。
“公主英明!”如煙獻寶似的從袖中掏出一本裝幀精美的薄冊,獻寶似的晃了晃,“您猜怎麼著?今年中秋詩會,可是出了好多好多傳世佳作呢!臨安城都傳瘋了!”
趙婉兒聞言,美眸一亮。
她雖習武,卻也深受大乾文風熏陶,尤其喜愛那些意境深遠、情真意切的詩詞。
她放下茶盞,略帶急切地伸出手:“哦?快拿來給我瞧瞧!”
如煙笑嘻嘻地將詩集遞上。趙婉兒迫不及待地翻開,墨香撲鼻。
她的目光落在那些或娟秀或遒勁的字跡上,一行行讀下去。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
隻讀了幾首,趙婉兒便覺心神俱震!
這些詩詞,或寫儘人生無常,或道儘離愁彆緒,或抒發豪情壯誌……字字珠璣,句句驚心!
其意境之深邃,情感之真摯,文采之斐然,遠非尋常才子所能企及!
每一首都足以傳唱千古,成為文壇不朽的絕唱!
她一口氣讀完,合上詩集,心潮依舊澎湃難平。
臨安才子眾多,武威侯之子於樂、禮部尚書之子寧宸軒、鄭國公之孫呂濟,都是聲名赫赫之輩。
但這些詩詞的格局、氣度、滄桑感,絕非這些未經世事的年輕人所能駕馭!這需要何等的人生閱曆和曠世才情?
“這些詩詞……究竟是何人所作?”趙婉兒忍不住問道,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
她迫切想知道,是哪位隱世高人,竟有如此驚世才華!
“公主您看扉頁!”如煙提醒道。
趙婉兒重新翻開詩集,目光落在扉頁那行清晰的小字上:“秦王世子葉淩雲於臨安中秋詩會所作”。
“葉淩雲?!”趙婉兒失聲驚呼,美眸圓睜,難以置信地看著那行字,“這些……全是葉淩雲一人所作?!”
她第一反應是懷疑這本詩集的真偽。
那個鬥雞走狗、眠花宿柳、被自己揍得下不來床的紈絝世子?
他能寫出這等足以名垂青史的絕世佳作?
這簡直比太陽從西邊出來還要荒謬!
“千真萬確!”
如煙用力點頭,小臉上滿是興奮,
“一開始奴婢也不信呢!可昨夜詩會那麼多人親眼所見!
葉世子當場連作十首,首首都是這般驚才絕豔!
把狀元郎寧大人都給比下去了!
大皇子還輸了他四百萬兩銀子呢!”
她嘰嘰喳喳地將自己打聽到的關於詩會的種種細節,繪聲繪色地講給趙婉兒聽。
趙婉兒靜靜地聽著,心中的震驚如同驚濤駭浪,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葉淩雲……那個隻會惹是生非、不學無術的草包,竟然隱藏得如此之深?
扮豬吃虎十幾年,這份隱忍和心機,簡直令人膽寒!
更可怕的是,他展現出的文采,堪稱驚世駭俗!這絕非一朝一夕之功!
她握著詩集的手指微微收緊,指節有些泛白。
葉淩雲……你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你身上,究竟還藏著多少不為人知的秘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她第一次對這個名義上的未婚夫,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和……一絲難以言喻的歡喜。
養心殿內,燭火徹夜未熄。
三皇子趙楷奉召入宮,已在此處待了整整一夜。
起初,趙楷心中忐忑不安。
父皇深夜急召,莫非是邊關有變?或是自己暗中經營賭坊之事敗露?
他懷著七上八下的心情踏入殿內,卻意外地發現父皇趙崢並未如往常般端坐龍椅處理政務,而是斜倚在軟榻上,神情竟帶著幾分罕見的……慈祥?
“楷兒,來,坐到父皇身邊來。”趙崢拍了拍身旁的空位,聲音溫和。
趙楷受寵若驚,小心翼翼地坐下。
接下來的幾個時辰,父子二人竟如同尋常百姓家的父子般,促膝長談。
趙崢不再是以往那個威嚴的帝王,而像是一個關心兒子的普通父親。
他詢問趙楷的日常起居,關心他的身體安康,甚至饒有興致地聽他講些宮外的趣聞軼事。
殿內氣氛融洽,燭光搖曳,映照著趙楷臉上漸漸放鬆的笑容。
話題不知不覺間轉向了朝政國事。
趙崢語重心長地分析著大乾的局勢,幾位皇子的優劣,言語間流露出對趙楷的欣賞和期許。
他輕描淡寫地提及秦王葉嘯天即將凱旋,以及葉淩雲在詩會上展現出的鋒芒,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