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十年代的東北,冬天總是格外寒冷。
屯子裡的人們娛樂活動寥寥,大人們最多也就是打打撲克,還不玩帶輸贏的。
孩子們倒好些,一下雪、一結冰,就能打“出溜滑”、抽“冰嘎”。
對於很少見到雪的南方朋友來說,或許一見到雪就想堆雪人、打雪仗;
但對我這個在東北長大的人來說,小時候其實並沒怎麼堆過雪人,也不常打雪仗,玩得最多的,還是抽冰嘎。
那年冬天,小三子剛六歲。
天氣特彆冷,很早就接連下了好幾場雪。
孩子們早早地就纏著大人做了冰尜。
雪一下、冰一結,他們就成天往外跑,哪怕天寒地凍,也玩得熱火朝天。
有一天,小三子、小虎子、二小,還有小秋燕、王小胖這幾個年紀相仿的孩子,一起在景燕家附近抽冰嘎。
每次都是虎子抽得最好,冰嘎轉得時間最長。
其他幾個孩子都羨慕得不行——
也難怪,虎子的冰尜是他爸給做的。
他爸是木匠,做的冰尜上頭滴溜圓,下頭又不是特彆尖,是橢圓形的。
最關鍵的是,接觸冰麵的那頭,他安了一顆自行車軸承裡的滾珠。
這樣一發動,轉得就快,還不容易停。
看虎子玩得那麼開心,小三子心裡不服氣,也想把自己的冰尜修得好一些。
可他指望不上他爸——
他爸是個老師,除了教課,其它啥也不行。
家裡修東西基本靠他媽,有時候他媽都比他爸強。
既然爸爸靠不住,那就自己研究唄。
於是小三子一個人琢磨起來,想著想著,突然有了主意。
他拿起冰嘎,轉身就往家跑。
小秋燕那時就像小三子的跟屁蟲,一看他往回跑,趕緊問:“你不抽冰嘎啦?乾啥去?”
小三子頭也不回,一個勁兒往家奔。
小秋燕也不玩了,跟在他後頭跑。
跑到半路,小三子才告訴小秋燕:“我有辦法讓冰嘎轉得更輕快!”
小秋燕忙問是啥辦法。
小三子說:“我爸從學校拿回來一盒摁釘,就是圖釘。咱們在冰尜下麵摁一個,肯定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