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太歲,很多人都會覺得不吉利。
比如老話常說“太歲頭上動土,必遭禍殃”。
還有人相信太歲是一種叫做“肉靈芝”的東西,吃了能百毒不侵、長生不老、百病不生……這類傳說一直在民間口耳相傳,神秘非常。
據說,遼寧省有位農民上山采山貨時,無意中發現了一塊巨大的太歲,連媒體都驚動了。還有收藏家開價五十萬想要收購,但這位農民並沒有整塊出售,而是分成小塊零賣,最後一共賣出了三百萬元。
大家都以為他從此一夜暴富,命運改變。
可誰想到,他後來拿這筆錢去做買賣,不僅全賠光了,還落得一無所有,一夜之間回到從前。
所以很多人都說,太歲這東西,實在太玄了。
儘管太歲的傳說如此神奇,卻很少有人真正見過。
但靠山屯就真的出現過太歲,還一度轟動四鄰。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這事兒,還得從小三子的玩伴——虎子家說起。
虎子家離三子家不遠。虎子爸是從遼寧搬來的,虎子媽則是從安徽來的,也算得上是“闖關東”的一分子。
很多人不解:當年中原大地鬨饑荒,為什麼老百姓不往富庶的南方沿海去,反而偏偏要來到天寒地凍、環境惡劣的東北?
其實道理很簡單——挨過餓的人都明白,什麼都比不上糧食重要,什麼都比不上一口飽飯。
而黑龍江這兒,地廣人稀,最不缺的就是土地和糧食。
正因如此,無數“關裡人”拖家帶口、千辛萬苦也要來到黑龍江,就為了活下去。
虎子媽就是其中之一。那年她剛滿十八歲,經人介紹,嫁給了早幾年從遼寧來到這裡的虎子爸。
虎子媽年輕時長得俊俏,虎子爸相貌卻普通得很。但為了不餓死,她也沒多想,就這麼嫁了過來。
那時候,像她這樣從四川、安徽來東北嫁人的姑娘,不在少數。
虎子爸媽結婚後,第二年就開始陸續生養,一共有了五個孩子,虎子是最小的,跟小三子同歲。
一大家子人,一直擠在兩間破舊的草房裡。隨著孩子一個個長大,房子越來越不夠住。
於是在虎子四五歲的時候,老兩口商量著,也像三子家那樣蓋三間新房。
但他家孩子多、掙的工分少,蓋不起三子家那種“一麵青”的磚瓦房,隻能蓋草坯房。
從計劃到真正動工,整整準備了兩年多。
那段時間,夫妻倆一有空就去脫土坯、打房草,默默備料。
那時蓋草房其實花不了多少現金,主要差在木頭上。
所有蓋房用的木頭都得從林場批,秋天再用生產隊的工分抵扣。
等虎子五歲那年,木頭終於到位了,蓋房材料也齊全了,就差選個新址動工。
舊房雖破,但拆不得——蓋房的這兩個月,一大家子還得有地方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