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山屯裡有這麼兩戶老鄰居,一家姓趙,一家姓錢,都是屯裡的老坐地戶。
兩家從爺爺那輩就開始較勁,啥都要比個高低——你家好,我家必須更好;你家強,我家非得更強。
這較勁的性子連給孩子取名都不放過。趙家兒子叫“成功”,錢家兒子就非得叫“勝利”。
蓋房子也是,你家蓋四間,我家絕不蓋三間,哪怕借錢也得壓你一頭。
生活中更是樣樣攀比:錢家買了輛“永久”牌自行車,趙家轉頭就推回輛“飛鴿”大二八;勝利他爸給他買了件兩個兜的學生服,成功他媽看見後立馬拍板:“咱得比他多倆兜!”
結果給成功買了件四個兜的老乾部服,穿到學校被同學笑話了半天。
兩家人心裡都憋著一股勁:寧可輸給屯裡懶漢二狗子,也絕不能輸給隔壁!
這攀比的性子一代傳一代,到了成功和勝利這輩依舊如此。後來兩家還因為攀比鬨出個大笑話。
轉眼到了93年,兩家的老爺爺都過世了。這年清明節,兩家又開始較勁,絞儘腦汁要在上墳這事上壓過對方。
勝利爹媽一合計:“今年咱早點給爹上墳,多燒點金銀元寶,金磚銀磚、汽車家電冰箱全都置辦齊!看他老趙家咋跟咱比!”
全家商量妥了就開始張羅,有些東西靠山屯沒有,特地跑到縣城置辦。
清明前一周,東西備齊了,選了個大晴天,趕著老牛車,拉著滿滿一車祭品在屯裡繞了一圈,那陣仗比老爺子下葬時還風光。
第二天老趙兩口子還跟鄉鄰吹噓:“我爹昨晚托夢了,說燒的東西都用上了,吃得好睡得好,穿金戴銀的!老人開心,咱做兒女的就高興!”
其實這話就是說給隔壁老錢家聽的:看你們這次還能燒啥?能燒的都讓我們燒遍了!
老錢家一看這架勢,真上火了——衣食住行樣樣齊全,還能燒啥?
老錢媳婦氣得在炕上直拍炕席罵:“這挨千刀的老趙,真損啊!都讓你家燒完了,我家還能燒人不成?”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燒人”這話點醒了老錢,他猛地蹦起來:“老婆子你真聰明!咱就燒人!”
媳婦嚇了一跳:“你瘋啦?真燒人?燒誰啊?燒你去見你爹?”
老錢趕緊解釋:“你聽我說完嘛!咱請老李嬸子紮幾個童男童女,讓這些人過去伺候老爺子。他老趙家有錢咋的?東西再多不得自己動手?咱給爹配上傭人,那才是神仙日子!既讓爹享福,又能殺殺他家威風!”
“這招高啊!”老錢媳婦一拍大腿。
兩口子當天就去找老李婆子,請她加班加點紮紙人,趕在清明前三天完工。
到了日子,老錢家趕著馬車,拉著童男童女和紙錢,特意在屯裡轉了一圈,還在趙家門口停了老半天,好一頓顯擺。
趙家一看傻眼了——千算萬算,沒算到老錢家來這手!一家人躲在屋裡沒露麵,感覺這次真要敗下陣來。
錢家上完墳後,就等著老爺子托夢誇他們。第二天老錢還真夢見他爹了——老人拄著拐棍顫巍巍地來找他,還沒等老錢邀功,上去就給了他一耳光!
老錢委屈地問:“爹,我給您捎了那麼多人伺候,都把老趙家比下去了,您不誇我咋還打我呢?”
老爺子氣得直哆嗦:“你個蠢犢子!你燒的這幾個小祖宗哪會乾活?成雙成對地談對象呢!還得我伺候他們做飯!我這是造了啥孽,生了你這麼個傻蛋!這下可比不過老趙家嘍!”
後來這事在村裡傳為笑談。
打那以後,兩家人再也不攀比了。
等勝利和成功長大當家,兩家人反而成了最好的鄰居,有事互相幫忙,連當初較勁最凶的兩位老人,也經常串門嘮嗑了。
喜歡東北那些靈異事請大家收藏:()東北那些靈異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