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山路上,有人高興得唱起了山歌。
一連三天,他們上山都是收獲滿滿。
這時大夥兒才真正信服:老王頭不讓打有靈性的動物,確實在理。
沒準兒,這些獵物就是那隻白狐送來的謝禮。
這還不算完。
有一回老王頭落了單,被一頭“孤豬”盯上了——孤豬就是獨來獨往的公野豬,那玩意兒比虎狼還凶。
眼看老王頭凶多吉少,就在孤豬要衝上來時,山林裡突然響起一聲長嘯!
那聲音如龍吟虎嘯,震得人心頭發顫。
靠山屯這地界,幾百年來都沒出現過虎豹熊羆這等猛獸,這究竟是啥動靜?
不管是什麼,就這一嗓子,把那頭凶悍的孤豬嚇得掉頭就跑!
老王頭就這麼化險為夷。
就這樣,老王頭當了一輩子獵人,直到收山退休,再沒遇過什麼凶險。
不過這還不算啥,老王頭真正的福報,還在後頭呢。
他共有三個兒子,這些兒子又給他添了七個孫子、三個孫女。
其中有四個孫子讀書當了官,其他幾個做買賣的,日子也都過得紅火,連孫女們都嫁得風光體麵。
老爺子自己活到九十三歲,無疾而終,走得安詳平靜。
按說當獵人殺生造孽,本該有報應。
屯裡人都猜測,準是因為當年他救了白狐,助它渡劫,這才庇佑了老王頭和子孫後代這般順遂。
然而,這份福蔭並沒讓王家的後人永遠安穩。
後來家裡還是出了大事,正應了那句老話:人不作,就不會死。
老王頭那七個孫子,四個走上仕途,兩個經商發財,隻有一個還留在靠山屯守著根。
借著祖上福蔭,有人當上了公安局副局長,有人在財政局做科長,還有一個開公司當了總經理。
老爺子過世些年頭後,王家這一輩人也到了不惑之年,功成名就,便開始享受起來。
他們總以爺爺是位資深獵人為榮,時不時就相約開車上山打獵。
那時民間早已禁槍,普通人不準持獵槍。
可那位當副局長的,愣是有辦法把收繳的獵槍“借”出來給兄弟幾個過癮。
他們說要“繼承爺爺的光榮傳統”,每到周日就開車上山,公車鳴笛,好不威風!
他們隻記得爺爺是獵人,卻早把爺爺立下的規矩拋在腦後。
什麼保護動物、稀有動物、有靈性的動物,見啥打啥,打啥吃啥,毫無顧忌。
轉眼到了1999年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