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都是中國神話傳說裡人死後到的地方。在距離重慶一百多公裡,緊鄰長江的一個小縣城也叫豐都。不過民間更喜歡叫它“豐都鬼城”,當地人也有叫它“幽都”的。
傳說這裡是陰陽兩界的界碑,活著的人踏進去,腳邊就踩著黃泉路的邊緣。因為傳說裡人死後第一站就是到豐都報到。在豐都景區裡鬼門關、奈何橋、望鄉台、十八層地獄,全都按《玉曆寶鈔》裡的描述原樣建在山坡上。
這個豐都鬼城現在可是是著名的旅遊景點。如今除了自行前往的遊客,三峽遊輪無論豪華的還是普通的,都會在豐都碼頭停上個半天,讓遊客上岸體驗“一日遊冥府”。
白天看熱鬨的哼哈祠、天子殿、血河池、孟婆湯,掃碼捐功德的電子功德箱等。
不過所有來體驗鬼城的遊客都是白天的一日遊。為啥呢?你去跟本地人打聽夜遊鬼城攻略。本地人會翻你一個白眼:“夜遊鬼城?你神經病嗦。莫拿陽壽開玩笑。”
一、鬼城的根
根據《豐都縣誌》裡的記載,豐都這地方的“鬼氣”是自打漢朝就有了,據說還是兩個道士給帶來的。
相傳西漢有兩個道士,一個叫王方平,一個叫陰長生。
他倆在平都山住了幾十年。平都山就是如今玉皇殿後頭那片竹林子裡。
這倆人待這兒,是在修煉長生術,後來白日飛升上天做神仙去了。
他們每天天不亮就往山頂爬,采晨露煉藥。晚上在崖邊打坐,調息吐納。
據說他們修煉的地方,現在還能看到,是幾塊青石板拚成的台子,上麵有燒火的痕跡。石頭縫裡還能看到暗紅色的粉末,老輩人說是那些粉末就是他們煉丹剩下的藥渣。
他倆這事兒傳著傳著就變了味。起初是村民覺得他們倆都是老神仙,逢年過節往山上送供品,求個平安。
不知哪年,有個大聰明就盯著“陰”“王”倆字琢磨。
“陰”不就是陰間?“王”不就是大王?倆字湊一塊兒,那不就是“陰間的王”?
這個說法一出來,就飛快的被傳開了。再有人上山,就不再來拜神仙,求平安了。大家都覺得那片竹林子裡藏著的是管生死的陰間之王。
到了唐宋,豐都的傳說一波又一波的,越積越厚。
先是道士們背著黃布包袱,在平都山半山腰蓋了道觀。他們說十殿閻羅就住在山裡,還指著一塊崖壁說那是“閻羅殿的照壁”,上頭天然的紋路是判官手裡的筆。每逢初一十五,觀裡都要敲響銅鐘,鐘聲沉悶像從地底下鑽出來的。村民們聽見了,就趕緊往家跑,說這是“閻羅王要升堂了”。
後來和尚也來了。穿灰布僧袍,手裡撚著念珠,在山腳下建了寺。他們不講閻羅王,講十八層地獄,說平都山的溶洞就是地獄的入口,洞裡的石筍是小鬼的手,鐘乳石滴下的水是罪人的眼淚。
有個雲遊的老和尚,他說他能通陰陽。他在寺門口立了塊碑,碑上刻著“奈何橋”三個大字,說人死後過了這橋,就再也回不了陽間了。
道士畫的符、和尚念的經全混在了一起。
反正咱中國人講究的是“誰靈信誰”。多是圖個心安,誰都拜拜總不會出錯。
所以,當地人那是初一跑道觀求簽,十五進寺廟燒香,怕閻羅王勾魂,還不忘專門給閻羅王進上三炷香。平都山上的石階都被踩得發亮,青苔都長不起來。
更奇的是豐都的城郭布局。老輩人說,豐都的城郭布局,都是照著陰間仿的,現在也不知道是根據哪位能人給的陰間城郭圖紙仿造的了。
現在縣城背後的平都山,山頂是玉皇殿,管著三界秩序。往下走半裡路是天子殿。十殿閻羅和判官在此斷案。再往下,過了“鬼門關”,路就窄了,那裡就是真正的“陰間地界”。
這一路黃泉路、奈何橋、望鄉台、十八層地獄,一處挨著一處,連路邊的石頭都刻著“生死簿”上的句子。
二、奈何橋的規矩
過了鬼門關,最先到的地兒是傳說中的奈何橋。奈何橋是左中右三座並列的單孔石拱橋,橋麵青石板被踩得溜光,兩側石欄上刻著獅頭,獅子嘴裡銜著鐵鏈,據說這就是大名鼎鼎的鎖魂鏈。鐵鏈上鏽跡斑斑,就像是真鎖過無數的魂魄。
當地有個說法。活人過奈何橋,一定得走中間那個橋。因為隻有中間那座才是真正的奈何橋,左右兩邊的一個叫“金橋”,一個叫“銀橋”反正都是假的。
就連走中間那座真正的奈何橋,也有走的規矩。不能踩橋上第七塊石板,走的時候腳步一定要穩,而且不能回頭,更不能在橋上停留。
如果你走兩邊的橋,或是踩了真橋上的第七塊石板,就會被“勾魂”。
據說民國時,有個外地來的貨郎,不信邪,非要在橋上走著數石板。他數到第七塊時,突然腿一軟掉到橋下的水裡去了,救上來時已經沒氣了,臉上還帶著笑,像是看見什麼好事。
橋頭的東側有塊石碑,上麵刻著“奈何橋”三個字。奈何橋下就是血河池,傳說橋下的水是“忘川河”的支流,水裡還有很多硬幣。都是來景區的遊客扔的,自己已經過世的親人在陰間可以過的好些,忘了生前苦。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可當地老人說,那水看著清,其實底下臟的很,全都是沒喝孟婆湯的魂魄。以前有人在晚上,親眼見到水裡有手伸出來,抓那些沉底的銅錢。
三、天子殿的鐵算盤
天子殿是鬼城的核心,殿前有塊空地,立著個鐵鑄的算盤,每個算盤珠沉甸甸的比拳頭還大。
算盤上還刻著“不由人算”四個大字透著股威嚴。這可不是普通的算盤,當地人說,這是閻羅王算生死的算盤,陽間人一輩子的善惡。不管你生前多會精打細算,到這兒都得認這筆“天算”。
殿裡的閻羅王像有三米多高,青麵獠牙,手裡捏著生死簿。旁邊站著黑白無常兩位冥府大將。
隻見黑無常一身皂衣,紅舌頭耷拉老長,手裡鐵鏈子看著就沉甸甸。而白無常則是白衣白帽,哭喪棒一拄,那股子陰森勁兒瞬間就上來了。
當地還流傳著民國縣長來這兒求雨的趣聞。那是民國二十三年,豐都大旱。縣長帶著鄉紳到天子殿求雨。所有人剛跪下,就見閻羅王像的眼珠動了動,殿裡突然刮起冷風,黑白無常像上的鐵鏈“嘩啦”響。嚇得這位縣長當場就尿了褲子,第二天就帶著家眷外逃了。
殿外還有塊黑黢黢的“考罪石”。這塊黑色石頭,半人高,光滑得像抹了油。傳說亡魂到這兒,都得站上去,石頭會顯露出他生前的罪孽。偷過東西的人,石頭上會顯出手印。害過人命的,石頭會滲血。
現在這裡成了豐都景區,遊客最愛打卡的地方之一。大家踩著石頭嘻嘻哈哈的拍照打卡。但老一輩人總說這石頭得敬著,不能隨便亂踩。說那石頭陰氣重,活人踩的多了,夜裡會被鬼托夢,問你。“你這輩子,乾淨嗎?”
喜歡中國靈異地標真實地點靈異故事集請大家收藏:()中國靈異地標真實地點靈異故事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