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建築係的李教授,是個出了名的倔脾氣,他最不信鬼神之說。
他聽說永芳堂的傳說後,拍著桌子罵:一派胡言!樓梯級數怎麼可能變?設計師團隊出事是純屬巧合!
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李教授帶著研究生,拿著卷尺和圖紙,去永芳堂做實地調研。
他站在樓梯口,清了清嗓子:大家看好了,我今天就用數據打那些造謠者的臉!
早上九點,李教授開始數樓梯,一、二、三......十三。他點點頭,讓研究生記下來:看到沒?十三級,跟圖紙上一樣。然後用卷尺量,每級台階高度15厘米,寬度30厘米,分毫不差。
中午十二點,他們又來數,還是十三級。李教授得意地笑:我就說嘛,都是些無稽之談。研究生小王突然說:教授,傳說裡說下午數會變。
李教授把水杯往地上一放,今天我就待到下午,看它怎麼變!
下午三點,太陽開始西斜,永芳堂裡陰森森的,有點冷。李教授深吸一口氣,開始數樓梯,一、二、三......數到十三,腳底下突然多了半級,跟老張遇到的一樣。
李教授皺起眉頭,再數一遍,還是十三級,可那半級台階的感覺,真真切切的。他讓研究生用卷尺量,卷尺上的數字突然跳了一下,15厘米變成了15.5厘米。
邪門了。李教授嘀咕了一句,掏出圖紙對比,圖紙上明明白白寫著十三級。他不信邪,讓學生們一起數,五個研究生,三個數出十三,兩個數出十四。
你們倆怎麼數的?李教授瞪著數出十四的學生。那兩個學生一臉委屈:我們真數到十四啊,最後一級特彆矮,像後加上去的。
李教授氣得胡子都翹了,親自帶著他們數,這次數到十三,可最後一級台階突然地一聲,好像往下陷了半厘米。他蹲下去摸,台階邊緣是鬆的,像用膠水粘的。
這不可能!李教授掏出錘子敲了敲,台階是實心的,敲起來邦邦響。可等他站起來再數,又變成了十四級,多出的那級窄窄的,像塊短板。
更絕的是,他們晚上七點離開時,發現早上放在地上的水杯,裡麵的水變成了紅色,像摻了口紅,杯壁上還沾著根長頭發,黑得發亮。
李教授回去後寫了篇論文,題目叫《永芳堂樓梯結構穩定性分析》,裡麵用了一堆公式,最後結論是可能存在視覺誤差。可學生們發現,論文的參考文獻裡,多了個不存在的條目:《如何正確數樓梯》,作者欄寫著一位女士。
後來李教授上樓梯總拄著拐杖,每走一級就敲一下,說是檢測結構穩定性。
有次他在課堂上講永芳堂的設計,ppt突然自己翻頁,翻到最後一頁,出現一行字:笨蛋,是我改的,好玩嗎?
台下學生嚇得沒人敢說話,李教授卻瞪著屏幕罵:胡鬨!設計圖能隨便改嗎?有本事出來單挑!
從那以後,他的課總有人遲到,說是怕被那位女士叫去數樓梯。
據說前兩年,學校後勤處想給永芳堂加裝監控,施工隊老板拍著胸脯說:三天搞定,保證沒問題!
這個老板是個外地人,他沒聽過那些傳說,覺得就是個普通建築。
第一天施工隊進場,電工老王爬上梯子想裝攝像頭,剛爬到一半,梯子突然晃了一下,他一聲摔下來,摔了個屁股墩。他罵罵咧咧地站起來,發現梯子腿上纏著根紅繩,不知道是誰綁的,解都解不開。
誰他媽搞惡作劇?老王氣得把紅繩扯斷,剛要繼續爬,突然聽見有人在耳邊說:彆碰我家的牆。
他嚇了一跳,回頭看,周圍沒人,隻有個實習生在角落裡玩手機。
中午吃飯時,施工隊帶來的盒飯突然變了味,紅燒肉變成了生肉,還在滴血。
老板不信邪,夾了一塊放嘴裡,剛嚼兩下就吐出來,裡麵居然有根頭發,跟老王扯斷的紅繩纏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