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鄭州的東大街,是條貫穿了這座城市千年記憶的老街,從唐武德四年始建之初,就承載著數不清的故事。
它西接文廟,東連管城街。西邊是文化傳承的聖地,而東邊是熙熙攘攘的人間煙火。
街中央那棵老槐樹,粗壯的樹乾需兩人合抱,粗糙的樹皮似歲月鐫刻的紋路,歪扭的枝椏肆意伸展,直指蒼穹。
老鄭州人都知曉,這棵老槐樹不簡單。
建國前的東大街,彌漫著貧窮與落後的氣息。路麵是坑窪不平的土路,路邊是破舊不堪的房屋,居住著一群為生計奔波的底層百姓。
路北的雜貨鋪老板王老五,是個樸實憨厚的中年人,整日守著自己的小鋪子,勉強維持生活。
一個深秋的夜晚,王老五忙完一天的生意,正準備關門休息,突然想去院子裡上個廁所。
當他穿過院子,不經意間望向老槐樹的方向,頓時愣住了。
透過院子的籬笆,隻見老槐樹下靜靜站著一個身著藍布衫的姑娘,她背對著王老五,一頭烏黑的長發如瀑布般垂至腰間。
“姑娘,這麼晚了,在這兒乾啥呢?”王老五關切的輕聲問道。
然而姑娘並未回應,隻是肩膀微微顫抖,像是在哭泣。
王老五心中疑惑,正想走近看個究竟,目光卻突然被樹乾吸引。
他驚恐地瞪大雙眼,隻見樹乾上掛著一根麻繩,繩結打得整整齊齊,正好離地三尺,而那高度,恰恰正對著姑娘的脖子。
王老五隻覺頭皮發麻,渾身的寒毛都豎了起來。
他下意識地揉了揉眼睛,再定睛看去,樹下卻已空無一人,那根麻繩也消失得無影無蹤,隻樹乾上一塊新刮開的樹皮,露出慘白的木茬,像是被什麼東西狠狠勒過。
第二天清晨,東大街還籠罩在一片靜謐之中,街東頭張木匠的哭喊聲打破了這份寧靜。
原來他十七歲的女兒春燕,一夜之間消失得無影無蹤。
春燕是個乖巧懂事的姑娘,生得眉清目秀,隻是家境貧寒,一家人平日裡省吃儉用。
前些日子,城裡的保長偶然見到春燕,被她的美貌所吸引,便打起了壞主意,想要強娶她做姨太。春燕誓死不從,將自己關在屋內,整天以淚洗麵。
女兒不見了,張木匠心急如焚,四處尋找女兒的下落。
當他尋到老槐樹下時,隻看到了地上那雙熟悉的花布鞋,正是春燕平日裡最愛穿的。
鞋麵上繡著的桃花,本是鮮豔奪目,此刻卻被清晨的露水浸濕,顯得黯淡無光,仿佛也在為春燕的失蹤而哀傷。
整整七天過去了,張木匠幾乎找遍了東大街的每一個角落,卻始終沒有春燕的消息。
直到第七天傍晚,夕陽的餘暉灑在老槐樹上,有人發現,春燕就吊在那棵老槐樹上。
她身穿藍布衫,在微風中輕輕晃動,舌頭伸得老長,雙腳離地正好三尺,與王老五那晚看到的場景一模一樣。
大家將春燕的屍體解下,卻發現樹乾上被繩子勒出了一道深深的痕跡。
張木匠悲痛欲絕,他抱著女兒的屍體,在槐樹下坐了整整三天三夜,嘴裡不停地念叨著:“她腳沒沾地,是被人架上去的……一定是保長那個畜生乾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