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的莊月明樓,在網上和坊間那可是“自帶恐怖特效”的存在,什麼“鎮魂樓”“棺材樓”的名頭傳得有鼻子有眼,仿佛每塊磚縫裡都藏著段沒說完的恐怖故事。
但你要是湊近了問香港大學的學生,他們會神經兮兮地給你講另一個版本。
在他們口裡,這莊月明樓可不是主動“鎮邪”的狠角了,成了被網友硬按著頭“被迫營業”的冤種。
就像個隻想安安靜靜當教學樓的老實人,突然被按上“風水大師”“鎮魂專員”的頭銜,每天還得24小時配合各路傳說“演”出點陰森感,實打實的屬於打工人看了都要遞杯奶茶,抹把同情淚的程度。
你去港大問學生:“知道莊月明樓不?”
十個超過一半會翻個白眼:“哦,那棟被網友逼成鎮魂樓的紅磚樓啊。”
剩下的會先憋笑,再拍著你肩膀說:“嗨,那都是網友給它加的戲!在我們這兒,它就是棟‘被迫營業’的鎮魂樓。畢竟誰也沒見過它真鎮住啥,倒是天天被傳謠傳得快‘精神分裂’了。”
說起來這樓也挺冤,1994年李嘉誠掏3500萬港元建的,紀念亡妻莊月明,結果硬生生被傳成了風水界頂流。
先說電梯,上行鍵比下行鍵突出半毫米,“你看!就是不讓‘她’下去!”。
物理係學長翻了施工圖紙,說當年是工人裝按鍵時沒對齊,後來想改已經來不及。
物理係男生還編了個段子:“坐這電梯千萬彆按下行,不然莊學姐該問你:我都沒下去,你急啥?”
文娛中心三樓那麵銅邊鏡子更絕,斜著嵌在牆裡,鏡子照出來的動作,都要慢一步卡一下,網上說的是“斜鏡照煞,專困魂魄”。
戲劇社說“這樣排練能看見舞台全景”。至於延時,那是“天然延遲特效”,省了後期製作費。
有回社團招新,學弟對著鏡子比耶,回頭跟人說:“鏡裡的我慢半拍,肯定是學姐在玩延遲特效。”
最離譜的是“棺材樓”這個外號。說從高空看樓形像棺材,樓前“月明泉”三股噴泉像三炷香。還有連樓梯扶手用的柳木都被扯上“棺材木料”。
校工陳伯聽了直罵:“柳木便宜耐潮才用的!照這邏輯,你們家筷子要是柳木的,還成鎮魂筷了?”
“莊月明走得蹊蹺,李嘉誠建樓鎮壓”這說法,簡直是傳說界的“老梗翻新機”,每年都能玩出花。
1995年物理係陳同學那事,本來挺簡單。通宵做實驗,聽見高跟鞋響,第二天實驗冊多了行“水銀溫度計碎了”的字。
當年傳的是“學姐深夜查寢”,現在成了“莊月明在護陣眼”。
陳同學現在是教授,每次被學生追問煩了,就指著實驗台說:“那是我熬夜寫的備注,醒了以後一時忘了,沒想起來!再問就罰你們抄一百遍元素周期表!”
1998年戲劇社的口紅印事件更逗。女主角說鏡子裡的人影沒拿口紅卻在抹嘴,後來戲服上總沾紅印子。
本來是“舊校舍失火女學生借口紅”的老梗,硬是被安到莊月明頭上,說“她生前用這牌子,現在在抗議”。
戲劇社現在排戲前都得對著鏡子喊:“口紅我們買了新的,您老彆蹭戲服了成不?”
2003年電梯衝頂事件,當事人說看見頂樓梳妝台鏡子裡有白裙女人。當年都說是“設備老化”,現在成了“李嘉誠把莊月明梳妝台移來鎖魂”。
那學生現在在中環上班,同學聚會喝多了才說實話:“我那天看錯了,是清潔阿姨的儲物櫃反光,梳妝台?我連口紅都沒見著!”
蓋樓時的工人師傅們,現在更是成了大家的“靈異故事素材庫”。
林阿福老師傅每天都在茶餐廳吹牛,說1994年工地上的事,比tvb劇還精彩。
“風水師來得比工頭勤,每周兩三回!”林師傅呷口茶,“拿著羅盤在樓裡轉圈,說鏡子要對準海裡的,讓我們挪三寸。結果挪完擋消防通道,半夜又偷偷移回去,第二天風水師一來,羅盤針轉得跟抽風似的。我看———是被我們氣的!林師傅嘴裡的另一說法)”
埋奠基石那天,李嘉誠來燒黃紙,還埋了個紅布包。“有人說是莊月明的頭發指甲,”
林師傅笑,“我瞅著像塊石頭!要是真埋那些,不得被環保局罰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