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開平的鄧邊村,被當地人稱為“廣東第一鬼村”。有意思的是鄧邊村其實離開平市區很近,隻有5公裡左右,開車抬腳就能到。
這個村子周邊的幾個村子都挺熱鬨,唯獨鄧邊村已經荒廢,沒有一點煙火氣。
進入鄧邊村的路口有扇鐵網格門,常年用把生鏽的大鎖鎖著。
車是彆想開進去了,但能從門旁邊的荒草堆繞進去。荒草堆已經被踩出了一條小路,看得出來常有人從這進村。
這村子已經空了二十多年了。
1998年,最後一戶人家搬走後,鄧邊村就成了徹底沒人管的荒村。
後來的這些年裡,村裡的老樹瘋長,枝椏往牆上爬,氣根紮進磚縫,很多青磚房的建築都被它們損壞。
牆壁上都著厚厚的青苔,路邊野草長的比人還高,村口那棵得三個成年人手拉手才抱得住的大榕樹,已經枝葉密得連太陽都透不進來。
鄧邊村是建在清末,鼎盛時期這個村子裡住著兩百多號人,基本都是鄧姓的本家,靠種甘蔗和養蠶過日子。
村前那條水泥路,過去是給運送糧食和貨物準備的。路一頭連著潭江碼頭,一頭通向村裡的曬穀場。
現在這條路已經長滿了半人高的牛筋草,草底下還能看見當年車子壓出的痕跡。
村子的後麵是片矮山,山上有幾塊斷了的石碑,刻著“鄧氏祖塋”,碑石上爬滿青苔,苔蘚已經快要把字遮完了。
鄧邊村雖說荒了二十多年,沒人住也沒人管,但荒的是村,村裡的各種詭異傳說可是聲名在外,從沒斷過。
附近村裡人都說,鄧邊村的故事是從村口那棵大榕樹開始的,像榕樹的根須,纏了一代又一代人。
這些故事沒有寫在紙上的記載,都是靠老人口口相傳,流傳下來的。
一、村口的老榕樹
民國二十三年的夏天,鄧邊村遭了旱災。
甘蔗地裂得能塞進拳頭,潭江的水也淺了斷了,露出來河底的鵝卵石。
村裡的小孩都渴得沒了精神,隻有鄧阿福例外。
鄧阿福當時才十二歲,正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年紀,每天中午都要爬村口的大榕樹掏鳥窩。
那天中午,日頭正毒,榕樹底下卻涼得滲人。
鄧阿福脫了粗布褂子,往地上一扔,抱著樹乾就往上爬。
他爬樹的本事是村裡最好的。他像猴子似的,手腳並用,很快就爬到了中間的樹杈。
樹杈上有個黑糊糊的鳥窩,他伸手一摸,摸出幾隻沒長毛,嘰嘰喳喳亂叫的小鳥。
鄧阿福正想著怎麼拿它們打盹牙祭的時候,頭發突然被什麼東西扯住了。
那力道拽得他頭皮發疼,像有人站在樹杈上,攥著他的頭發往下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