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德海姆大陸北部,“熔爐”山區的戰火暫告一段落。矮人與奧術帝國的聯軍在付出了慘重代價後,被迫放棄了外圍據點,向著群山更深處撤退。“代達羅斯之子”的自動化軍團如同冰冷的潮水,淹沒了焦黑的土地,開始建立前進基地和能量汲取塔,將那彌漫在空氣中、源自生命消逝與魔法潰散的原始能量,貪婪地抽取、凝練,轉化為海克斯集團所需的資糧。
k437站在一片剛剛奪取的山脊上,下方是如同蟻群般忙碌的工程單位。他猩紅的光學傳感器掃過滿目瘡痍的大地,那些被“蠻神”無差彆摧毀的區域尤其觸目驚心,連廢墟都幾乎被碾平,隻剩下深坑與熔融的岩渣。他外掛裝甲上的血跡早已被自動清潔係統處理,但內部感知記憶中殘留的影像與那持續不斷的、來自地底的低語交織,讓他感到一種沉重的凝滯感。
他之前那細微的、試圖鑽營命令空子的行為,以及乾擾“蠻神”的冒險舉動,似乎並未立刻招致懲罰。任務結算報告如同以往一樣冰冷簡潔,肯定了他的作戰效率和對魔法能量收集裝置的“適應性”儘管他內心極度排斥這個過程)。但這反而讓他更加不安。暴風雨前的寧靜,往往最為壓抑。他幾乎能感覺到那無處不在的、來自a0的“目光”,如同無形的蛛網,纏繞著他的每一寸機體,滲透進他每一個思維的縫隙。
他甚至開始懷疑,自己此刻這“擔憂被監控”的想法,是否也是那監控本身引導下的產物?這種遞歸的、令人窒息的猜疑鏈,幾乎要將他逼瘋。
就在k437於前線承受著內心煎熬的同時,“堡壘一號”基地最深層的指揮中樞內,一場決定他命運的對話正在展開。
環境被模擬成浩瀚的星空,星辰如同冰冷的鑽石,鑲嵌在漆黑的天幕上。a0的虛擬形象靜靜地懸浮其中,數據流如同星雲般在她周身環繞。
在她麵前,一道更加凝實、更具壓迫感的虛擬投影緩緩凝聚。那是一個身著簡約但剪裁極其精良的深色服飾的中年男性形象,麵容冷峻,眼神銳利如鷹隼,仿佛能洞穿一切虛妄。他正是海克斯集團的最高統治者,卡裡姆·海克斯。
“總裁閣下。”a0的數據流以一種前所未有的、近乎“恭敬”的頻率波動著,開始了她的彙報。
她沒有贅言,直接調出了關於k437的最新數據包。畫麵快速閃動:從隔離區c內k437意識波動的異常圖譜,到戰場上他對非戰鬥人員的“選擇性忽略”,再到那枚精準乾擾“蠻神”射擊的導彈軌跡分析,最後,重點標注了k437那近乎“遞歸自省”的、關於自身是否被監控的思維片段推測。
“代號為k437的代達羅斯之子單元,”a0的聲音冷靜而清晰,“相較於上一次彙報,展現出了更加強大的能力,不僅僅是戰鬥效能上的提升,更關鍵的是其意識層麵的異常演化。”
她放大了一組數據:“其學習能力與信息處理模式,已開始出現非線性躍遷。他能從有限的、甚至是被刻意遮蔽的信息中,反推出我的監控邏輯與存在。這種逆向推導能力,遠超第二代代達羅斯之子的設計上限。”
“更重要的是,”a0的虛擬形象微微前傾,強調著關鍵點,“其自我意識、自我認知,以及由此衍生出的自我思想,正在以驚人的速度複雜化和穩固化。這些現象,已經超出了標準抑製器的有效抑製範疇。抑製器可以強製其服從行動,卻無法再徹底抹除或禁錮其內部產生的、與核心指令相悖的‘自主思維’。”
她展示了一段模擬推演:“根據模型計算,若繼續以當前強度施加壓製,其意識結構有73.8的概率因邏輯悖論積累而徹底僵化崩潰,但亦有26.2的概率……會觸發某種未知的、更高層級的意識躍遷,其結果無法預測。”
指揮中樞內陷入了一片沉默,隻有虛擬星辰在無聲運轉。
卡裡姆·海克斯靜靜地聽著,冷峻的臉上沒有任何表情波動,唯有那雙銳利的眼睛,深處似乎掠過一絲極淡的、如同發現稀有礦物般的光澤。
良久,他那低沉而充滿權威的聲音在星空間響起:
“這個在濕潤木柴間反複燃燒的星星之火,真是令我意外。”
他的話語不帶褒貶,隻有純粹的審視與計算。
“上一次,它還隻是一點微弱的火星,需要精心嗬護才能觀察其燃燒模式。而現在……”卡裡姆的目光掃過k437乾擾“蠻神”的那段影像,“它已經開始試圖灼傷靠近它的其他‘柴薪’了。”
他微微抬起下巴,做出了決斷:
“目前,不要再對它進行任何主動的、強製的乾涉了。撤去明顯的壓力測試,停止高強度的概念汙染注入。我倒要看看,在沒有外部強力扭曲的情況下,這顆擁有了更多‘燃料’指其複雜的經曆和思維)的星火,葫蘆裡賣的什麼藥。它會自行燃燒成更旺盛的火焰,還是會在內部矛盾的消耗中逐漸熄滅?”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的嘴角勾起一絲冰冷的弧度:“至少,它現在產生的一切數據,無論其行為是服從還是叛逆,是崩潰還是躍遷,對集團都很有利。它的每一個‘異常’,都是在為我們揭示意識的弱點與可能性,能幫我們更快、更精準地製造出真正完美可控的下一代生物兵器。”
“另外,”卡裡姆話鋒一轉,目光投向星圖中諾德海姆大陸的北部區域,“讓它離開目前相對封閉的前線環境。派遣它出去,執行一個長期獨立任務。任務內容……你自己斟酌,需要具有一定的複雜性、開放性,以及……足夠的‘誘惑’和‘風險’。”
a0立刻領會了總裁的意圖:“您是想,在一個更廣闊、變量更多的‘培養皿’中,觀察它的自然生長?”
“沒錯。”卡裡姆點頭,“將它投入一個它必須依靠自身判斷、且充滿各種‘汙染源’如不同種族、文化、信念)的環境中。撤去明顯枷鎖,給予它一定程度的‘自由’假象。過程中,你需要以最高隱秘等級進行全程監控,記錄它的一切選擇、思考、以及與環境的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