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步行進一段距離後,步伐再次轉換為了齊步走,走到升旗台這邊,站在最前方護旗的三名儀仗隊將國旗裝了上去,再三確定旗幟卡牢固了後,將旗幟一端托起。
這個動作代表他們旗幟固定結束,隨時可以進行升旗儀式。
下方三名手持軍刀中的陸軍衣著的人看到他們的動作後,立刻扯著嗓子開喊:“向...國旗!...敬禮!”
禮字落下,場內龐大的軍樂團開始奏響國歌,包括向前在內所有人都張開嘴,高聲唱起自豪的國歌。
……
綜合演練略過了領導講話這一點,因此接下來就輪到向前登場了。
上都總台的人根據流程安排順序,在場內的轉播車迅速通知標兵附近的攝影師,馬上就要切他的鏡頭了。
雖然這回的轉播車不做直播內容,改為純錄像,但轉播車內的氣氛依舊緊張,上都總台的人同樣承擔著不小的壓力。
拍攝效果怎麼樣,角度是否正確,有沒有角度需要調整,哪個士兵鞋裡的麥克風不好使了,收音是否有問題,以上等等一大堆問題全都壓在他們身上。
這次綜合演練不僅是對眾多受閱官兵的一次考試,也是對他們承擔轉播工作的總台團隊的一次考試。
“好,13號機注意,準備切近景,321,切!”
“好,來4號機準備抬起拉遠景,給個東西華表之間的全覽,來321切。”
“好,12號機準備繞右側從標兵正臉繞到整個隊列的左側麵,然後再拉遠,好準備321,切!”
隻是簡簡單單十幾秒的標兵展示鏡頭,上都總台那邊就已經唾沫星子滿天飛了,一場閱兵下來他們說的嗓子都能冒煙,可能這就是幕後工作者那不為人知的辛苦吧。
鏡頭秒數給足,身側的一名上尉給向前打了個手勢,向前就知道時間差不多了,他站在東觀禮台的西側平台上,對著麵前兩個話筒高聲下令。
“標兵!就位!”
向前洪亮的口令聲通過擴音設備與音響,清晰地傳遍了整個場內區域。
這聲音如同投入平靜湖麵的巨石,在長安街上空激蕩開來,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原本以標準的軍姿,橫向排列靜止在場線邊緣的眾多標兵,猶如被按上了激活的發條般行動了起來。
口令即是命令!
向前喊完標兵時他們就已經略微提起了槍,就位這兩個字下達時他們就已經在轉身托槍了。
沒等聲音回蕩感離去,排頭兵就已經邁出第一腳正步了。
“啪噠!啪噠!啪噠!”
整齊劃一、鏗鏘有力的腳步聲瞬間響起。
眾標兵以標準的正步步伐,沿著預設的白線,向著東西華表之間指定的標兵站位點行進。
每個人的表情都嚴肅莊重,目光平視前方,展現出極高的軍事素養和紀律性。
他們的動作乾淨利落,手臂擺動幅度一致,步幅距離分毫不差,說是用尺子量出來的都不為過,畢竟他們訓練時確實有拿尺子的時候,那時但凡他們誰要是差一分一毫,那麼今天參加綜合演練的就不會是他們了。
競爭就是這麼激烈,因此在場的所有官兵的精神狀態都是高度緊張的,可能隻有當他們真的在活動當天走過了東華表到西華表這96米,128步心才會徹底放鬆。
觀禮台上,包括楊崢穹在內的各級指揮員和工作人員,都將目光投向了這支執行特殊任務的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