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兵…就位!”
這話一落地,在場等候的標兵一個接一個出發,以正步的行進方式一步一步走到點位上。
這對於靠在前列的標兵是一個很大的考驗,就他們走的時間最長距離最遠,但凡他們出點錯,這一排的標兵瞬間就會在整體感官上落了瑕疵。
塔塔的下砸聲音被一旁的麥克風收錄,他們的腳步聲被整體放大,快了一點或慢了一點都會出現雜音。
此時是現場直播,可沒有給他們找過失的機會,久經訓練為的不就是這麼一天嘛,一步一踢腿鏗鏘有力,聲音就像鐵錘一樣,敲擊著在場觀眾和其他指戰員的內心。
到達位置後統一放下槍,轉身一氣嗬成。
檢閱車開動在儀仗方隊三麵旗幟下短暫停留後,下一個就是他們領導指揮方隊。
“敬禮!”
在車經過時領隊的少將大聲喊道,包括向前在內,所有方隊成員立刻敬禮致意,他們要說的是兩說兩答的第一個,問好。
問好時車子一直緩緩開動,下一句說辛苦是下一個方隊要回答的,回答依舊是那五個字。
上次朱日和寫得時候這幾句話就一直不合格,當時改了六七次,書友們看過閱兵肯定知道是什麼)
車子開走後又過了許久再次折返回來,喊出熟悉的十二個字第一階段才算完畢。
“動起來,動起來,記住平時訓練的感覺,對自己有信心!”福凱光在一旁說道。
分列式即將開始,他們現在需要從側向隊列改為受閱方隊隊列,前方儀仗方隊已經扛著旗踏步拐彎了,他們方隊也趕緊跟上節奏不能落後。
徒步方隊陣型發生變化後,後麵那些需要登車的也都做好了準備,一切隻等一個口令。
副總指揮等到場下記者和攝像器材清空後開口下令。
“分列式!開始!”他的聲音聲如洪鐘,聽得就讓人那麼振奮。
聽到開始二字,儀仗方隊打旗的三人將扛著的旗幟一甩,旗幟隨風飄揚,三麵鮮紅的旗幟把氣氛襯托的莊嚴肅穆。
法新社的鏡頭很配合的找著刁鑽的角度,配合著他們熟練運用的濾鏡,拍出了幾張壓力感十足的照片。
他相信這照片拍完他們的報道一定會火,你可以質疑他們的動機,但不能質疑他們的相機,讓他們拍,下一刻列強竟是東大自己的感覺就出來了。
先出場的是空中護旗梯隊,這是老流程了,每三架直升機護衛著一麵旗幟劃過ta門的上空。
這之後還有20架直升機組成的數字陣型,緊跟在空中護旗梯隊後麵。
“正向著我們走來的15個地麵徒步方隊,他們來自各戰區機關,各軍種一線部隊指戰員,院校科研單位人員,民兵等”
“首個接受檢閱的是儀仗方隊,他們高舉三麵旗幟,步伐堅定的向我們走來”
同步直播的主持人聲音介紹著打頭亮相的儀仗方隊,鏡頭還適時給到了左側麵,為他們即將進行的正步做準備。
“正步…走”
直播畫麵底部出現了介紹字樣,上麵寫著儀仗方隊。
儀仗方隊他們不用向右看,要保持目視前方維持最佳精神麵貌,手上緊握著95,各個目光堅毅。
為了觀賞性佩戴的白色手套更是頗為搶眼,和黝黑的槍身簡直就是配套的存在,腳下正步嗒嗒聲音傳出整齊劃一。
這正是他們的拿手好戲,正步就是儀仗隊的看家本領,他們絕對是所有徒步方隊中最標準的存在。
沒過多久,就輪到向前他們的領導指揮方隊了。
方隊成員全部由軍內軍官組成,軍銜涵蓋連級主官上尉至軍級主官少將,他們是從各戰區、各武警總隊,裡麵精挑細選的優秀指揮官。
在這裡的人他們的軍旅經曆都是極其精彩的,立功受賞更是時有的事,哪一個在他們當地軍隊內不是響當當的人物。
哪怕是那些大校或者少將也一樣,年輕時個頂個牛人,這麼一支隊伍,承載著就是軍隊內指揮官的優良風貌。
展示的是作為一名軍人,一名合格的軍官所該具有的精氣神!
正在齊步走的向前感覺位置差不多了,果然他的想法剛冒頭,前麵的左右領隊同時開口,聲音大的穿雲裂石,振聾發聵。
就這最後一哆嗦,他們兩個可是拚了那把老骨頭,喊出了他們年輕時上陣殺敵的樣子!
“向右!看!”
“一、二!”這兩支方隊內喊的也都拚著勁,齊聲的感覺隻能用洪亮有力這種簡單粗暴的詞語來形容了。
腰間腰帶上彆的一整套手槍套裝,全部是統一黑色。
“緊隨其後的是領導指揮方隊接受檢閱,領隊是丁邢少將,於寧昌少將!”
“隊列是由27位將軍,和325位校尉軍官組成,他們來自j機關,各戰區機關,各軍兵種和武警部隊的一線指揮員”
“這是自軍改後眾多兵種各級指揮員的首次集結亮相檢閱,展現了各軍兵種後改變的全新麵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