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散的命令下達後,教室裡的人一幫一夥的湊在一起向外走動。
向前剛起身,就被陳瀚風拍了下胳膊“咱這位係主任,聽著就不好相處啊”
高銳在一旁接過話柄點頭,手裡還擺弄著著剛領到的學員證“何止不好糊弄,我在中州任副參謀長時就聽過他的名頭,我當時的旅長就是他的學生,玩沙盤推演他看一會就知道推演的情況”
“這麼誇張?”
高銳點點頭“一點不吹,當時聽我們旅長說,他那屆張主任的課第一年掛科率高達37,不合格的第二年就要比彆人多學東西把之前的補回來”
陳瀚風聽到高銳的說法後感覺一個頭兩個大,他都不敢想象自己這個年紀還有機會在學校體驗一回掛科。
韓謹明走在最後,手裡捏著個皺巴巴的筆記本,像是被使用過的一樣,聽到向前他們的交流忽然抬眼“張主任在西疆學術考察過三個月,給我們基層指揮員上過一段時間的課,確實很嚴格”
三人都有些詫異,顯然是沒想到基本一聲不吭的韓謹明會主動說話,不過都是成年人了,帶兵人際交往基本都是融入他們的骨子裡。
韓謹明這邊主動開口,他們立刻就拉上了韓謹明一起討論,雖然他不經常開口,但偶爾插上一句話也算是關係破冰了。
回到357寢室,宿管科的人剛把一摞資料放在門口,每個寢室門前基本都是這副光景。
四人分工搬進來,拆開一看,最上麵是本《聯合指揮概論與實例》,封皮印著燙金的國防大校徽,下麵是聯合指揮概論與實例這幾個大字,在這下麵還寫著一行小字"結合實際案例,從實戰出發"。
內頁密密麻麻全是章節目錄,向前簡單翻看了幾章,裡麵基本都是結合近代多軍種作戰的實際案例,拆分當時的戰場指揮。
因為是上帝視角看戰場,所以視角方式更為清奇,頗有一種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意思,甚至這裡麵還有向前參與過作戰任務的。
比如前段時間的y作戰與之前的南洋仲裁這裡麵都有記錄,還有以往軍區架構時,一些特彆精彩的演習對決。
“好家夥,主任是真的牛人啊”陳瀚風捧著向前剛剛在看的那本《聯合指揮概論與實例》。
高銳安心拆箱,把書都一本本拿了出來,沒來得及仔細看教材的內容,聽到陳瀚風的感慨問道“看到什麼了這是”
陳瀚風指著上麵教材的一塊區域道“這,你自己看吧”
高銳湊過去,正好看到陳瀚風指著編書的那一欄上的名字。
"國防大軍事研究所教學編輯組"
“沒毛病啊,這有啥大驚小怪的的”
隨後高銳又翻開書封露出第一頁的編輯組簡介。
本書由軍事研究所教學編輯組編製,僅為國防大內部教學資料。
編輯組人員簡介:張啟明、魏升、袁慧軍……
這些人裡麵,他立刻就鎖定了排在第一的張啟明,順著簡介往下看竟然還看到了張啟明的一小塊簡介。
張啟明,少將軍銜,軍事研究所教學編輯組組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後麵還有一大堆的榮譽介紹
向前在一旁也跟著找到了這些簡介,看到張啟明的個人簡介時,向前會心一笑,敢肯定這一定是張啟明的主意,前麵摞列那麼多的榮譽,身份和地位就是為了讓學生看到教材的那一刻,對他產生純粹的敬畏之心。
知道他這麼牛,學生就會在課堂上拘束著點,更加認真的完成學業。
除了幾本教材外下麵壓著一張課表,除了專業課的學習外,還有每天都體能訓練,量倒是不大,可以看出側重點還是在學習知識上,也就是捎帶腳的維持正常的身體活動。
沒有個好身體,不經常鍛煉在一線部隊真的動員作戰時,你就比其他鍛煉的指揮官在身子骨這一塊差了配置。
自身硬件跟不上軟件,談何有效指揮作戰呢。
……
第二天早上的大課,當張啟明再次進入時大教室的所有學員都不自覺的噤了聲。
那些人的眼中有敬佩,有興奮,張啟明要的就是這個感覺,這樣他講課時底下人聽課的效率才會高。
無論下麵學員對他的想法是什麼樣的,隻要學員的目光在他身上,那麼學習這事就成功了一小半了。
對自己的授業老師都不感興趣,那這本來就人多的大課豈不是更加死氣沉沉了。
進修班的頭一個月是沒有假期的,周六周日正常休息但不允許你出校門,張啟明也充分利用了這段時間,每周末的時候都會組織不同軍種間的交叉對戰。
聯合指揮學了就要有作用,雖然你是陸軍,但在學校模擬對戰裡麵,你是要作為能夠調配海陸空等多種力量結合作戰的司令。
模擬時你的命令就可能決定你下麵軍種部隊的戰時存活率,他們能發做到有效攻擊,全看你這個臨時"司令"。
戰場本來就是瞬息萬變的,更何況和你對戰的敵軍"司令"那都是活生生的人,不是人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