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靖安侯李珩身著朝服,引領一眾有功之臣踏入莊嚴的皇城。隊伍中,除了一身凜然之氣的秦良玉、沉穩的白無咎、清冷的梅清璿、精乾的謝封侯等人外,竟還有一位令人側目的身影——賈環。
此時的賈環,與昔日那個在長安城頭初次殺人後,嘔吐不止連做數日噩夢的少年已是判若兩人。河東戰場的淬煉,將他磨礪成了一柄出鞘的利刃。他不僅早已克服了對血腥的恐懼,每逢戰陣,更是屢屢爭先,提刀撲向敵群,那股亡命般的狠勁,連李珩見了都暗自驚訝。此番河東平叛,他竟累計斬敵三百餘級,其中包括一名叛軍偏將、三名校尉,自己身上也添了大小十幾處傷疤,所幸皆非要害。此刻他挺直脊梁走在隊伍中,眼神銳利,帶著一股洗不去的硝煙與殺氣。
金鑾殿上,莊嚴肅穆。皇帝高踞龍椅,目光掃過丹墀下的功臣,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待李珩奏報完畢,司禮監掌印太監戴權上前一步,展開明黃的聖旨,尖細而清晰的聲音響徹大殿:
“奉天承運皇帝,製曰:朕聞功賞過罰,乃國之常典。今有靖安侯李珩,麾下忠勇之士,蕩平河東,功在社稷。爾等戮力王事,奮勇殺敵,其功甚偉,朕心甚慰。特頒恩賞,以彰其功:
靖安侯李珩爵進一等,賜穿蟒袍,儀同郡公,賜金刀一柄,金甲一副,綢緞百匹,其妻皆晉二品誥命夫人,其首妾驚鴻加四品誥命。
白無咎、梅清璿、莫無涯、謝封侯,厲猙獰等,各賜黃金百兩,白銀千兩,錦緞百匹,另賜隕鐵鍛造之繡春刀一柄,金絲軟蝟甲一副,以示殊榮。
賈環臨陣勇決,斬將搴旗,累功至偉,特授錦衣衛六品承信校尉之職,留任聽用。
秦良玉,一介紅妝,不讓須眉,勇冠三軍,屢建奇功,實乃巾幗之英豪,女中之丈夫。特破格擢升,授錦衣衛六品昭信校尉之職,留任聽用。
另有,柳七娘偵查有功,協助有力,險致命喪仍不改忠心,朕心實慰,其誌可彰,特準靖安侯所請,授錦衣衛千戶之職。欽此!”
聖旨宣讀完畢,眾人叩首謝恩,高呼萬歲。賈環激動得身軀微顫,秦良玉則神色平靜,唯有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光彩。柳七娘之名當場宣讀,其晉升亦成定局,眾人皆為得此封賞而歡欣鼓舞。
皇帝下旨封賜錦衣衛後,便是又一道加恩渤海郡王及其麾下諸有功將士的聖旨,此番平定河東,黑甲鐵騎在李珩的指揮率領下,功勳卓著。
加封完畢,便是追問晉陽郡王,二皇子李景嶽罪責。那屠殺無辜百姓,殺良冒功,射傷朝廷大將一事,早已鬨得沸沸揚揚,滿朝皆知,論罪當誅。就算皇帝有心袒護,但也不能明目張膽的袒護,否則一旦引起百官抵製,在此危難之時,恐怕會惹亂子。皇帝隻好下旨問罪,將李景嶽削爵罷職,著令其回轉京都,入宗正寺軟牢圈禁,將再也無緣那皇位之爭。
散朝後,李珩於宮門外迎上了由黑雲率護衛護送而來的四位妻子:秦可卿、沈墨蘭、林黛玉、薛寶釵。她們皆盛裝打扮,儀態萬方。李珩笑著上前,又與一旁的秦良玉點頭示意,遂領著這一眾姿容絕世、身份各異的女子,在無數豔羨與好奇的目光中,再次步入宮闈,前往皇後設下的私宴。
皇宮內苑,暖閣之中,地龍燒得極暖,與外間的冰天雪地恍若兩個世界。雕梁畫棟間宮燈璀璨,琉璃盞、瑪瑙盤盛著禦膳房精心烹製的珍饈美饌,異香撲鼻。皇帝與皇後並坐主位,下方左側是皇家諸宗親。
李珩領著五位女子入內,頓時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大腹便便卻依舊難掩絕色的秦可卿、端莊雍容的沈墨蘭、溫婉端莊的薛寶釵、弱柳扶風卻眼神靈動的林黛玉,以及一身戎裝未換、英姿颯爽的秦良玉。
“臣臣婦末將)參見陛下,皇後娘娘!”李珩率先行禮,身後眾女也跟著盈盈下拜。
“快免禮!快快免禮!”皇帝連忙抬手,聲音裡帶著真切的笑意。皇後更是微微傾身,指著可卿、黛玉、寶釵關切地嗔怪道:“你們如今都是有身孕的人了,怎能行此大禮?萬一動了胎氣可如何是好?快,賜座,來人,取鵝羽墊來給靖安侯夫人們的座椅墊上!”她語氣溫柔,目光掃過三人隆起的腹部,帶著明顯的慈愛和一絲羨慕。宮人們連忙上前,小心翼翼地將三位孕婦攙扶到早已備好的軟椅上。這番體貼入微的關懷,讓秦可卿等人心中暖融融的,連聲道謝:“謝陛下、皇後娘娘體恤。”
皇後今日穿著一身正紅色繡金鳳宮裝,保養得宜,肌膚白皙,儀態萬方。她容貌並非極豔,但眉目慈和,氣度端凝,一舉一動都透著母儀天下的雍容與溫和,身段在那貼身宮裝的勾勒下,豐腴合度,更顯莊重華貴。
李珩旋即又帶領妻妾與秦良玉向在座皇室宗親一一見禮。
首先便是昭華長公主李明華。她可是已故隱太子的同母妹,年近四十,卻風韻猶存。一襲深紫色蹙金繡牡丹宮裝,襯得她肌膚勝雪,雲鬢高聳,插著赤金步搖,眉目間帶著曆經世事的從容,與一抹不易察覺的憂鬱,通身氣派華貴雍容,是一位極具魅力的中年美婦。她目光落在李珩身上時,帶著幾分審視,卻也有一絲莫名的親切感,微微頷首:“靖安侯一路辛苦,此番平定河東,實乃大功一件啊。”語氣平和,卻自有一股不容忽視的威儀。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長公主殿下盛讚,臣實在愧不敢當,此乃臣分內之事。”李珩恭敬回禮。
昭華長公主卻端起酒盞走來,紫錦宮裝襯得她雍容華貴,“本宮可是頭回見陛下這般誇人,連本宮都覺高興不已。”她目光掠過李珩身後的秦良玉,笑意更深,“這位便是陣前挑殺數十敵將的秦將軍?果真英氣逼人,巾幗不讓須眉呢。”
李珩正要答話,斜裡卻插進一道微冷的聲線:“姑母說得是,靖安侯此番確實勞苦功高。”太子李景明不知何時走近,指尖漫不經心轉著玉扳指,“隻是不知靖安侯……下一步有何打算?畢竟…河東雖靖,朝野卻未能儘複太平。”這話裡藏著針,氣氛霎時微妙一滯。
“太子殿下憂國憂民,臣感佩不已。”李珩麵色不變,含笑應道,“然臣一介武夫,唯知聽令於陛下,為君分憂罷了。”
“好一個為君分憂!”楚王李景瑄朗笑著大步過來,親昵地一拍李珩臂膀,“李珩,你無需理會,太子殿下這是嫉妒你搶了風頭呢!你不在的這些時日,這神京城無趣得很!”
他身側的楚王妃鄭如意年紀雖小,卻機靈接話:“楚王殿下日日念叨,總說靖安侯不在,京中無趣,既無公子珩的詩畫可賞,也無靖安侯府趣事可聞。我瞧著秦將軍,果真是個巾幗不讓須眉的,這心下呀,可是仰慕得緊呢!”這話引得眾人都笑著看向秦良玉,秦良玉卻隻是抱拳一笑,落落大方。
喜歡紅樓新君請大家收藏:()紅樓新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