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朝後,李珩並未回錦衣衛衙署,而是先去了內閣官房,迅速跟林修,韓昭,程墨,慕容德商定各處空缺官員補放人選,如今,兵部,戶部新任尚書尚未到任,且兩個新任尚書又都與他關係匪淺,一個是他的嶽父林如海,一個是他在長安結識後,逐漸收攬的心腹將領孫傳庭,這兩部事務,隻好由他主動先幫著處置,怕是一時半刻都回不得錦衣衛官衙了。
在跟林修等人敲定補放各處官員名單後,自己暗中招攬的那些“門生”,潛伏多年的隱太子舊部,就基本已經全都安插到整個大周軍、政兩界裡去了。那些所謂“門生”,並不全是警幻借助太虛門招攬的人,還有三成是林如海、李守忠,程墨、裴雲烈、甚至孫傳庭等人推薦的故舊官員將領,還有三成,是李珩讓錦衣衛按照吏部、兵部考核名單查閱後,自己親自選定的,他選定的這些人,在京城各衙門做小吏的居多。
當然,無論是警幻體係,還是一眾親朋推薦體係,甚至是他親自篩選的,都需要經過他暗中派錦衣衛仔細審查、試探之後,才最終敲定,這其中自然有不少被他放棄的。他需要的是忠誠,那些持觀望、甚至功利心極重的人,他不敢大用!至少眼下不敢。
李珩不是不相信警幻,而是雞蛋不可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如果自己屬下所有官員,同屬同一個陣營,容易造成自己會被架空,或者有時不得不因形式逼迫,向下屬妥協,帝王術中講求平衡之術,是有一定道理的,隻是需要看如何利用而已。
明太祖朱元璋麾下,不就因為麾下大半全是淮西子弟,連劉伯溫那等驚世之才都被迫害而死了麼?逼得朱和尚登基之後,不得不大開殺戒,借錦衣衛這把利刃,向那幫淮西勳貴開刀!李善長敢當殿罵老朱“獨夫”;藍玉大破北元於捕魚兒海之後,竟私下強占北元王妃,不就是有仗著淮西勳貴集團撐腰,想著有跟皇帝叫板實力的因素在其中?結果李善長落得個抄家滅族,藍玉被老朱剝皮充草的下場?這還是明太祖,若換個魄力稍差點的皇帝,指不定就被那群淮西勳貴給架空,變成他們的傀儡了。
李珩從內閣官房,先回了府邸,帶上那枚藏著的玉佩,徑直前往昭華長公主府。他料定以裴雲行的性子,必定不肯輕易接受丞相之職。
長公主府坐落於京城最好的地段,朱門高牆,氣派非凡。門房見是李珩,不敢怠慢,立即通傳。不多時,裴雲行親自迎出府門。
“李賢弟大駕光臨,有失遠迎。”裴雲行拱手施禮,雖是一身常服,卻掩不住儒雅氣質。裴雲烈跟人家論八拜之交,裴雪嬈還一口一個好兄弟喚著,他裴雲行不稱一聲兄弟,稱什麼?
李珩還禮:“冒昧來訪,還望裴公恕罪。”二人來到書房落座。裴雲行屏退左右,直言道:“賢弟今日在朝堂上舉薦裴某為相,裴某感激不儘。但恕裴某直言,如今天子…...,唉,這般朝局,裴某實在不願趟這渾水。正在想……請辭之法。”
李珩早有所料,不慌不忙道:“裴公何必推辭?如今朝中正需您這般大才重整朝綱。”裴雲行搖頭苦笑:“賢弟不必勸了。陛下近年來越發…...偏聽偏信。今日能因太子一言便將謝相、陸尚書下獄,明日難保不會因為什麼莫須有的罪名將裴某也投入詔獄。這樣的丞相,不做也罷。”
就在這時,書房門被推開,昭華長公主李明華款款而入。她雖已年過四旬,但保養得宜,依然雍容華貴。
李珩趕緊上前恭敬的見了禮,長公主也微笑著讓了座,請了茶。
“夫君所言不錯。”長公主淡淡道,“皇兄近年來確實越發糊塗了。李指揮使,不是本宮說你,這樣的朝局,你何必非強推我夫君入閣?”
李珩起身施禮,沉吟片刻,突然道:“既然如此,臣有一事相告,臣深信殿下與裴公。此事非同小可,若是走漏半點風聲……臣……全家性命頃刻皆無。”長公主挑眉:“何事竟如此嚴重?”
李珩深吸一口氣,壓低聲音:“實不相瞞,我並非李家之子,陛下疑我為先前丟失之大皇子,因此,才能這般信重,可我卻並非他的大皇子,而是…...隱太子遺孤。”
“什麼?你怎敢胡言亂語?”長公主手中的團扇啪嗒落地,她猛地站起身,死死盯著李珩,“你竟敢冒認是我阿兄遺孤?屬實該死,這是……我阿兄的玉佩!你…...果真是……?”。她看著李珩突然拿在手裡的那枚玉佩,心頭狂跳,趕緊一下接了過去。
李珩重重點頭:“這些年來,我隱姓埋名,就是為了有朝一日能拿回本屬我父親的皇位,還大周一個清明盛世。若單憑這玉佩還不能證明……,我還有人證,當年蕭懷瑾與楊姝之女——蕭幻兒!以及……父王舊部,白玉郎!楊諒。”楊諒是跛足道人的俗名。
李明華頓時淚如雨下,一把抱住李珩:“是……是!這玉佩是我阿兄貼身之物,你是說白玉郎和楊諒也還活著?楊諒……乃是嫂嫂的護衛,楊家帶來的仆從,他……還活著?這仔細看來,你……你與我阿兄……竟生的……像!太像了!你竟是我……苦命的侄兒!原來你還活著!皇兄在天之靈,可以安息了!”她瞬間哭得梨花帶雨,對李珩的態度頓時變得無比親切。
“那楊諒和白玉郎……為躲避追殺緝拿,早已改變身份!改名換姓!說實話,若非他二人告知,姑母與我父親兄妹情深,若見此佩,定能相認,侄兒實在不敢這般輕易來冒險!”李珩說的是實情!確實是癩頭和尚和跛足道人這般告知。
“我的兒啊!這些年……可苦了你了……”。李明華抱著李珩泣不成聲。雖說太子也是她的侄兒,可隻有李珩才是最親的一個!她和隱太子李承煜,一母同胞,可比同父異母的皇帝李承昊、和忠順王李承燁、安順王李承泰更親!
“姑母……當今皇帝雖是我叔父,可也是殺我父母之仇人!他如今將我誤認做他的大皇子……,雖對孩兒信重有加,可……殺我父母之仇!孩兒不能不報!姑母……。”李珩跪在地上。
“珩兒,彆說了!姑姑都知道!我都知道!姑姑……不攔著你報仇,可……隻求你一件,若日後你……能如願,可否……留他一條血脈傳承。……畢竟他也是我父皇的兒子……。”。其實,李明華心裡很矛盾。
喜歡紅樓新君請大家收藏:()紅樓新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