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陪在一旁的昭華長公主李明華眼珠一轉,趁機上前,湊到皇帝身邊,語氣帶著幾分撒嬌:“皇兄,臣妹總覺得跟安國公格外投緣,有心想認他做個乾兒子,您看……”
皇帝想都沒想,脫口而出:“你想得美!”隨即覺得自己的反應過於急切明顯,忙緩了緩語氣,找補道:“這臭小子軸得很,朕先前想收他做義子,許他江陵郡王之位,他都給拒了。皇妹你上下嘴唇一碰,就能認了去?再說,你是跟他投緣嗎?你分明是眼饞他這一下就多出來的十一個小娃兒!”
李珩在一旁低聲嘟囔,聲音不大不小,剛好能讓皇帝聽見:“陛下這話,臣可不敢苟同。陛下要收臣做義子,臣哪裡是不願?那是不能!陛下膝前已有三位皇子,若再認下臣,臣往後在朝中還如何自處?再說……本也不能認。”他話鋒一轉,看向李明華,語氣真誠,“不過,臣與昭華長公主殿下確實倍感親切,縱然不能認殿下為義母,心中也覺得她就像……姑母一般可親。”
皇帝一聽,心中頓時了然。在他聽來,李珩這不是不願認自己這個父親,而是顧慮重重,不能相認!他自動理解為,李珩是顧忌親生父子卻要認作義子的尷尬,以及三位皇子的排擠。而他願意與昭華長公主親近,並直言覺得她像姑母,那哪裡是像?分明就是血脈親情的自然牽引!
李明華也是個會順杆爬的,立刻臉色一拉,嘴巴一撅,開始“使小性子”:“臣妹可不管那些彎彎繞繞!反正臣妹就是覺得與這小子投緣!皇兄不讓認他做乾兒子,那……李珩,就按你說的,以後你便稱本宮一聲‘姑姑’好了!”她目光灼灼地看向李珩,帶著期盼。
皇帝心頭一熱,也帶著一抹難以掩飾的希望看向李珩。李珩看著皇帝那隱含激動與愧疚的眼神,又看了看一臉期盼的昭華長公主,終究是痛快地點了頭,當場便對著李明華躬身,恭恭敬敬地施了一禮,清晰而響亮地喚了一聲:“姑姑!”
這一聲“姑姑”,叫得皇帝心潮澎湃,激動不已。李珩肯認下明華這個姑姑,在他看來,無異於間接承認了自己的皇室血脈!他不肯認自己這個父親,定是為了江山穩固,為了不引起朝局動蕩而做出的犧牲!這臭小子,寧可自己受委屈,也要維護大局,說到底,還是朕虧欠了他,對不住他啊!
皇帝李承昊此刻真想立刻下旨,將李珩大皇子的身份公之於眾。可轉念一想,太子李景明剛被廢黜,還是李珩主導的,若此時認回李珩,難免會讓人非議是因廢了太子,而急於立新儲,於李珩的名聲有損。不如再等些時日,待風波稍平,再將他認回。屆時太子之位空懸,自己又有了嫡孫,立珩兒為太子,順理成章。論才能、手段、心性,他確實比景明、景嶽更適合繼承大統……皇帝想到此處,心中已有決斷,點了點頭,語氣帶著一種複雜的欣慰:“既然明華執意如此,你也願意,那……就依著你們吧。”
說完,他小心翼翼地將懷裡的小孫子交還給李珩,又迫不及待地轉身想去抱另一個孫女。李珩接過兒子,故作委屈地對著懵懂的兒子嘟嘟囔囔:“兒子,你瞧瞧,皇帝爺爺這是嫌棄你了?有了孫女就不稀罕孫子了?不怕不怕,爹爹疼你。”
皇帝聞言,真是哭笑不得,指著李珩笑罵:“你這混賬小子,連朕的玩笑都敢開!”
眾人見狀,更是笑聲不斷,氣氛融洽溫馨。然而,那裴雪嬈卻是越發舍不得放下懷中的小娃兒,竟然半真半假地笑著說:“本宮要去找楚青慈商量商量,讓青慈把這雙胞胎的女兒,送給我撫養一個,我來做她的乾娘。”
李珩一看這架勢不對,趕緊上前,動作輕柔卻堅定地從裴雪嬈懷裡把女兒“搶”了回來,故意板起臉道:“想得美!你……你可彆再抱了,再讓你抱一會兒,怕是真要把我閨女,直接揣回宮裡去了!到時我去哪裡說理?我好心讓你看看,你竟惦記搶我孩子?去去去,你還是趕緊跟著陛下回宮去吧!”
皇帝和眾人見他這般緊張護犢的模樣,更是笑得前仰後合,隻當是李珩怕裴雪嬈真把他女兒“拐跑”了。卻無人注意到,李珩在接過孩子,身體靠近裴雪嬈的瞬間,用僅有兩人能聽到的極低聲音,快速說了一句:“信我,我會讓你自己生一個。”
裴雪嬈聞言,嬌軀微微一顫,心中瞬間被巨大的驚喜填滿,臉頰也不自覺地飛起兩朵紅雲。在眾人看來,隻道她是被李珩“搶”回孩子說得有些尷尬,並未起疑。
“陛下,這些小娃兒著實好玩的緊,臣妾能否……時常來瞧瞧……”。裴雪嬈趕緊趁機求恩典。
“是呀,陛下,皇室裡多年沒添個孩子了,連本宮看了安國公這些個女兒,也著實覺得可愛的緊。”皇後也笑著道。
“哈哈哈……莫說是你們,就是朕,都瞧著欣喜不已!好!朕準了,日後,皇後和諸位愛妃,若是想看這些小娃兒,可隨時出宮!不過,可不要為著你們自己高興,讓娃兒們哭鬨,不然,安國公要是不願意,讓你們吃了閉門羹,朕可沒法子替你們求情。”皇帝高興不已,畢竟是自家孫子孫女,皇後她們結伴來瞧瞧,有何不可。
“彆!陛下,您還是饒了臣吧,臣如今這府裡,又添了些奶媽子,仆婦,可多了不少人手,再過些日子,可還有幾個坐月子的,府裡都要住不開了,皇後娘娘和諸位皇妃要來,臣可沒地兒安駕。這不,正琢磨著,把府庫裡那些酒賣出去,趕緊在後院裡,起幾間房子呢。”李珩一臉苦哈哈的樣子。
“你這府邸後頭,是……。”
“哦,後頭是條名喚紫安街的小街道,街道後頭,原是賈雨村、楊樞、陳觀瀾三家府邸,如今三賊已抄家,後街基本落寞了。街東頭,便是皇商薛家……”。
“夏守忠,傳旨禮部和內務府,將陳觀瀾和賈雨村兩家府邸,一並賜安國公為私產。以彰其……破獲北靜王謀逆和蕭懷誌教唆太子兩案。至於楊樞的宅子……就賜給孫傳庭吧!堂堂兵部尚書,如今還住在南城門的寓所裡,楊樞畢竟是前太子太師,他的宅子,倒是足夠配得上我大周內閣閣臣、兵部尚書的身份了。”
“奴婢領旨!”
“臣!多謝陛下隆恩浩蕩!”李珩趕緊跪地謝恩。
喜歡紅樓新君請大家收藏:()紅樓新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