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珩冷漠地看著這一切,毫不猶豫,下令將李景嶽屍首與其王妃等人一同押送回京。王妃等人名義上“關入詔獄待審”,實則是保護起來,以免皇帝盛怒之下牽連滅口。他則趁機揮師進入已無抵抗的晉陽,以雷霆手段,命令白無咎、厲猙獰、韓擎蒼,謝封侯等錦衣衛乾將,立刻以“附逆”之名,查封晉陽王家,並徹查其背後盤根錯節的百年豪族——太原王氏!晉陽王家,本是太原王氏分支。數千如狼似虎的錦衣衛,瞬間撲向了這些曾經顯赫無比的世家府邸。
就在李珩準備借著清算晉王餘黨,徹底滌蕩山陝最後兩塊豪門壁壘,並籌劃北上抗擊已開始南下的匈奴之時,又一個如同晴天霹靂般的噩耗,從遙遠的遼東傳來:
九省督點檢,遼東總兵王子騰督戰不利,禦下不嚴,致使麾下各鎮內訌,部將毛東奇、孔思北、吳襄等臨陣叛變,打開關門,投靠金國!迎接辮子軍入關,導致邊防重鎮被金國鐵騎攻破,朝廷軍馬防備不及,潰不成軍!如今,金國大軍已突破邊城,入關南下,長驅直入,兵鋒直指京城!京師震動,天下震動!
李珩聞報,大驚失色!他再也顧不得北方的匈奴和山陝的瑣事,社稷存亡,已係於一線!這皇位沒拿到手,關東辮子軍已入關,這可完全超脫了他的掌控。他明明三番五次提醒皇帝,萬萬不可忽視遼東,可到頭來,皇帝依舊是聽之任之,致使今日之禍。李珩不由大罵出口,這個李承昊,簡直蠢笨如豬!之前十幾年的精明果決,到底去哪了?
李珩深吸一口氣,強迫自己冷靜下來,眼中精光爆射,一連串命令如同疾風驟雨般下達:
“傳令唐賽兒!所部不必來晉陽會合,立刻轉向,北上邊疆,馳援裴雲烈,無論如何,要給本公擋住匈奴兵鋒!”
“曹文詔!”
“末將在!”
“命你為討逆軍前軍將軍,即刻整軍!孫可望、王複臣、李岩、馬進忠,皆為討逆軍郎將,各領本部,打出本座安國公旗號,北上邊疆,協助裴雲烈抗擊匈奴!”
“末將等尊令!請主公放心!”孫可望等人齊齊抱拳!邊關浴血,保家衛國,是主公給了他們這個名留青史的機會!
“賈環!”
“末將在!”
“你領一百門火炮,五百火炮軍,隨曹文詔一同北上!記住!穩紮穩打,以火力支援為主,萬萬不可貪功冒進!”
“遵令!”
“甄應嘉!”
“下官在!”
“你總攬西北民政,繼續安撫百姓,恢複生產!”
“下官領命!”
“韓擎蒼!”
“屬下在!”
“你總督山陝道錦衣衛諸衛所,配合甄大人,嚴查附逆晉王之世家豪族!”
“謝封侯!”
“屬下在!”
“你率部下兩萬保義軍,協助甄大人和韓千戶!記住本座的話!西北所有氏族豪門,都要有資助李景嶽叛國造反的‘鐵證’!他們的家資,全部抄沒充作軍餉!他們圈占的土地,全部分給百姓!此事,必須辦得鐵證如山,雷霆萬鈞!”
“大人!隴西李氏……可是皇族祖地……”。謝封侯趕緊問了一句。
“本座說過,是……西北所有豪閥世家!放心,本座不會把自己的兄弟袍澤推出去頂罪!他們暗中支持李景嶽謀反……罪在不赦!當然……要仔細甄彆,有些賢名之輩,還是……該重用的。”。李珩鄭重道。
“屬下明白!昔年,支持承煜太子,遭打壓者,皆該起複!”大人如此當眾保證,讓謝封侯心裡大安。要知道隴西李氏,可是如今皇族!萬一惹惱了皇族勳貴,到時發難,勢必要有人出去頂罪,到時,他謝封侯肯定在所難免。可大人如此保證,他謝封侯還有何不敢?
如今無論是謝封侯等錦衣衛心腹,還是朝堂上,孫傳庭、裴雲行等親信,已無人不知李珩的真實身份。這是李珩有意為之,他如今可不怕皇帝知道真實情況,他也是在給皇帝一個選擇!
“其餘諸將,隨本座回京勤王!秦良玉所部為前驅,沈雲英所部為後衛,本座自領一萬精銳緹騎及百門火炮居中,拋棄一切不必要的輜重,連夜拔營,全軍以最快速度,回師京城!”
“遵令!”眾將轟然應諾,聲震雲霄。龐大的戰爭機器,再次以最高的效率運轉起來。李珩翻身上馬,最後望了一眼西北方,那裡有匈奴,有未儘的邊患,但他此刻的目光,已牢牢鎖定在了東方——那座危在旦夕的帝都。一場關乎國運的戰爭,即將拉開序幕。
就在李珩晝夜回師之時,京城養心殿內,暮秋的陽光,透過窗棱,將皇帝李承昊的身影拉得很長。他屏退了所有侍從,隻留下秉筆太監夏守忠一人。空氣凝重得讓人窒息。
皇帝的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禦案,目光陰沉地盯著跪在下麵的夏守忠。
查了這麼久,該有個結果了。皇帝的聲音冷得像冰:“李珩的身世,到底怎麼回事?為何近來那麼多人都在說……李珩是承煜太子遺孤?”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夏守忠深深伏跪在地,聲音顫抖:回陛下,奴婢已令隱衛暗中察查……”。
他頓了頓,似乎在下定決心:“據隱衛查探,安國公……李珩……的確應非大皇子,而是……而是承煜太子遺孤!”
“哐當——”
禦案上的白玉鎮紙被皇帝猛地掃落在地,摔得粉碎。
“你說什麼?”李承昊霍然站起,臉色慘白,“他是承煜皇兄的遺孤?這不可能!李珩不可能是承煜太子遺孤!李珩是朕的兒子才對!”
他死死盯著夏守忠:“當日滴血認親,朕親眼所見,血液相融!而且那時李珩尚在昏迷之中,他根本不知朕會趁機滴血驗親!這如何作假?”
夏守忠以頭搶地:“安國公乃承煜太妃遺孤之事……如今昭憲太妃和昭華長公主……均已知曉。若非陛下在太妃身邊早有布置,安排了眼線,奴婢不可能如此輕易便察知此事。”
皇帝踉蹌後退,扶住禦案才勉強站穩。昭憲太妃就是蕭太妃,既是他的庶母,又是蕭家的人。昭華長公主是他最信任的胞妹。她們竟然聯手欺瞞他?當年……昭憲太妃可是承煜太子的養母!也是承煜太子的最大支持者。而昭華長公主又跟承煜太子是同父同母的親兄妹!
“老奴……也說不上為何滴血認親會如此結果!”夏守忠繼續稟報,“但上陽宮裡的眼線回報,蕭太妃已確認,李珩就是當年承煜太子遺孤!而且……如今麗妃娘娘……應該也知道了”。
喜歡紅樓新君請大家收藏:()紅樓新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