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應對方法_掘明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掘明 > 第100章 應對方法

第100章 應對方法(1 / 1)

就在李家撤離的時候,顧臨淵找到了方海,說道:“海叔,我這邊需要你幫忙,安河村賺錢的能力太大了,上麵已經開始惦記了。”

聽到顧臨淵的話後,方海沉默,沒有說話。

“我現在要做兩手準備,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海叔,李家已經先行離開,我這邊需要你到時候帶領五百人的護村隊成員,到時候去兩廣地區。”

“我會給你這邊五萬兩啟動資金,你這邊需要招兵買馬,我本打算讓阿成過去,但是阿成年紀太小,我怕鎮不住李家,目前來說,隻有你最合適。”

“這次過去,會長時間無法回來,後續的資產我也會逐漸轉移,等於兩廣這邊需要海叔你慢慢蠶食,需要確定的就是蠶食後的地方需要絕對的掌控力。”

“李家目前看著還是可以信賴,但是李老爺子萬一不在了,要多注意一下李家,如果他們安分還好,不安分就殺掉。”

顧臨淵說完看著方海。

“什麼時候?”方海問道。

“等李家傳來通知,需要什麼到時候和我說就好,另外這次過去的人員海叔你這邊自己挑選,給我留幾個教官就好,新兵還是要訓練的。”

“好。”

顧臨淵也不想如此,但是海州離徐州太近,就算是京師都不遠,廣東那裡可是還有不少山區,逐漸蠶食,可以拿到絕對的掌控。

江南地方不能去,那裡世家門閥太多了,河南乃是關中之地,更是朝中重點關注的對象,四川不再考慮,顧臨淵暫時還不想和秦良玉對上。

至此,隻有兩廣地區還可以占據。

隨後奚懷之找到了顧臨淵,說道:“東家,新建的工坊已經成功,另外按照您的要求,碾石兩塊都已經做好了。”

“好,這回甘蔗可以利用起來了,走我們去新工坊。”

隨後幾人來到了工坊,工坊裡已經有了不少的人,這些都是精挑細選的人員,雖然說不上絕對忠誠,但是也不會叛變。

“你們現在按我說的做,現在把這些甘蔗去掉頭部和根部,然後用石碾反複研磨,直到沒有汁水為止。”顧臨淵說著,其他人也按顧臨淵的話語操作。

碾出的甘蔗汁逐漸從槽口流到下方準備好的盆中,此時的甘蔗汁呈現青黃色,還有許多雜質。

顧臨淵又讓眾人拿出多張過濾用的麻布,開始過濾,三四次後,汁液開始出現呈青色後,加入了石灰進行攪拌,攪拌結束後,顧臨淵讓他們靜置一個時辰,剩餘時間繼續榨甘蔗汁。

一個時辰後,沉澱物已經沉入了鍋底,上層的汁液變得清澈了不少。

將分離好的澄清汁液小心的倒出,這回是正式的熬煮甘蔗汁了,大火開始熬煮甘蔗汁,撇去上層的浮沫,並不停的攪拌。

直到甘蔗汁變得濃稠,顏色也逐漸變深,和蜂蜜一樣濃稠的時候,倒入了準備好的模具中。

等到冷卻凝固後得到了黑褐色的粗糖。

顧臨淵又讓人拿到一些乾淨的黃泥,將黃泥和清水按比例混合靜置,取上層較輕的泥漿水備用。

“剩下的你們注意,每天往粗糖塊上倒上黃泥漿兩到三次,持續七天左右,雜質會和泥水一起流走,糖塊表層會慢慢析出白糖結晶。”

顧臨淵教導著他們如何做。

“最後用乾淨的竹片把白糖結晶刮下來,放在陰涼通風處晾曬三到五天。”

“最後你們把白糖進行一下分級,最好的是雪白的霜糖,中間是黃砂糖,黑糖渣這個也做保留。”

顧臨淵也不怕這些人泄密,都是有家的人,出了問題都能找到,而且人還在安河村,這時候顧臨淵估計他們也不想再過上溫飽都不能確定的生活。

在交代完後,顧臨淵等人也離開了,工坊剩餘的需求,奚懷之也會儘量滿足。

“懷之,安河村的事情我現在交給你了,另外海叔將會去兩廣地區。”顧臨淵說道。

“大人,為何?”奚懷之暫時還不清楚具體情況。

在顧臨淵詳細說明了之後,奚懷之仔細的思考了一下,說道:

“東家,可以暫時不著急,兩廣可以作為備用手段,但是不是必須,現在我們能掌控的勢力範圍就是海州城。”

“明麵上安河村是重點,但是真正的根據地在盧山,到安河村也就百裡左右的距離,真要出現什麼情況也能及時應對,現在就是需要擴大一下護村隊的名義,哪怕朝廷知道了,但是護村隊如果滿員,朝廷也不想管轄腹地出現動亂。”奚懷之說道。

“所以我讓海叔替我到兩廣地區看住李家,另外這白糖製造方式我也會讓海叔在兩廣地區製作,然後在江南地區販賣,安河村的白糖則是販賣至京師和淮安府,這次商行要賣,讓他們從安河村采購,不再掛名商行下麵的工坊。”

“還有,最近護村隊有了兩千餘人,現在還不夠,需要更多,這一次再招募五千,要青壯,不能留在安河村,現在安河村已經在朝廷掛上號了,招募的時候直接從盧山那邊開始。”

顧臨淵想了想,兩千多人還是不能自保,沒有三五萬人,內心還是有些虛。

而且現在盧山的鐵匠鋪每日產出可以滿足千人隊伍,甲胄過上一個月也可以滿足一千士兵,時間越久,對顧臨淵越有利。

“東家,按照現有的資金流水,我們最多養得起三到四萬的精兵,如果算上騎兵,最多能養活三萬,這樣勉強能達到收支平衡。”現在的安河村所有工坊除去分紅,一個月的收入大約是二十萬兩。

三萬士兵一個月的就要花費八萬兩的軍餉,這還不算他們的糧食,還有騎兵戰馬,工坊材料的采購等,五萬人是現在安河村能承受的最大兵源數量。

新兵訓練也是要時間,還有軍事學院三個月一開學,雖然都是速成班,都是需要時間。

顧臨淵也在想是否現在就把精鹽做出來,但是想了想,還是放棄了,崇禎十一年才是最好的時間,顧臨淵記得那時候大明朝的鹽鐵正式崩潰,鹽鐵財政一年收入才四十萬兩,那時候正是最好的時間。

三萬人的精兵,也夠用了。

喜歡掘明請大家收藏:()掘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渣夫換妻,我嫁他殘廢兄長登後位 從金鐘罩開始苟成武聖 本心即可 星魂不滅 廢土藏身處,從下水道開始升級 簽到玄天,我成了萬界守護者 我的係統是反骨克星 半藏神 神域星墟 洪荒:人在截教寫日記,通天教主殺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