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的幾天中,顧臨淵和工匠師傅們終於成功澆築了一門火炮,比明軍使用的紅夷大炮輕了太多。
顧臨淵見過重型海防炮,全銅澆築,海州城就有,因為海州就是海防重鎮,看其體積和重量就有兩噸重,移動非常不便。
大明軍隊用的野戰炮也有五百斤,雖然可以用馬拉動,但是還是過於重了。
這次澆築的鋼炮,多層熟鐵鍛卷炮管和泥範一起實施,這是多次優化後最成功的一次。
而且此炮又屬於野戰炮,炮管重量才一百八十多斤,隨後靠著苦師傅他們幾個高級工匠仔細打磨內膛,用了五天時間才算完成。
顧臨淵和工匠師傅們興奮的把炮拉到靶場。
火藥也用了顧臨淵優化後的火藥,炮管都已經固定好了,火藥減半裝填,引信顧臨淵也讓他們做的很長,這樣有時間反應。
隨著火苗放在引信上點燃,顧臨淵等人站在幾百米外看著火炮。
“嘭”一聲巨響,隔著三百米的巨大木製的靶材轟然碎裂,所有人都高興的歡呼起來。
就連訓練的新兵也有人被派過來觀察,發現是火炮炸出的痕跡,驚訝的無以言表。
“成功了!”看到工匠師傅們的歡呼,顧臨淵的心也是放了下來,接近兩個月的時間才完成了這一門炮。
“苦師傅,接下來你們按照當前的方式繼續造炮,火藥也造一些,不過一定要注意安全,火藥必須單獨分開存放。”顧臨淵吩咐道。
“沒問題,東家。”此時的苦師傅也是高興的應著。
一群沒有造過火炮的工匠,成功的製造出了野戰炮,這是榮譽也是進步。
隨後,他們加大了測試的力度,火藥的裝填量測試,火炮的最遠距離測試。
三天後確定了最佳的火藥裝配,顧臨淵讓其做一個定量的木鬥,然後稱完後的火藥裝成一個刷有防水的紙包裝好,這樣用一發,拆開一個包裝紙就好。
這新式火炮被命名為野火一型,即野戰火炮一型。
射程比大明朝用的野戰炮兩裡地還要高出一倍還要多,而且還更加輕便。
就在工匠師傅們進行第二門火炮鑄造的時候,廣東李家來信,已經找到了地方,並且成功賄賂當地知府,現在是李家的李家李乘風目前為一個小縣城的縣令,管轄的人口才七八萬,地方偏僻。
顧臨淵找到方海。
“海叔,這次等李家海船來的時候,你率領五百人的隊伍,需要什麼都給你準備好,甲胄現在做好的有一百多具,也都給你帶上,另外白糖的製作方式也都給你,五萬兩白銀到時候一起帶走,這是你的初始資金。”
“海叔,一路平安。”
顧臨淵交代完所有事情,方海也從盧山訓練的隊伍中抽調了五百人,離去之前還專門詢問他們是否願意,並告知了他們再次回來可能需要幾年之後,甚至更久。
方海問的是第一批訓練的兵卒,他們知道安河村把他們的家眷親屬照顧的非常好,也沒了後顧之憂,都同意過去。
看到人員選定,顧臨淵也隻能默默的祝福他們,他們是最後的崛起希望,顧臨淵希望永遠用不到他們。
過後的七八天,李家的海船才到海州,顧臨淵也早就通過王家的碼頭秘密的把所有的武器還有甲胄都運送上了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