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飛速的流逝著,轉眼已經到了崇禎十二年十月。
此時海州到贛榆城的水泥路已經完成,現在正在往沭陽縣鋪設,期間累死了不少韃靼的人,大約有三百人左右。
其中有不少人打算反抗,最後被鎮壓,又死了三百多人,現在韃靼這批勞動力已經嚴重不足了,顧臨淵想著從什麼地方再抓一些韃靼人,過來修路。
暫時還沒有機會,現在朝廷、韃靼、農民軍、海州城四方勢力在大明這土地上輪番上演。
朝廷要麵對兩個半方向的敵人,韃靼、農民軍算兩個,海州算半個,顧臨淵是體會到了朱元璋那種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感受。
人在海州坐,笑看天下勢,但凡開局地理位置差一點,顧臨淵還真沒辦法發展到如此壯大,隻能說淮海創業集團的位置是真不錯,東臨沿海,西通關中,南通蘇州,北通京師。
要不是顧臨淵現在沒有表現出反意,崇禎估計早就把孫傳庭調到山東去做掉顧臨淵了。
工業園區的第一根火車軌道已經成功生產而出,這次鋪設軌道的為之前的擴建城牆的百姓,第一根鋼軌鋪設完成後,第二根緊隨其後並排鋪設。
這一次的鋪設隻是實驗性質,鋪設的距離不算遠,從兵工廠出城到外麵的距離最多隻有兩公裡,如果監察沒問題後再往贛榆縣城鋪設。
此刻鋪設軌道的百姓十分疑惑,好好的道路為何要鋪設這樣怪模怪樣的鋼軌,而且這麼的鋼鐵,用著真是太過於浪費了,直接修成平滑的水泥路多好。
當海州城到贛榆縣城的水泥路鋪設好了之後,吸引了大批的百姓圍觀,雖然海州城裡已經算是水泥覆蓋,但是這麼長的路到海州城還是第一次見。
路麵平整光滑,而且十分寬敞,六米的路,中間有一道黃色的標線,按照海州政府給的行駛路線,所有馬車均要靠右行駛,並且馬上上路必須繳納二十五文錢的過路費。
對於商人來說,這二十五文錢一點也不多,尤其是販售瓷器的商人,這條路簡直是他們心裡最舒服的路,沒有顛簸,直達贛榆縣城。
這條路修好後,也促進了贛榆縣城的商業,不少工坊也嘗試開始建設分店或者工坊,雖然說規模遠比不上海州城,但這也恰恰證明了商業的互通性。
畢竟贛榆縣城也是鎮安侯的管轄範圍,海州的律法這幾年也深入到百姓和商人的心中。
由於海州大量人口不利於管理,顧臨淵開始針對流民進行遷徙,四縣就可以容納這麼多的百姓,至於地主,土地該賣的賣,逃跑的逃跑,然後顧臨淵讓海州政府加上軍隊的配合重新丈量了土地,重新分配。
顧臨淵還在等研究院研發出第一款蒸汽火車,殊不知這一等,足足等了一年有餘,研究院才成功研製出第一款蒸汽火車,這還是因為顧臨淵給出的火車草圖。
十月份中旬的時候,邊關又發生了一場清軍入侵邊關的大事,清軍再次犯邊寧遠今遼寧興城),清軍此次入侵的目的在於搶糧,為攻擊城市準備糧草。
朝廷還派人過來詢問顧臨淵能否出兵幫助朝廷,顧臨淵拒絕了朝廷的請求,但是也沒有把事情做絕,而是給崇禎捐了五十萬兩白銀。
崇禎缺錢,顧臨淵就給,但是兵不能出,出兵後的軍隊管轄權,指揮權歸誰?
顧臨淵不相信朝廷會善待自己的士兵,而且現在邊關糜爛,這十月清軍犯邊,總兵金國鳳率親丁數十人死戰,將於十一月與二子俱亡。
最後的原因竟是各營有監標有鎮標又有撫標,號令不能通行,眾心不能齊一,每支部隊都有單獨的主管,而且還是互不統屬,顧臨淵的部隊到了邊關肯定不會服氣那些邊軍。
內部的矛盾往往比外部的威脅更加可怕,而邊軍顧臨淵也不放心把後背交給他們。
現在的邊軍早就不是大明開國初期的樣子了,僅僅是吳三桂統領的邊軍最後不也是投降了滿清,所以顧臨淵現在不相信任何大明的軍隊。
給崇禎內帑五十萬兩白銀可以緩解雙方的嫌隙,而且也算是雪中送炭,雖然說這五十萬兩不算什麼,但也是一種態度,那就是我顧臨淵出錢,彆讓我再出力了。
至於之前雙方的小動作,顧臨淵也就暫時放下,畢竟大明王朝哪怕是落寞了,也還是有可取之處,漢家兒郎的骨氣,朱由檢最終還是撐起來了,哪怕他有太多愚蠢的操作。
顧臨淵不想做大明的埋葬者,所以對於崇禎,顧臨淵也有些說不出的複雜感,說其操作愚蠢吧,但是又不能怪他,一個臨時上任的皇帝,放在和平年代估計還可以,但是他不適合力挽狂瀾。
而且大明王朝積弊已久,根骨皆爛,崇禎已然無法繼續維持。
就在顧臨淵苦苦等待蒸汽火車的時候,研究院竟然率先搞出了點亮燈泡十個時辰的發電機,要不是竹炭絲燒毀,估計還可以亮的更久。
顧臨淵帶著興趣來到了研究院,此時的研究院裡堆滿了各式各樣的材料廢品,每個人都在研究不同方向,有了上一次三十五人的加入,研究院的效率也提升了不少。
“老師,您來啦。”劉成林看到顧臨淵熱情的問道。
“成傑,聽說你們這已經成功的點亮燈泡了,我過來看看。”顧臨淵看著忙碌的眾人說道。
“老師,我們成功了,就是燈泡中的竹炭絲沒法長久,哪怕是清除了空氣中的氧氣,通過燃燒的方式,然後對燈泡進行封口,還是會有很多殘餘的氧氣,這樣燈絲堅持不了太久,就會燒斷。”
劉成林苦悶的說道。
“這個材料本來就沒辦法堅持太久,技術上可能有一些小毛病,最大的問題是材料上的限製,最好的是鎢絲做成的燈絲,亮度高,耐久也高。”顧臨淵提示道。
“鎢絲?老師,鎢是什麼樣子的?”劉成林疑惑的問道,雖然書本上有鎢絲的介紹,但是不像鋼鐵一樣有實體,所以他們也隻是聽過,沒有見過。
“這個說起來複雜,到時候我會帶著你們操作一遍。”顧臨淵還真知道在古代如何提取鎢。
而且這些需要的東西顧臨淵之前的工坊都已經生產出來了,現在就是找到鎢礦。
喜歡掘明請大家收藏:()掘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