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也算是驗證了顧臨淵之前的猜想。
誰有這麼大的能力組織人手成立‘反顧聯盟’,誰又有這麼多財力支撐。
顧臨淵以為孔家在多爾袞入侵山東的時候已經元氣大傷了,這也是古藺當初為了不守曲埠,而是鄒縣的原因。
就是想借助韃靼人的手進一步摧垮孔家,沒想到孔家竟然惦記上了自己,怪不得會有這麼多的人搞事情,儒家,孔家,真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設身處地一想,顧臨淵要是孔家之人,如果沒有上一世的記憶,顧臨淵估計還真會對自己出手。
想想顧臨淵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拆掉他們的根基,土地歸為國有,不允許私人買賣,和王莽都有的一拚。
新式教育,孔家是一點也參與不上,海州的法律是自己的,可以說顧臨淵的地方就是一個國中國。
尤其是新式教育,孔家早就想弄死顧臨淵,並且毀了他的教育,可以讓他們繼續進行愚民的教育。
而且海州城的富裕程度,短短不到五年時間,發展成了百萬人口的大城,這財富都比肩孔家世代積累,如何不令孔家眼紅。
朝堂上百官對顧臨淵的出手都是默認的態度,除了少數一些人以外,都想占為己有,要不是顧臨淵那七萬精銳在那裡震懾,顧臨淵早就被吞的渣都不剩。
況且顧臨淵發行報紙的時候,讓孔家顏麵掃地,現在很多讀書人都不再認同孔家,甚至有人說孔家有著夷狄的血脈。
所以上一次的孔家幾乎拿出了所有隱藏的勢力,和朝堂中的人一起針對顧臨淵進行暗殺,哪怕是勾結韃靼也無所謂,他們隻要顧臨淵死。
但是顧臨淵沒死,並且當時所有行動的人都被快速的解決了,這也是孔家人這次為何親自前去的原因之一,沒有人才了。
“侯爺,孔家是否需要做掉?”馬三詢問顧臨淵。
“不用,大明還在,孔家就還有一些能力,但是也不能什麼都不做,顯得我們太過無能,這樣暗殺幾個孔家的人,除了孔家家主以外,其餘的能暗殺就暗殺吧。
來而不往非禮也,孔家動手後就要有被報複的覺悟,我要讓孔胤植親眼看到孔家的覆滅。”
“是,侯爺,我這就派人過去。”馬三興奮的說道。
顧臨淵遇襲受傷的事情,讓馬三耿耿於懷,這一次孔家要迎接他馬三的報複了。
短短一個月的時間,曲埠孔家弟子遭遇暗殺死亡十三人,這讓孔胤植也是憤怒了,但是卻也無可奈何,隻能召集孔家之人呆在衍聖公府。
現在孔府大廳中眾人都是一臉愁容,不少人看向坐在主位上的孔胤植。
“家主,短短半個月我們死了十幾人,現在如何是好?”一個孔家族老說道。
孔胤植現在也是煩躁不已,他知道之前的謀劃已經被顧臨淵查到了,或許是礙於大明王朝和讀書人的麵子,施展同樣的報複手段。
“近期家族子弟都不要出門,另外加緊衍聖公府的防禦,通知曲埠的人,嚴格審查外來人。”孔胤植也沒什麼好的辦法。
武力值比不上顧臨淵,影響力孔家已經衰弱,朝堂的人現在巴不得孔家和他們劃清界限,防止顧臨淵報複行動牽扯到他們。
也許是孔家命不該絕,顧臨淵把所有人都調了回去,因為發生了一件大事情。
瘟疫,在所有朝代令人聞之色變的病毒。
大明的瘟疫爆發已經出現了勢不可擋之勢,自萬曆年間,瘟疫就有了擴大的趨勢,萬曆八年的時候大同瘟疫大作,十室九病,傳染者接踵而亡,數口之家,一染此疫,十有一二甚至闔門不起者。
等到崇禎年間,瘟疫已然爆發,而現在順德府、河間府和大名府均有大疫,並且是烈性傳染病的流行,“瘟疫傳染,人死八九”。
並且向著全國各地蔓延,北方已經發現有感染瘟疫之人,南方也在傳染中。
顧臨淵緊急下令停止接收流民,所有人逃難的流民都需要隔離,顧臨淵也沒有太好的辦法治療瘟疫,為了以防萬一隻能一刀切。
不能怪顧臨淵心狠,實在是感染後的傳播效率可以讓一座城變成空城。
海州百萬人口,算上其餘四縣足有兩百多萬人,這些人不能因為外部原因崩潰,必須實行嚴格的管控措施。
顧臨淵可是記得,瘟疫可是傳到北京,天津開始爆發大鼠疫,有朝染夕死者,日每不下數百人,排門逐戶,無一保全。
崇禎16年的時候,疫情還在進一步加劇,北京及其附近地區大疫,病者吐血如西瓜水立死,死亡枕藉,十室九空,甚至戶丁儘絕,無人收斂者。
等到李自成大軍殺到京師的時候,才發現京城跟死城無異,那麼大的京城,萬人空巷,家家白綾。
顧臨淵不會拿自己治下的百姓冒險,現在還是崇禎十三年,但是時間已然過半,等到崇禎十四年的時候,就會往周邊城市蔓延。
“來人,在四城之外組建隔離區,所有從山西過來的百姓全部要隔離,任何生病的人必須主動上報!”顧臨淵對著李想說道,讓其準備做好應對措施。
留給顧臨淵準備的時間最多也就剩下一年時間,因為崇禎十四年的時候天津也爆發出了疫疾。
從河北地區傳染至北京,病名叫“疙瘩病”,“夏秋大疫,人偶生一贅肉隆起,數刻立死,謂之疙瘩瘟,都人患此者十四五。至春間又有嘔血者,或一家數人並死。”
甚至有可能都用不到一年,畢竟海州的富裕程度已然傳遍天下,逃難的人蜂擁而至。
“所有人做好防範措施,佩戴口罩,鋪撒生石灰,有條件的儘力喝燒開的熱水,不要直接飲用生水,另外屍體必須火化,如果有人不同意,驅離侯府管轄的範圍。”
顧臨淵知道雖然海州現在還比較富裕,但是也不一定所有人都有條件喝到燒開的熱水,畢竟柴可是重要的資源。
喜歡掘明請大家收藏:()掘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